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学会等待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9/21

本文导读:

时代固然在发展,生活节奏固然在加快,但耐心永远都是一种美德,等待永远都是一种本领。

从前在军事杂志上看到过一篇介绍中东国家以色列“猎人学校”的文章,至今记忆犹新。所谓“猎人学校”培养的当然不是打猎好手,而是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据说这所学校学制长达七年,花在每个学员身上的资金更是惊人的多。

某次以色列总理视察学校,当他了解到每个学员居然一个月就要消耗掉三千发子弹时,不断摇头,认为太过铺张,要求校长节省纳税人的血汗钱。没想到耿直的校长说:“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的花费,是必须在神枪手身上付出的耐心。请问您夫人的性命又值几颗子弹呢?”一言既出,文官出身的总理哑口无言。

或许校长的回答有些不近情理咄咄逼人,但狙击手恐怕是最能代表人类耐心的职业之一了。为了完成关键任务,为了射出那关键的一颗子弹,每一个狙击手都在此之前经历上千小时的训练,学习气象学知识、提高射击精度、适应恶劣环境、选择潜伏位置、苦练求生技能甚至格斗技巧……为的就是等待,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必中,然后方能全身而退。

我一直很爱看以狙击手为主人公的电影,《完美狙击手》《兵临城下》《双狙人》等等,尤其爱看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潜伏,静静等待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上百个小时,倾尽全力打响关键一枪的场景。当蚊虫在身边嗡嗡作响、当雨水浇得浑身湿透、当敌人毫无察觉近在咫尺,他们一动不动,静静等待。那种等待中溢出的坚定自信,有个性,有魅力,很性感。

学会等待,是“猎人学校”学员毕业时必须跨越的一道关口。性格冲动心浮气躁的学员,无论射术多么精良成绩多么优异一律会被劝退,至于那些在生活中插过队打过架骂过街的,则在申请入校时就被淘汰掉了,因为他们不具备狙击手的优良品质。可见,等待这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以及过程背后蕴藏的耐心,才是狙击手与常人最大的区别。

最早在军队中专门设置狙击手部队的国家,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信,是芬兰。正是在那场被称为“蚂蚁与大象搏斗”的苏芬战争中,涌现出了西蒙海耶这样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神射手。而苏联军队也通过这场损失惨重的战争,领悟到培养狙击手的重要性,从而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培养出扎伊采夫、柳德米拉这样众多的男女神射手。

苏联女狙击英雄柳德米拉来自网络

为什么出名的狙击手总是出自寒带的高纬度国家呢?因为相比热带亚热带地区人民的热情奔放,高纬度国家的人民必须面对长时间的阴郁气候,保持沉静冷漠的心态,方能扛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一句话,从这里的人群中选拔出的狙击手,更有耐心,更善于等待。

我认为这个类似“气候决定历史模式”的推论不无道理,因为结合人类自身的发展史看,人类是善于等待的,或者说,是善于等待这个特质,决定了人类的存续。

在一万多年前,我们所有人的祖先智人,经历了一次严酷的生死考验,那就是冰河期。随着适于生存的地带气温骤降,人类几乎成了濒危物种。幸存的人类为了抵御严寒,努力摄取养分升高血糖浓度,同时把协作化生产和大规模围猎发展到了极致。虽然我们这些后裔不幸继承了罹患糖尿病的基因,也幸运地继承了祖先在围猎大型动物过程中善于等待的基因。

在围猎过程中,只有那些富有耐心、善于等待的猎手才会最终获得动物蛋白质和热量,而那些情绪冲动的人则多半反倒成了猎物的美餐。由此可见,善于等待这个特质,是个不可多得的优点,帮助人类取得了存续的可能。我们要为自己能拥有这个基因而庆幸。

不单单是狙击手这个行业,我们还会在很多门类的竞争中看到善于等待富有耐心这个特质的出色发挥。我们都知道黑人运动员善于在短跑长跑这些施展个人天分的运动项目中独占鳌头,而一旦到了集体项目中,他们很容易就被高纬度国家富有耐性的战术所制约。只要离开了单打独斗,进入依仗团队协作的领域中,耐心等待,往往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

只要涉及到竞争,只要够得上成败,等待就成了左右胜负的关键手。作为一个军事历史发烧友,我始终对一百年前欧洲列强不由分说一股脑涌进“一战”泥潭而感到不解。仅仅因为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就令人瞠目结舌地掀起了连锁反应,使得一大批帝国连刹车都不去踩一下,接二连三地总动员宣战,最后落得个同归于尽的凄惨下场。

欧洲军迷重演“一战”爆发场景来自网络

现在我逐渐弄明白了。在面对白热化的竞争局面时,无论星斗小民还是政府首脑,不是把自己想象成强大的“巨兽哥斯拉”打算一口吞下对手,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没头没脑地去抓救命稻草。在甚嚣尘上的格局里压根儿没人愿意等待,也没人敢等待。因为等待和等待之后的耐心,只属于强者和智者,而不属于乌合之众。

这就像我们经常会看到网上有人说,如果自己二十年前就独具慧眼,买了腾讯或者阿里的股票,现在也能大赚特赚。其实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即使他在二十年前买下了股票,二十年来目睹不断的涨停诱惑,也撑不到现在。因为他没有这份耐心,不擅长等待。

在我们漫长的文化历史中,祖先是早就看透了等待妙用的。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俗语,所谓“求同存异”的韬略,都是在暗示我们这些后人,当你面对困境一筹莫展找不到契机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等待,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等待最合适的切入点。我们现在熟知的“稳中求进”、“六稳六保”,其实也是一种具备高级智慧的等待策略,因为国际风云变幻,比试的绝不是一时一地的斗勇斗狠,而是纵览全局的耐心和决心,眼界与胸怀。

如今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再习惯于等待。以前冬天取暖要费力气倒腾炉子生火,如今按时交暖气费就行了;以前在家做饭宴请亲朋好友累得腰酸背痛,如今下馆子结账买单就行了;以前我们出门买东西总要排队,如今连这种麻烦都由各种“跑腿儿”代劳了。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我们的思维开始摒弃等待,认为等待很土很low没品位没能耐,认为“现在就要”“Justdoit”才是理所当然。对比我并不苟同。

时代固然在发展,生活节奏固然在加快,但耐心永远都是一种美德,等待永远都是一种本领。在未来的协作发展大趋势里,团队组织的进取,重大项目的推进,大多数人的聚合团结,依然要依靠耐心,依然离不开等待。在这个以“多边合作”“崇尚双赢”“共商共建”为主题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选择耐心等待,就意味着不会把事做绝,既为竞争创造了多种可能性,也为自己留下了转圜的余地。

遥想我们的祖先凭借等待的基因延续了血脉立足于大自然,那么我们作为后裔,最理性的办法就是把这个基因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爸鼻马迷”不见不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5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