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莱·克林斯
[法]米多尼克·拉皮埃尔
董乐山(译)
译林出版社
该书描述了年8月解放巴黎的全过程,属于纪实文学,篇幅很长,近30万字的内容里只写一个月(时间跨度大致在8月6日至8月25日左右)发生的事情,就意味着需要有很多详实、充分的细节填满其中。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拉莱·克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记者米多尼克·拉皮埃尔花费多年时间,翻阅法、美、德三国军事档案、采访从军官助手到平民百姓的几百余人,把这样一份真实又残酷的战争纪实带到我们面前。除去对戴高乐、希特勒、肖尔铁茨等等军事领导和将官的描写之外,不难看到很多名字只出现过一次、要么消失在战争炮火余烬中的人。他们有的离家多日,只等一个回家团聚的机会,却在攻进巴黎城之后被乱枪打死;他们有的刚庆幸逃出集中营,却在下一秒成为两国将领对峙的牺牲品……
这本书读完大概花了快两周,速度很慢,而且有太多的人名。有些人的名字只出现过一次,我再想回忆,却连那个人的故事都拼凑不起来了。
《单读25:争夺记忆》
附《孤岛与对话:圆桌实录》
吴琦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单读》是单向空间出品的MOOK,许知远担任出品人、吴琦主编,算是我在《读库》之后接触的另一种MOOK。季刊,每本书的扉页都有Wereadtheworld的字样,旨在为来自中国和世界各个地方的作家创造对话。
种草这个系列已经挺久,终于有机会捧回来看。书体很轻,拿在手上很便携,文章的篇章都不长,看起来也挺快的。这一册收集了疫情下的世界和自我,打破了之前的分类规则,将所有文章分为“世界”、“自我”、“附近”三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你忙碌的时候观察世界,收集这样的记忆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开阔眼界的渠道吧。
附的一本《孤岛与对话》是圆桌实录,对话的内容基于单向空间书系《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的谈话》,里面对于世界观、大学生生活、作为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等等话题展开谈话与讨论。可以看出对话形式的内容输出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因为对话的前提就是要听众听懂你在说什么嘛。
另外附一个老六和许知远的对话录,挺有意思的:张立宪X许知远:我们一起去“捞”年轻人
《单读24:走出孤岛》吴琦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一册的大部分内容记录的是旅程,比如《萨拉热窝无消息》、《泅渡》等篇幅较长的文章,符合这一册的标题“走出孤岛”。人走在路上,总是会有目的地的,有人走向大家都会去的地方,有人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沐清雨
网络
这部剧最近挺火的,为了防止上头等更新等得崩溃于是先找了小说来看。这个作者写的军旅题材的小说有好几本,里头的人物互相关联,这一册里写的是少校军官和实习医生之间的爱情故事。军人和医生都是神圣的职业,军人的生命不止是家人的,也是国家的。当有危险来临,只能把家人爱人暂且放在身后,先担起自己的责任。电视剧改编了人物关系(原作实在人物关系又多又复杂)和故事背景,但该有的场面目前看过cut来说觉得还挺不错,一众网友表示很上头。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中华书局
在之前一直觉得是一本历史读物,迟迟没有看也是觉得可能有些枯燥,但一翻开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作者黄仁宇以“大历史观”的视角以万历十五年(年)为切入点进行讲述,是因为在这一年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明朝今后几十年逐渐走向没落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书里并没有按照时间先后来捋历史进程,而是从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六个人身上延展开来,将整个明朝的历史慢慢展开在眼前。多用插叙,使得每一个现在的结果都能在已开朝年的国度历史中找到原因。读罢又一次觉得明朝的文官集团真的让人后脊背发凉啊,几年前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中华书局出版的版本更收录了国外学者的序言(首次国外出版时的名字是,AYearofNoSignificance:TheMingDynastyinDecline)和在国内出版时的进程与遇到的阻碍。在国内的出版过程中,从几经波折到领导同意出版、校稿的信件中美两国之间不断传递、到成功出版,花费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这本书在国内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更是有人由古观今,在其中吸取能用在自己身上的经验。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写李贽的那一章我觉得我需要以后再读一读(毕竟哲学什么的……还是得再读多两遍才能懂)。
《狼图腾》姜戎
长江文艺出版社
看了会让人跟着情节惊心动魄、越看越清醒的书。陈阵和杨克以及其他几个知青在内蒙古额仑草原近十年的知青生活的一个概览,除了对于草原生活、草原人、时代背景的描写之外,着墨最多的是关于狼的描写。写草原狼如何用战术捕杀动物、写草原狼如何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草原、还写草原狼如何得到腾格里(指天)的偏爱,成为草原上的王。看着看着,会不自觉的认同作者的说法,认为狼真的是一种值得百般琢磨、千般钻研的物种,我们的民族发展到如今,民族性格中有狼的影子。陈阵还和杨克捉了一只小狼来养,只可惜最后这狼没能得到放生的命运。我记得前几年冯绍峰和窦骁主演的《狼图腾》电影也是经历了好几年的筹备和拍摄,带给观众特别的观感。
和小说一样,因为人为的干预,草原渐渐失去了平衡,狼群逃离边境,不会再回来了,而电影末尾给了小狼回归族群的命运,也算是了却读者的一些意难平吧。全文结束后,过了三十年陈阵和杨克再次回到额仑草原,草原已变成沙地,两人在当初掏狼窝的地方席地而坐,陈阵说着自己三十年来由狼图腾带来的关于民族性格的研究的“讲座”,这样的一篇深刻又痛苦的学术研究藏在这样一本书里,不止让我感到唏嘘,更是觉得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一共三十多个章节,每一章节开头都有引用古文。我发现,前半部分引用的全都是与狼有关的典故,到后面渐渐变成相关人类的典故,不知道有没有暗含故事线的隐喻,草原上生活的狼渐渐被驱逐出人类的生活。
《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两天快速刷完,荒诞又讽刺。一桩“假离婚”的案子告了二十年,只想要一句真话,却被所有人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各位官员的名字,王公道、荀正义、董宪法等等……干的却是不公道、不正义、也背离宪法的事。有电影版,有点想看。
什么时候再看个大部头吧。
米了个粒儿
唠闲嗑于.4.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