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在群里发了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曲。这是一段我们这代人十分熟悉的音乐。“文革”刚结束的70年代后期,中国的对外交流还仅从完全封闭走向与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十分热乎的,有前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是那个时侯在中国热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前南斯拉夫人反抗纳粹德国侵略的故事。游击队长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勇敢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的故事。
当时有人说,瓦尔特的原型是铁托。这就明显带有政治吹捧和歌功颂德的意味。当时正值我们从禁锢的文艺中走出,才从“八个样板戏”、“三突出”、“高大全”中走出,所以从内容到艺术形式,从故事到音乐都感到十分新鲜。我们既不管这部电影的政治目的如何,也不管其艺术水准的高低,它就是印在我们脑子里的不会抹去的记忆。我觉得,该部电影有不少突出之处:一是台词。该电影几乎没有什么废话,仿佛句句台词都是经典,就连德国军官的对话亦如此;二是音乐。才从语录歌和八个样板戏中脱离出来的中国人,对该电影的配乐十分喜爱,仿佛这是天籁之音;三是一大批资深演员为之配音。葛优的父亲葛存壮为假瓦尔特代言,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于蓝为一个女叛徒配音,老演员鲁非为另一主角配音。
今天我们欣赏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曲。让我们这些60岁以上的人回味当年。该主题曲非常悦耳。一开始,几下教堂的钟声使人肃穆,接着管乐奏出的是沉稳、厚重、庄严,还隐隐的包含着激扬。这时的音乐,不是进行曲般引领着人们一路冲杀,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沉稳。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不是走向敌人的枪口,而是走向没有战争的和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