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陈最近挺忙的
但是忙也不能耽误看片大业嘛
于是乎腰椎陈就撸了几部很神奇的片子
其中最神奇的一部,腰椎陈决定来讲一讲
这是腰椎陈的第九篇推送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
曾经的“神奇故事”
《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
导演?igaVirc编剧?igaVirc/Bo?tjanVirc
主演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Zizk
制片国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
故事开始于一个老人的返乡寻亲之旅。
伊凡·帕维奇,美籍克罗地亚人,决定返回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去寻找他从未见过的女儿。
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五十多年,甚至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从未见过?
这一切都源自整整60年前。
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旅行者1号”
旅行者1号(Sputnik-1),这个小东西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大恐慌
整个美国都炸锅了,他们在航空航天科技方面的自信心瞬间崩溃。
虽然“斯普特尼克1号”只是一个携带了简易无线电发射装置的公斤小铁球
但是冷战时期美国人丰富的被迫害妄想迅速把它脑补成了红色帝国一系列秘密武器的前奏,而且这些秘密武器会使得美国人无处可藏。
于是乎,美国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迎头赶上,太空竞赛拉开帷幕。
然而进入60年代,美国人在太空探索方面似乎仍然被苏联人远远甩在身后
年4月12日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更是再一次让美国人濒临崩溃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访问英国
苏联在太空竞赛前期的显著优势严重动摇了美国人的威信
新当选的总统肯尼迪决定,他们必须要搞一个大新闻,彻底扭转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颓势,才能够让惊惶不安的民众们重新振奋起来。于是乎,在年5月,他恳请国会支持一个更大规模的国家工程以支持太空探索,国会通过了这个项目,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阿波罗计划”。一年之后,在靠近新的载人航天控制中心的德州休斯顿莱斯大学体育馆里,肯尼迪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们选择去月球”
我们选择去月球,我们选择在这个十年间去月球,还要完成其他事情,不是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困难,因为这一目标将有助于我们组织和分配我们的优势能力和技术,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乐于接受的,是我们不愿意推迟的,是我们志在必得的。
WchoostogotothMoon!...WchoostogotothMooninthisdcadanddothothrthings,notbcausthyarasy,butbcausthyarhard;bcausthatgoalwillsrvtoorganizandmasurthbstofournrgisandskills,bcausthatchallngisonthatwarwillingtoaccpt,onwarunwillingtopostpon,andonwintndtowin.
肯尼迪总统正在发表演说“我们选择去月球”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体育场,年9月12日
然而狠话是撂下了,怎么去月球?60年代初的美国人其实并没有底,于是他们开始病急乱投医地四处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够获得跨越性的进展。
这时候,我们的主角终于登上了舞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那时候的南斯拉夫虽然是一个社会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它却奉行一种奇特的混合了地方分权、工人自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托主义”体制,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冷淡,反而和西方国家有着很紧密的经贸联系。南斯拉夫既然有很多斯拉夫人(和俄罗斯人同宗),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这么像,看上去就挺能造火箭的,美国人决定利用自己和南斯拉夫的特殊关系,去打探打探情报。他们联系上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缔造者,总统铁托元帅。
结果铁托很爽快地说,没错,我们确实会造火箭,我们其实和苏联人是差不多时间起步的,我们还送了一只小猪上太空,可惜经费不够没法送人上去。喏,反正我们也养不起它了,要不就卖给你吧?
什么?!美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然而南斯拉夫人好像是认真的,他们已经在大山深处开始了自己的太空计划“工程”,修建了巨大的航天基地,甚至已经开始培养本国的航天员了。
“工程”的“原址”
美国人一看,这个东西好像很有戏。他们也没时间做更细致的尽职调查,只要能帮助他们在太空竞赛方面有所提升,任何可能性都是值得一试的。
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美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美国人出价25亿美元买下南斯拉夫的太空计划,并把所有设计材料以及相关设备一并运往美国。年代初的25亿美元按照购买力换算相当于现在的亿美元,在当年大约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一年多的总预算。
铁托的游艇“海鸥”号,美国和南斯拉夫的太空计划交易就是以铁托出访非洲作为“伪装”的
狗大户美国人兴高采烈地把各种设备拖回了家,兴高采烈地给南斯拉夫打去了25亿美金的巨款,然后愕然发现这个活动的始作俑者: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了。接任肯尼迪的林登·约翰逊总统是个经济方面十分抠门的人,毕竟在他任期内轰轰烈烈进行的越南战争、“伟大社会”计划和推广民权法案等等措施,都是极其费钱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对于各种大额支出事项进行严格审计,寻找开源节流的办法。
然后南斯拉夫人就露馅了。
我们的主角伊凡·帕维奇先生在接受采访...
南斯拉夫的太空计划其实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各种参数都是精心伪造过的,以期唬住美国人尽量长的时间。其实铁托自己大概也清楚这件事,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觉得能拿到一笔巨款先用着,总是一件好事情。美国人气急败坏地找铁托讨个说法,要么给出解决方案,要么连本带息还钱。可是铁托早已把那25亿美金拿去建设国家,让南斯拉夫人民享受幸福生活了,钱是很难还回去的。
亚得里亚海滨的南斯拉夫少女们
年代是南斯拉夫的黄金时代
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西欧人民差距并不大,远优于东欧国家
怎么办?铁托只能采取拖延战术。
怎么拖延?南斯拉夫决定派出一群航天工程师去美国,以“调试南斯拉夫太空设施”为名进入NASA工作,然后尽可能让美国人还留有兴趣,拖延讨债进度。
由于这种事情没办法公开来做,南斯拉夫人决定采用一种极端的办法来保密:这些派遣去美国的工程师将以各种理由“被死亡”,然后在美国改头换面开始新的生活——而影片开头提到的伊凡·帕维奇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伊凡·帕维奇的“车祸现场”
南斯拉夫人伊凡·帕维奇在年因车祸“遇难”,留下了他的新婚妻子和尚未出生的女儿。美籍南斯拉夫工程师伊凡·帕维奇在年加入了NASA,成为了一名工程师。然而这些工程师身上肩负的任务,一开始就失败了——他们的美国同事迅速发现这些人的知识结构和已知可行的航天方案都相去甚远,很明显南斯拉夫的太空计划即便有了他们的帮助,也不会有任何实用价值。
可是这些可怜的工程师在祖国已经“死亡”了,他们几乎不可能再回去。而且美国人很欣赏这些工程师的素质,即便知识结构有欠缺,在短期适应后也能迅速担当重任。于是这些南斯拉夫工程师就在NASA永远地呆了下去,帮助美国在太空竞赛方面逐渐超过苏联,登上月球,发射航天飞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伊凡·帕维奇的“墓碑”
然而他们的祖国,却再也没有了胜利的荣光。南斯拉夫经济在年代达到高峰之后,在年代遭受了石油危机的重创,从此一蹶不振,各个联邦主体的分离倾向越来越严重,地方市场碎片化,国家逐渐丧失了对于经济的干预能力,既没有了计划经济的“资源调配”,也没有了市场经济的“规模效益”。约翰逊之后几任美国总统的逼债从来没有放松过,可是失去了产业竞争力,本身又资源匮乏的南斯拉夫,又不得不继续举债维持国家运转。讨不到债的美国人把一腔怒火发泄到南斯拉夫身上,开始策划各种方案颠覆南斯拉夫政权,鼓动各个联邦主体脱离南斯拉夫。年,心力交瘁的铁托逝世,团结整个国家的象征消失了,南斯拉夫陷入漫长的衰退和内部扯皮,最后在年骤然解体,开始了近十年的残酷内战。
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内战导致约14万人丧生
年冬奥会举办地萨拉热窝市在近4年的残酷围城后变成了一片废墟
而像伊凡·帕维奇这样的工程师们,在为了国家失去了一切之后,又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大多终老他乡,再也没能回到故土探访亲人。一直到了前南斯拉夫地区恢复平静的现在,伊凡·帕维奇才终于踏上了和女儿团聚的旅程。一段个人生活和国家纷争交织的悲喜剧,终于落下帷幕。
伊凡·帕维奇和自己的女儿,他的妻子因为无法接受丈夫的“死讯”而早逝
怎么样,这个故事是不是让人唏嘘不已?
很可惜,它只是一个故事而已。而整个电影,其实是一部“伪纪录片”
在影片的开头,斯洛文尼亚著名的哲学家齐泽克说道:
如果你询问一个普通的家长,“你相不相信圣诞老人?”,他的回答会是:“当然不信,我又不是傻子。为了我的孩子,我会假装相信。”而现在,你再询问孩子们,“你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么?”,一个正常的孩子会回答,“我又不是傻子,我知道…实际上是我父母买的礼物。我假装相信,是不想看到父母失望,同时还能拿到礼物。”…等等理由。所以,你可以发现一个悖论,没人会彻底相信第一个人的说法,每个人都宣称“我是为了别人,所以假装相信”,但即使是这样,这个“相信”却成功了。这些“相信”就构建出了我们社会的现实。
而在影片的最后,当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落幕之后,齐泽克又评论道:
这个影片将会是一个成功……如果观看之后,每位观众都意识到,不仅仅是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被操控了,还能够意识到事物没有一个简单清晰的分界线。即便所有都是虚假的,这个精确的,为众人所知悉的假象,却告诉了我们大量的我们居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即便它没发生过,但它也是真实的。而这就是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的一个信息。
南斯拉夫或许并没有一个太空计划,也没有用它敲诈美国人25亿巨款。或许伊凡·帕维奇也并没有“被迫死亡”,妻离子散。然而这个影片所包含的主题和品味,却又无比真实——在国家之间的尔虞我诈之中,个人被卷进时代的洪流而不可自拔。任何坚定的信念或者安稳的生活面对历史的进程,都是极其脆弱的。只有无尽的无奈,和用“相信”支撑起来的温柔乡,可以聊以自慰。
这可能就是那个年代一个有情怀的人,最普遍的归宿吧。
或许我们可以在这个假的“假太空计划”的故事里,读出一些真切的,属于一个时代的忧愁。
腰椎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好奇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