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兰德斯战场,罂粟花随风飘荡
一行又一行,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
那是我们的疆域。而天空
云雀依然在勇敢地歌唱,展翅
歌声湮没在连天的烽火里
此刻,我们已然罹难。倏忽之前,
我们还一起生活着,感受晨曦,仰望落日
我们爱过,一如我们曾被爱过。而今,我们长眠
在佛兰德斯战场……
继续战斗吧
请你从我们低垂的手中接过火炬,
让它的光辉,照亮血色的疆场
若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盟约
我们将永不瞑目。纵使罂粟花依旧绽放
在佛兰德斯战场……
写在前面
当雪崩来临,每一片雪花都是有罪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帝国主义战争。
每一名普通的军人,原本都只是百姓。一旦战争机器的齿轮转动起来,他们从精神上、从肉体上都只是棋子,没得选择。
时至今日,那场战争已结束了一百年。废墟成了民居,废土变为农田,残忍的杀戮化作友好的邦交。
在我眼里,忠实地记录这场战争,就是对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最好的致敬,是对和平最虔心的期盼。
(育碧旗下的解密游戏《忠勇之心:世界大战》很罕见地选择了一战作为背景,并以反战为核心主题)
楔子
“那是一片炽热的炼狱……”
一位黑人军人躺在床上,他双目紧闭,表情扭曲而痛苦。洁白的床单映着旭日的金色。
他是哈姆莱地狱战士团的军人。他的脑海中无尽地回放着那场残忍无情的战役。
火焰灼烧着倒下的树木,地面一片焦土。杀声震天,战壕两侧的士兵眼里都布满血丝,握紧了手中的单动步枪,恶狠狠地咬牙。缪斯-阿贡攻势的至暗时刻正是于此时。
随着冲锋号声响起,坦克和炮火连番袭来,空艇投下无数的炸弹。士兵们端起步枪向前冲刺,刺刀间落下鲜血。子弹将空气割裂成一个个小块,呼啸着,飞行着,钻透敌人的身体。
当一切归于寂静,那个黑人士兵缓缓地从泥泞的地面上爬起,他面前的德国士兵一脸惊愕,举起了步枪。两人对立,举枪瞄准对方。
阳光刺穿云层,雨停了。默契之间,他们把枪缓缓放下,沐浴在平静的光辉之中。
这是《战地风云1》的开场。而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数战役的真实写照。
19世纪末20年代初,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殖民地、茶叶、罂粟、白银、权力,它们是那些帝国邪恶漩涡的中心,并且导致列强间冲突连连。
而最尖锐的冲突有三对:法德之间的矛盾、俄奥的冲突和英德的对立。
法德之间的矛盾
法德矛盾在一战开战前余年起便十分尖锐。自从拿破仑·波拿巴执政,法国横扫欧洲,以至于诸多军事强国不得已组成反法同盟遏制法国。后来法国因国内政治斗争日渐衰弱,但厉气尚存,操纵着南德意志地区的邦国,阻碍德意志统一进程。又由于法普两国在西班牙王位问题上意见相左,于是年到年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向普鲁士赔款,并划割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地给普鲁士(此两地是法国铁矿主要产区)。普鲁士也顺势组建法国国防傀儡政府,后来又协助新政府消灭巴黎公社。自此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法国国内各个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而德国军国主义分子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疯狂扩充军备,俾斯麦去世后,德国军国主义势力迅速清除俾斯麦的政治势力,这些军国主义者用贪婪的目光虎视眈眈地望向欧洲各国。
铁腕俾斯麦
俄奥的冲突
沙俄与德意志帝国关系素来甚好——俄国的皇后都是德意志的公主,年击败法国而协助普鲁士复国。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但促使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的,是奥匈帝国。俄奥双方在对巴尔干半岛控制权的意见上一直互不相能。一直以来,沙皇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张,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英法两国见此情景挑拨离间,英法的老敌人沙俄决心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撕破脸皮,转而与英法结盟,后来在未来的一战中俄奥双方杀得难分难解。
英德的对立
英国自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执政后,讲求光荣孤立(SplendidIsolation)政策,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各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触手过分深入巴尔干半岛。
(犹太裔的帝国首相,在游戏《刺客信条:枭雄》中以有点谐的配角身份登场)
英国觊觎德意志帝国在非洲与远东中国的殖民地,尽管20世纪初英国处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换言之英国皇室与德国皇室有亲缘关系,但双方的政治与资源矛盾开始激化,血缘在政治的斗争中不过尘埃尔。英德的矛盾逐渐成为了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同盟/协约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心悸于法国再次崛起,奥匈帝国因为巴尔干半岛问题而看沙俄不顺眼,意大利则出于对法国的担忧,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沙俄和法国的“三国同盟”。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德奥同盟条约”——这是一个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的双边条约。后来,由于意大利帝国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战争中失败,俾斯麦又趁机拉拢意大利,以共同对付法国。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同盟国阵营正式建立。德意志帝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为了同“三国同盟”抗衡,年,法国和沙俄达成了军事协议。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意大利的进攻,俄罗斯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反之,一旦俄罗斯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试图调整同法国、沙俄等国的关系。为控制德国在中国(清)山东地区的扩张步伐,年英国签署英日协约;而年签署英法协约;年签署英俄协约,英国尝试让日俄和解,沙俄见此选择与日本人讲和,并与英国一起向日方购买了一定量的有坂三八式步兵铳,以补充陆军武器。
日俄战争是继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发生在我国东北的又一次全面战争
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体系的对峙局面终于形成。火药已经大致堆砌好了,现在双方只缺一颗火星来引燃导火索。
以火星起,以燎原终
年6月28日,那天是塞尔维亚国庆日。萨拉热窝阳光明媚,街道上挂着横幅和花带,花香酒香肉香四处飘逸,抬眼望去满是喜气洋洋的氛围。孩子们嬉戏着,追逐、笑闹。大人们品尝美食美酒,高声谈论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欢庆佳节。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携其妻在萨拉热窝视察,在艾普尔码头旁人们夹道欢迎。夫妻二人坐在轿车里,向着百姓挥手致意。
突然,一颗炸弹飞过,爆炸掀起了碎片和石砾,却没能伤到大公。大公的车疾驰而去。
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视察
按照奥匈帝国皇室的规矩,斐迪南大公的夫人索菲亚·斐迪南在维也纳是不能享受皇室成员荣誉待遇的,而在地方附属国则可以。为了博妻子一笑,斐迪南大公带着夫人到了风景优美的萨拉热窝进行特别国事访问。
可是他忘了。忘了这个国家原本不是奥匈帝国的附属。这块巴尔干半岛上的土地是六年前奥匈帝国同沙俄斗争得来的。沙俄怀恨在心,而斯拉夫民族主义情绪也在某些塞尔维亚人心中燃起。
车队经过了一次刺杀,大公刚刚缓过神。回行宫的路上,车慢慢开过刚才刺客出现的那条街道。斐迪南夫妇在人群前装得春风满面,以彰示他们对刺杀毫不惧怕——直到一个男青年端着勃朗宁M手枪冲出人群,朝着车上的两位贵人连开数枪,他们才露出了惊惧的神情。
斐迪南和他的妻子当即死去。人们惊恐地四处逃窜,卫兵们慌了慌,马上定神,将开枪的青年抓捕。
这个年轻的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表面是一名学生,实际上是秘密极端民族主义结社“黑手社”的成员。为了扬名立万,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决定刺杀斐迪南大公。他邀请了他的同学内德利克·查布里诺维奇、特里夫科·格拉贝日加入到他的计划中——他们之前参与过贝尔格莱德的造纸厂工人罢工运动,被学校开除。
三个人从黑手社那里得到了手枪和炸弹,接受了一定的使用训练,并且帮助将武器跨境运到波斯尼亚或是通过中介机构运回萨拉热窝。普林西普担心人数少,难以成事,于是写信联络了民族主义激进知识分子达尼洛·伊里克,而热衷于俄罗斯民族独立研究的伊里克招募了另外三个人:穆罕默德·巴斯克、瓦索·丘布里洛维奇和茨维特克·波波维奇。上面所有的刺客都是高中学生。
那些年轻的刺客们正在受审,前排中间者便是普林西普
一份贝尔格莱德的报纸公布了大公访问的行程:重点是皇室的军队将两次经过萨拉热窝的艾普尔码头。于是伊里克将刺客们部署在码头。前面两个刺客将用他们的炸弹袭击;如果不成,接下来的两个就举起手枪,采取行动;一旦再度失手,最后的两个将会现身,击杀大公。
刺客们混进了欢庆国庆的人群,但是最前面的巴斯克和丘布里洛维奇在车队经过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做,而普林齐普和格拉贝日也没有动手。
只有查布里诺维奇咬咬牙,采取行动,投出了一颗炸弹。但是这枚炸弹只炸到了敞篷车折叠起来的后檐上,然后在后面的车下爆炸了,炸伤了12个随从和卫兵。斐迪南大公的车立即离开了现场,继续访问城市礼堂。
而查布里诺维奇试图用一个氰化物的药丸结果了自己,却没能成功。他又跳进河里逃跑,却在那里被卫队抓住了。
其他的刺客除了普林西普都逃跑了。
只有普林西普真正下了杀心,决定留下来等待第二次机会。
遇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
访问了城市礼堂后,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没有按照原计划走,医院,看望被查布里诺维奇的炸弹炸伤的一个副官。半路上领头的车拐错了一个弯,不得不慢下来在艾普尔码头调头。卫队长始终相信刺客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刺杀两次。
而普林西普仍然混在人群里看着一片狼藉。
这样一来,第二次现身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就在普林齐普面前放缓了速度。
枪响了,火星引燃了导火索……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皇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未能很好地处理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其中一方是同盟国,这一阵营主要由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组成;另一方则为协约国,有英国、法国和沙俄以及刚和英俄两国交善的日本、被奥匈帝国当弟弟揍的塞尔维亚、同法国关系密切的比利时、被奥匈帝国逼得换边的意大利等国。而美国、中国(中华民国)等国也对协约国进行经济等方面的协助。
战争爆发了。
『话题互动』
.11.11是一战结束日,三天前刚好是一百周年,突然有点感慨……
这次就偷个懒,没有奖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