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发展 >> 正文 >> 正文

左传66僖公三年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6/9

齐桓公有点冤

蔡国位于河南的上蔡一带。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当初分封时,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姬姓子弟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但是随着国力衰微和其他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的诸侯国的国力越来越强。中原小国不得不在夹缝里生存,蔡国便不断地同他国联姻以求自保。

当时齐桓公为霸主,蔡穆侯为巴结他,将妹妹蔡姬嫁去齐国。

有一天,蔡姬和齐桓公在湖上泛舟,蔡姬见了水就顽皮起来,向齐桓公泼水,一阵玩闹,船猛烈摇晃起来,齐桓公害怕,大声制止她,而蔡姬性格活泼好玩,便故意让船摇晃得更剧烈一点。齐桓公吓得紧紧抓住船帮,脸色煞白。上岸之后十分恼怒,于是让蔡姬回娘家待几天。

翌日,齐桓公派一辆马车把蔡姬送回了蔡国。蔡姬觉得自己没犯什么大错却遭遣返,十分丢脸,便一路哭泣,灰头土脸地回到蔡国。

蔡穆侯见妹妹嫁去齐国后被这样狼狈地被撵回来,恼火的让妹妹改嫁了。

齐桓公原本只要蔡姬回家反省,并无断绝关系之意,蔡穆侯让蔡姬改嫁一事令齐桓公颜面尽失。于是领八国联军讨伐蔡国,蔡国败退。齐桓公于是顺便挥师南下,讨伐楚国。

齐军抵达楚国,让楚国人十分惊恐,因两地相隔太远且一向没有什么往来。楚人便以“风马牛不相及”调侃。

齐桓公出师无名,翻出许多陈年旧账诘问楚国,比如“楚国为何不给西周上贡?(那时诸侯国都不怎么上贡)”“周昭王南巡到楚国怎么淹死在汉水?(实为楚国人使坏,在船上做手脚使周昭王淹死)”

楚王答:“没有上贡,是寡人的罪过,但周昭王之死,你该去问汉水!”

齐国理屈撤退,回师经过蔡国的时候,各路诸侯帮着蔡侯求情,齐桓公因为划小舟引发的莫名恶气终于消了。这场战争也因此结束。

斐迪南大公太冤了

萨拉热窝事件于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所以塞尔维亚从此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枪杀。

这次事件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费迪南大公当时是帝位继承人,为了讨好妻子,所以选择在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出访,从而让费迪南夫人享受王后的出行待遇。无巧不成书的是,费迪南大公的结婚纪念日是6月28日,而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

当时塞尔维亚政府事先获得消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有人要刺杀费迪南大公,原因就是费迪南大公选择国耻日出访。更凑巧的是,当时的新政府是民族主义者此前推翻旧政府而支持的,因此塞尔维亚政府就有点尴尬。权衡之下,塞尔维亚政府委托法国向费迪南大公传递口信,说听到风言风语可能有刺杀行动。温和的费迪南大公身正不怕影子斜,依然按原定计划日期成行,结果夫妻双双客死他乡,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立即以萨拉热窝事件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坚决支持奥匈的行动,俄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年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通牒内容极其苛刻,要求制止一切反奥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官民,由奥匈派员共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等。7月25日,塞尔维亚复文,除拒绝会审外,全部接受其余条件,但奥匈仍不满。当天奥匈即与塞尔维亚断交。7月28日对塞宣战。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又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借口德军破坏了比利时中立,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卷入了战争。意大利出于自身利益,战争初期宣布中立,后来又转向协约国方面,对德奥宣战。日本为了夺取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于8月15日向德国发出通牒,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于11月参加到同盟国方面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原文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

  徐人取舒。

  六月,雨。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穀。

  冬,公子友如齐涖盟。

  楚人伐郑。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秋,会于阳穀,谋伐楚也。

  齐侯为阳穀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涖盟。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白话

  

  三年春季,周历正月,没有下雨。

  夏季四月,没有下雨。

  徐国攻占舒地。

  六月,下雨。

  秋季,齐桓公、宋桓公、江人、黄人在阳穀会见。

  冬季,公子友齐国参加盟会。

  楚国攻打郑国。

  

  三年春季,不下雨,到六月才下雨。从去年十月不下雨一直到五月,《春秋》没有记载说旱,因为没有造成灾害。

  秋季,齐桓公、宋桓公、江人、黄人在阳穀会见,这是由于预谋进攻楚国。

  齐桓公为了阳穀的盟会而来重温旧好。冬季,公子友到齐国参加盟会。

  楚军进攻郑国,郑文公想求和。孔叔不同意,说:“齐国正为我国忙着,丢弃他们的恩德而向楚国讲和,不会有好结果。”

  齐桓公和蔡姬在园子里坐船游览,蔡姬故意摇动游船,使齐桓公摇来晃去。齐桓公害怕,脸色都变了,叫她别摇,蔡姬不听。齐桓公很生气,把她送回蔡国,但并不是断绝婚姻关系。蔡国人却把蔡姬改嫁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