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塞尔维亚加夫里洛bull普林西普l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10/19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年7月25日-年4月28日),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族民族主义者。

生平概述

俾斯麦在去世前一年曾说:“有一天欧洲大战会因为巴尔干该死的蠢事而爆发。”经过两个月的预谋,年6月28日,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用小型自动手枪连开两枪,刺杀了正在萨拉热窝进行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兼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苏菲。这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该刺杀行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刺杀王储斐迪南时,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身份是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学生。事后普林西普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在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狱中的普林西普因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臂的截肢手术,并于年4月二十四岁之时因肺结核死于监狱中,死时体重只有约四十公斤。年其遗骸被塞尔维亚政府迁葬萨拉热窝墓地的荣誉冢,以其名字命名他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时所处的桥,并刻下脚印树碑纪念。

“一对恩爱的王子和灰姑娘”

“两匹马高价卖出!”

——刺杀成功后黑手党向同伙发出的电报

要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首先就要提到萨拉热窝(Serajevo)事件,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在这里遭到了刺杀——我们经常说这次事件成为了大战的导火索,引燃了巴尔干的火药桶,最终导致了全面大战的爆发......你的历史老师是给你这么讲的吧?这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在萨拉热窝的费迪南遇刺一个月后,大战才开始呢?如果这次事件是导火索的话,那么这根导火索是不是太长了点?

好吧,现在我们回到那个悲剧开始的早晨,也就是我们故事的开端——那是年的6月28日——一个普通的阳光明媚的夏日,弗朗茨?费迪南这位奥匈帝国皇位的继承人正在帝国南部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市视察一次军事演习,按中国的习惯来说,这位身材魁梧的的职业军人的身份是皇储,通俗的说叫太子,也就是说将来是要君临天下的。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哈布斯堡(Hapsburg)王朝现任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大侄子——而不是儿子,在位的老皇帝之所以选择他继承皇位是因为他的独生子自杀了。

跟费迪南大公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索菲,怎么形容他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呢?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也许可以与之相比。这位未来的皇后出身低微,原来只不过是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的女伯爵,因为太没落了,所以她只能出来打工来维持生计——具体工作是在一位奥地利大公爵夫人家做侍女。而费迪南大公是要定期拜访那位公爵夫人的(这位夫人是他的堂姐),因为这位大公爵夫人很热切的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关系很乱有木有),所以她经常邀请大公去家里做客,以便给年轻人制造更多的见面机会。但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发现,费迪南大公频繁来访并不是冲着她女儿来的,而是私下里来见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佣人——有一次,公爵夫人趁大公去打网球的时候溜进了更衣室,偷偷地打开了大公随身携带的小金盒(许多当妈的都喜欢这么做),本来她是希望在里面看到自己女儿的照片的,但她看到的却是家中的那个女佣。

当不成丈母娘的公爵夫人自然是怒火中烧——这简直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于是索菲的工作也就泡汤了。但三十岁的费迪南已经坠入爱河了,他把索菲称为自己的守护天使,大有非她不娶的意思。而根据哈布斯堡皇室的规矩:庶民——还是个老处女——是不能成为皇后的。为了娶到心爱的姑娘,费迪南不得不同自己古板的皇帝叔叔作斗争,他甚至以自杀相威胁。在费迪南坚持不懈地努力下,老皇帝终于厌倦了,他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条件是索菲的后代不能继承奥匈帝国的皇位(于此可见,老外的贵族情节很重,非国人所能理解)。年6月28日(这个日期还真不吉利,14年后的这天将会是他们的祭日),费迪南郑重地宣布自己与索菲的后代﹑及其后代的后代都不会继承皇位......(他没想到的是,他也不会继承皇位了)

“萨拉热窝事件”

图7:费迪南大公夫妇。费迪南大公(-)酷爱打猎,他一生中射杀的牡鹿多达多头,长期的打猎也造成了他耳膜的永久性损伤,这也是他对年的暗杀反应迟钝的原因之一。

6月28日是一个灿烂的夏日早晨,下了一个星期的雨终于停了,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街上挤满了人,街上飘扬着各色旗帜,还有人在欢呼,大家都在路两旁看着来视察的太子。由于费迪南不想让人觉得他在炫耀武力,所以他特地下令不允许军队进入萨拉热窝市内,因此路旁只有稀稀疏疏的警察在维持秩序。上午10点多,费迪南大公夫妇乘坐着一辆敞篷轿车从街上驶过,他们是要去市政厅参加欢迎仪式。费迪南带着头盔,穿着紧绷绷的陆军元帅制服,上面佩戴着金质的勋章;带着宽大无边女帽﹑举着小洋伞的索菲坐在丈夫身旁,兴高采烈的笑着。再过三天,他们就要迎来结婚14周年的纪念日了。大公夫妇知道,这是他们在萨拉热窝访问的最后一天,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天。

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只黑手正悄悄的伸向他们......不,准确地说是七只黑手。一支由七个塞尔维亚青年组成的刺杀小分队正潜伏在人群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17岁,其中有三个还是招募来的志愿者),这支以加里夫?普林西普(GavriloPrincip)为队长的暗杀小组准备对费迪南伺机下手。他们共带了4把手枪和6颗炸弹,这些人都来自“黑手党”(BlackHand),这个叫做“统一或死亡”(UoionorDeath)的激进组织的宗旨是用恐怖手段来实现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王国的梦想,这个组织的口号是“不联合,毋宁死!”

虽然塞尔维亚不大,但它的野心却不小,这个大赛尔维亚王国要包括整个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尤其是要夺回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个地区是奥匈帝国从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得的,奥匈帝国还特意给了土耳其方面万英镑作为补偿。],解放那里被压迫的民族兄弟。他们痛恨奥匈帝国,同样痛恨6月28日来萨拉热窝访问的费迪南,因为多年前的这一天,赛尔维亚王国在科索沃(Kosovo)被奥斯曼帝国击败,从此塞尔维亚人沦为土耳其的奴隶,一直到年后才赢得独立,这天可以说是塞尔维亚人的哀悼日和耻辱日——在他们看来,大公选择这一天来巡游简直就是故意挑衅。

这次来的这七个刺客里有五个是病人,而且都是患的肺结核病(这在当时要算绝症了)——而对于他们的到来,奥匈帝国的情报部门丝毫不知情,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存在着这样一个组织。

当费迪南大公的车辆驶过第一个刺客的时候——我们称他为1号,他什么也没做(后来他解释说那是因为有个警察恰好站在他前面)。当费迪南大公的车辆驶过2号的时候,2号出手了!他从人群中将一颗炸弹抛了出去,这枚黑色袖珍炸弹以抛物线的运动轨迹直冲费迪南的汽车而去。开车的皇家司机可不是盖的,当瞥见一个黑乎乎的不明物体朝着他们的脑袋飞来的时候,他眼疾脚快的踩了一脚油门,迅速的给轿车加了速;而费迪南大公也不是盖的,说时迟、那时快,眼疾手快的他身手敏捷,挥手一挡——把那颗炸弹拨离了方向,于是炸弹落在了后面的车篷上,然后弹了出去,又向后飞了一段距离才爆炸,而这时费迪南的车子已经加速开走了。大公夫妇是有惊无险安然无恙,但后面的车辆却遭了殃,因为偏离方向的炸弹落在了后面的车上,炸坏了后面跟着的汽车,车上的和周围的人有几个被炸伤。2号见势不妙就想投河自尽(有人说他只是想逃跑,因为河里干的根本没多少水),但很快就被人民群众给救了上来,救他是为了给他一顿爆揍。

一场虚惊之后,费迪南大公的车辆继续前行,途中又经过了3号﹑4号﹑5号,但他们也什么也没做——被捕的5号后来解释说那是因为他当时很害怕。当费迪南从市政厅回来的时候,医院看望下被炸伤的人员,以表达下君主对臣民的爱护——不过他要求索菲留下以避免还会有的危险,但妻子坚持要和他在一起。和大公同坐一辆轿车的波斯尼亚总督波蒂奥雷克(Potoriek)则信誓旦旦的说不会再有危险了,因为那些狂热的塞族恐怖分子能力有限,他们每天最多只能发动一次刺杀行动。

于是轿车继续上路,当车队经过6号的时候,他也什么也没做,因为他早就吓的逃跑了。可是不一会儿,波斯尼亚总督波蒂奥雷克发现走错路了,于是他命令停车调头——倒车正好倒在一家咖啡馆的门口,而此时以为刺杀行动已经失败的普林西普正在那里借酒消愁。就在车队停顿的这一瞬间,最后一名刺客,也就是这个7人刺杀小分队的队长、19岁的普林西普,冲了出来——他距车辆只有两三米的距离,冲着费迪南夫妇“啪!啪!”抬手就是两枪。

队长不愧是队长,身手就是比那些菜鸟队员要强——费迪南大公夫妇俩一开始还安详的坐着,好像没反应过来,但突然血就从费迪南的嘴里喷了出来,枪子儿打进了他的脖子。“我的天呐!你怎么了?”索菲惊叫了起来,但很快她就跌倒了,一头栽倒在丈夫的两膝之间——她的肚子也中了一枪。同车的地方长官还以为她是受惊昏了过去,倒是费迪南大公反应快,他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亲爱的索菲,别死!为了我们的孩子活着!”他叫起来。因为皇妃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了。周围的人冲了上来围着费迪南大公,有人撕开他的外套,想要查看他的伤势。但大公却虚弱的说:“没事,没事......”

看到任务圆满完成,普林西普抱着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落入敌手的精神,拿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想要自尽——但周围愤怒的群众很快制止了他,一位热心的围观群众眼疾手快的拉住了他,紧接着警察就扑了上来。但这位队长还有第二套方案,和其他小组成员一样,他也随身携带了一小瓶自杀利器氰化物。在随后的打斗中,他成功的将毒药吞了下去,但是他只是呕吐的翻江倒海一塌糊涂而没死——因为毒药已经过期了。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这个暗杀团队真是太不专业了......结果是这位没死成的刺客被警察逮捕后带走了。

虽然费迪南大公说没事,但是几分钟后——大概是11点半的时候——他和索菲还是断了气。

“最后的审判”

不久后,普林西普等同案犯被以谋杀罪送上法庭。

一共有25人受到审判。在审判后,法官要求愿意表示悔过的人站起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只有普林西普例外。当普林西普被问及为什么不站起来时,他回答说,他只为皇储夫妇的孩子失去了父母而难过,特别是对自己击杀了索菲亚夫人而感到后悔。他解释说,他射向公爵夫人的子弹原本是想射杀总督的。普林奇普还大声反驳法官说:“没有人唆使我们做这件事,我们是志愿刺杀皇储的,因为我热爱我的人民。”

五天后,法官做出判决:25名被告中,9名无罪释放,5名判处绞刑,其余人被判处3年至终身监禁。普林西普当时年仅19岁,根据奥地利法律,他不能被处以绞刑,因此他被判处20年苦役,并且每年6月28日要被关在黑暗的牢房里,禁食一天。

7月23日下午6时,奥国使节向塞尔维亚政府递交最后通牒,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然后就以对方拒绝为由,于28日夜晚,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紧接着,德、俄宣战,法、英对德宣战,奥匈帝国向俄宣战,这样,在短短几天内,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在几天之内都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皇储夫妇的悼念仪式在维也纳也没有被忘却。由于索菲亚不是皇族成员,对她的葬礼便显得敷衍了事,只有她的三个孩子给她的坟墓送了鲜花。为了让尽可能少的人看到皇储夫妇的灵柩,约瑟夫国王下令将皇储夫妇的灵柩在夜间运进维也纳。本来这对夫妻是无缘并排安葬的,但皇储生前曾特别下令将自己与妻子并排安葬,因此他们终于得以长相厮守。

与皇储的死相比,普林西普的死要悲惨得多。他被带到布拉格北部的一个军事监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改为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普林奇普被戴上了重达22磅的铁镣,单独关入了一间终年阴冷的牢房,后来他又饱受病痛的折磨,于年4月28日去世,当时体重仅88磅。由于担心将来人们会悼念他,奥地利狱警将其遗体偷偷地埋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但一位在场的捷克士兵还是将该地悄悄地绘在了地图上。年,普林西普和其他义士的遗体被迁回萨拉热窝,并合葬在圣马克墓地的一座小教堂下,以示永远的纪念。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