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巴尔干之夏十一波黑middot欧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10/19
白癜风专业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迷迷糊糊的正做着美梦,突然,一个浑厚的男音从广播中传出,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亢激昂,空灵的唱经声划破黎明,在萨拉热窝上空回荡。穆斯林的晨礼开始了。以这样的方式被唤醒,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好在这声音不算陌生,否则大清早的,真的会被吓死。昨天傍晚开始,我们已经听了两次了。我勉强睁开双眼,发现外面还是一片漆黑,于是一转身,又继续做美梦去了。

当阳光投射到漂亮的窗棂上,行人的脚步声在街道上响起,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再一次被唤醒。光阴如刀,把历史隽刻在斑驳的墙壁上,任人诉说而不语。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位于萨拉热窝河谷之中,被狄那里克山脉所环绕,是个历史悠久的秀丽山城。中国人知道萨拉热窝这个城市,因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萨拉热窝在中国广为人知。如果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那萨拉热窝就是这个火药桶的引信,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里引发,波黑战争也是从这里燃起战火。

二十多年来,尽管有不少新房子拔地而起,但仍难以掩盖战争带来的满目苍夷。

体育馆在老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时尚。

广场上正在搭建舞台,为明天的音乐会做准备。

在一条不知名的街道上闲逛的我们,被不远处一座绿色穹顶的建筑所吸引,沿着小巷走到了一条河边,这就是被称为"萨拉热窝之河"的米里雅茨河。

人们很喜欢在河边漫步,伫立河边的这座绿色穹顶的漂亮建筑,是奥斯曼土耳其著名建筑家米玛·希南设计的清真寺。

河面上悬挂了几个艺术雕塑,设计很特别,河对岸那座古典端庄的大楼,是一所大学研究所。

在绿顶清真寺旁边有一堵白色的围墙,上面贴着介绍伊朗民俗风情的海报,我们被吸引住了,停下来观看,我还拿出相机拍了一张照片。谁知道抬头看了大门上的牌匾才发现,这里竟然是伊朗大使馆!大使馆门前是禁止拍照的,我们刚反应过来,旁边保安亭里已经走出来一个女保安(估计这是全波黑最凶的一个女人),严厉地让我们马上删掉照片,还特别指着我的相机说:“You!┅┅”吓得我连忙边“Ok!”边删照片。

走到了河对岸,我心有不甘地拿起相机补拍了一张,拍拍风景总可以吧?

在波黑被奥匈帝国统治期间,萨拉热窝先于维也纳导入了路面电车等新开发的设施,令城市的交通快速发展。直到现在,萨拉热窝还在使用着这些有轨电车。电车不时隆隆的驶过,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已逝去的年代。

如蜘蛛网般的电车线路,见证着曾经的繁华。

波澜不惊的米里雅茨河穿城而过,向西流入波斯尼亚河。河边建筑古色古香,多座桥梁横跨河两岸。

众多的桥梁中,有一座石桥举世闻名。年6月28日,塞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这座桥头用手枪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正是这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座桥叫“拉丁桥”,因这偶然中的必然事件,无辜的拉丁桥被牵扯进了人类历史史册。

这就是当时行刺奥匈帝国皇储的地点,耐人寻味的是,行刺地点正对的那座粉红色建筑就是“一战博物馆”。

不可否认,萨拉热窝是一座风情独特的美丽城市,波黑政府也在努力提升它的形象,沿河两岸的老房子被粉刷一新,然而在不经意间,总会流露出一些破败的痕迹。

萨拉热窝科学技术学院就建在老城中心。

大门口竟是如此简陋,我很想走进里面看个究竟。但转念一想,这里多种族混居,风俗习惯不同,情况复杂,随便闯进去冒犯了别人就不好了,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巴尔干半岛处于东西方势力博弈的夹缝之中,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多种宗教势力在这里交汇碰撞,多种族文化在这里融合。在老城中心,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和清真寺举目可见。

被世人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我想,萨拉热窝的魅力也正源于此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5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