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
A、第一次工业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十月革命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自然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政治革命,排除BD.材料中的蒸汽大王指的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发明,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得到广泛的使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我们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
A、主要动力不同B、交通工具不同C、生产方式不同D、纺织机械不同正确答案A
解析题中关键信息是“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迅速在许多部门中使用,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3、以下四张邮票是某国为纪念本国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而发行的。据图判断发行邮票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正确答案C
解析据题干图片“合众国之父”可知是对美国华盛顿的描述。据题干图片“祖国统一的维护者”和“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可知,这是指美国总统林肯。据图片“人类光明的使者”“发明耐用碳丝灯泡”可知,这是指美国爱迪生。据图片“为人类插上翅膀的功臣”可知,这是指美国莱特兄弟。
4、某同学在分析“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时,对表中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列出了下列几项,根据表中的年份判断,其中最主要的应是( )
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A、城市一般地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口聚散B、城市服务设施齐备,对农村人口具有吸引力C、统治者一般居住在城市,便于统治农村D、工业革命促进人口流向城市,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正确答案D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年到年年的时间里,世界主要城市的人口都呈现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再次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使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因此,从时间上看,主要是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其它选项均无法从图表中推断。
5、下列有关世界历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列主义的诞生C、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正确答案D
解析A.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不是葡萄牙。
B.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主义的诞生,不是马列主义。
C.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不是年。
D.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6、下列简笔画能够形象反映一战爆发前世界形势的是( )
A、B、C、D、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图A是一战前的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势图,图B是二战前形成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势图,图C反映的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形势,图D反映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7、它被称为20世纪的“灾难之母”,由它发出的一颗子弹击穿了斐迪南大公的脖子,随后的四年多,就有0多万人因此而丢掉性命。文中的“它”指( )
A、来克星顿的枪声B、第一次世界大战C、萨拉热窝事件D、攻占巴士底狱正确答案C
解析据“它被称为20世纪的‘灾难之母’,由它发出的一颗子弹击穿了斐迪南大公的脖子,随后的四年多,就有0多万人因此而丢掉性命。”可知,文中的“它”指萨拉热窝事件。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随后持续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0多万人因此而丢掉性命。
8、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年说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
①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正确答案B
解析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可以得出一些国家反帝革命取得胜利,如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开始掌握民族革命的领导权,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②③选项符合题意。
9、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对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正确答案A
解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激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的势力是建立在“成见和无知”基础上的。他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针对天主教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伏尔泰战胜的敌人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10、《大国崛起》曾这样描绘近代欧洲的情景:“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哪位科学家( )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哥白尼正确答案A
解析据“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可知,这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牛顿。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因而“水往低处流,太阳升起落下“。
11、它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它用大量的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里的“它”指的是( )
A、生物进化论B、经典力学理论C、相对论D、阿基米德定律正确答案A
解析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题干正是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评述。
12、爱因斯坦曾幽默地解释了他的某一理论:“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边坐上两个小时,会觉得只过了一分钟;而如果你挨着火炉坐上一分钟,就会觉得坐了两个小时。”这一理论是( )
A、相对论B、进化论C、万有引力定律D、运动三定律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哲学上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进化论是达尔文的,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牛顿的。
13、周总理跟李德伦谈话时曾经说:“贝多芬交响曲是好的嘛.拿破仑怎么了?拿破仑并不是那么坏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仑当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这里他们谈论的音乐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C、《悲怆奏鸣曲》D、《月光奏鸣曲》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贝多芬交响曲是好的嘛。拿破仑怎么了?拿破仑并不是那么坏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的。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的连在一起。
14、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这部小说是( )
A、《战争与和平》B、《安娜?卡列尼娜》C、《静静的顿河》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确答案A
解析《战争与和平》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朱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与材料中的“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描述相吻合。其他几部作品内容与材料不符。
15、对以下两幅世界名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B、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力作C、图二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D、图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正确答案B
解析A.图一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正确。
B.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力作,不正确,图二《向日葵》不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C.图二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正确。
D.图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正确。
二、非选择题(40分)16、(20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尽管这两次革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直至今日人类社会还在感受着这两场革命带给我们的恩惠。
(1)结合图一、图二和所学知识,请把人类能源变迁图的四处空白填写完整。
① ;② ;③ ;④ (8分)
(2)结合人物图片及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空缺内容。(6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环保的能源是什么?(3分)
(4)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这次活动,逐步感知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你的感受:(3分)
正确答案(1)①煤;②蒸汽;③电气;④石油。
(2)①史蒂芬孙;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③莱特兄弟。
(3)电。
(4)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解析(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使用的能源是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电、石油、天然气。
(2)年,史燕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年,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环保的能源是电。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7、(20分)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先进的思想理念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材料二:这一场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告诉我们:科学追求真理要锲而不舍、求真求实。请完成下列填空:(2分)
牛顿以勤奋、观察入微闻名于世,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例如:
(2)材料二中的“这一场运动”指什么运动?试举出这一运动的一位“领袖”。(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8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技革命的认识。(6分)
正确答案(1)万有引力定律或微积分或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
(2)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也可)。
(3)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4)认识:思想解放和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解析(1)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据材料二“这一场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可知,材料二中的“这一场运动”指启蒙运动。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掀起了启蒙运动,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宣传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伏尔泰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评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3)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所以说“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解放和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特别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