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时差 >> 正文 >> 正文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感想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12/9

最近读完的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令我印象深刻。我对战争史一直比较感兴趣,但是一战一直是我的知识盲区。由于亚洲各国对一战的参与度都不高,一次世界大战在国内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二战,连纪录片的资源都屈指可数。教科书上一战二战的内容比例也十分悬殊。但是不得不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一次世界格局的大改变,军事技术大革新的战争,重要性丝毫不输于二战。

先从战前说起,欧洲大国之间矛盾已经非常的严重。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输给了德国,这次战争让法国对德国记恨在心,法国想要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大省市,德国则想吞并更多法国领土确保自己欧洲大陆老大哥的身份。奥匈帝国控制着巴尔干半岛的大片区域,但是俄国因为民族主义(巴尔干半岛上居住者很多斯拉夫人)对巴尔干半岛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英国认为法国的实力并不足以抗衡德国,倾向于和法国站在一起;而德国由于地理原因,跟奥匈帝国关系也十分紧密。这样的局势早晚会引发战争,而且连锁反应必将把整个欧洲大陆卷入战火。欧洲大陆各国也看到了这不可避免的大战,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率先签订了对俄协议“同盟条约”。为了将欧洲局势对等,英法与俄国结盟,分别签订协约,组成了一战中协约国的主要势力。

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其实这只是各大帝国的借口,大战已经不打不可,只是双方都要找到开战的理由。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奥匈帝国王储(就是王位继承人)费迪南德大公前去塞尔维亚视察,期间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随即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加入战争对奥宣战,德国对俄宣战,接着法国加入战争,意大利经过利益考虑,加入了协约国阵营。有趣的一点是英国的立场,英国跟比利时关系十分紧密,而英国要做的仅仅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所以可以说是因为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跨过比利时入侵法国)才导致的英国参战。至此,一战的主要参战国都加入了战争。

我们可以大致将一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战,德军经过比利时大举入侵法国,但是因为俄军在东线进攻的后背之忧,将部分西线的军队撤出。后来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的猛攻被英法的惨烈牺牲制止。西线战场转而进入僵持的战壕战。

第二阶段(-):个人认为应该将年划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西线战场是血腥的僵局。三年间战线变动极小,任何发动进攻的一方都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是撕破敌方防线也是没有可能的,最多可以做到的就是将敌方战线向后推。期间倒是有不少大战役:比如年的索姆河战役(英法进攻),年的凡尔登战役(德进攻)。但是对总体战局并没有很大影响。年俄国爆发革命,之后新政府退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因为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了两艘美国船只,美国对德宣战。

第三阶段():由于俄国退出一战,德国得以将东线的士兵全部投入西线战场,德国从开战以来第一次在西线拥有人数优势。但是美军在源源不断的涌入欧洲,这个人数优势仅仅是暂时的。于是德军在年3月发动了“百日攻势”,德军一度距离巴黎仅仅37公里,一些德军士兵甚至可以看得到巴黎铁塔的塔顶。但是因为德军是战壕战进攻方,损失极其惨重。虽然推进了很远,但是德军仍然没有撕开协约国的防线。最终当英国在北部南下的时候,德军为了防止被包围,最终后撤回到了年使用的战壕中。百日攻势葬送了大批德军精锐,结果也没有成功突破协约国防线,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德军的失败。在百日攻势之后,协约国对德军发动了一系列反攻,最终导致德军在年11月11日投降,一战结束。

一战的总体时间线就是这样,但是期间穿插着不少有趣的细节,请让我一一讲述:

1,后勤补给

俗话说得好,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在一战中,后勤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差别,也是地理位置的差别。虽然开战几年内,美国一直是中立状态。明面里谁给钱就卖给谁。但是英国在开战初就封锁了英吉利海峡,让德国船只无法进出大西洋。所以美国能够支持(买军火)的一方其实只有协约国。当然,在美国加入战争后那就更是如此了。英国和法国拥有整个美洲来支持他们打这场世界大战,而德国和奥匈帝国却只能吃老本。后勤上的较量,同盟国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年德军出现后勤问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德军潜艇,在协约国补给线上不断骚扰

2,武器装备

一战可以说是一个军事理念革新的时代。中世纪的骑兵,战壕里发起的冲锋,和老旧的指挥观念象征着中世纪遗留下来的陈旧思想。同时,先进的火炮,坦克,和飞机也逐渐在战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的武器装备都围绕着“战壕”这个一战的象征而发展。火炮为了精确打击战线另一侧的敌方目标变得越来越多样,射程、伤害等等都在稳步提升。为了突破战壕,掩护步兵突破机枪阵地,英国率先研发出了“陆上军舰”坦克,在索姆河战役里初次亮相便取得了极大地成功。自从年12月17日飞行者一号问世之后,飞行技术也一直在发展,在一战期间正式成为了一个新兴兵种。但是一战期间的飞机功能性还不是非常强大,在年获得制空权之后,协约国的飞机除了侦查以外也做不到更多事情。不得不说,一战期间的各国都在努力适应现代化战场,但是这种学习的过程是阶段性的,愚蠢可笑的指挥案例也层出不穷。

一战名机——福克三翼机

英军马克IV型坦克

3,海军

虽然海军对西线战场的战事影响并不大,但是海军对整体战争走势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没错,我说的就是对后勤补给的影响。正如我所说,英国在战争一开始,就凭借着世界第一的舰队死死地挡住了英吉利海峡,卡住了德国补给的命门。德国拥有着世界第二海军,但是和英国的舰队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德国也不容许英国就这样堵死自己的补给线,于是他们频繁排出舰队去北海布雷,希望削弱英军的舰队实力,这样几次偷鸡,终于被英国人抓住了。年5月31日,英法舰队在北海相遇,双方都十分谨慎,在白天都不敢派出主力舰队出站。夜晚,德军派出大量驱逐舰和巡洋舰骚扰英军舰队,效果很好,不仅击沉了不少舰船,同时也让英军舰队阵型打乱,让不少英舰相撞受损。但是双方并没有达成决定性的胜负,也没有一方的舰队被彻底摧毁。德军见无法打破封锁,便建造了许多潜艇去控制协约国的补给线,但是在采取护航船队的方式后,潜艇损失惨重,还把美国拉入了一战,得不偿失。

英国舰队旗舰铁公爵号

一战是一场很血腥的世界大战,就像是几个吨位很大的相扑选手互相打架,但都不敢使用自己的全身重量去压制对方一样。这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仅结束了欧洲不少帝国的最后时光,也同样带来了美国的崛起。

参考文献:

TheWorldCrisis-ByWinstonChurchill

TheWorldCrisis-ByWinstonChurchill

图片By网络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9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