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六部小剧场精品
盛放京城
金秋十月,玉兰绽香。今年10月12日至11月15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之邀将携6部具有海派特色的小剧场话剧——《黑鸟》、《仲夏》、《桃姐》、《你是我的孤独》、《低音大提琴》、《乌合之众》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国家大剧院小剧场、鼓楼西剧场展演。
今天,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主创以及主要演职人员特意来到北京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分别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国家一级编剧、音乐剧场《你是我的孤独》、小剧场话剧《乌合之众》编剧喻荣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音乐剧场《你是我的孤独》主演田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仲夏》主演张璐,会上特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李超担当主持。
?上话二十周年
再创京沪文化交流盛事
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60周年来沪展演期间,副院长濮存昕曾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简称“上话”)观摩演出并邀请上话“做客”北京人艺。次年,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精品剧目展演”之邀,上话携三部特色作品——阿加莎?克里斯蒂法庭大戏《原告证人》、原创大型舞台剧《资本?论》和原创小剧场话剧《活性炭》赴京演出14场,观摩人次近万人。自此,也拉开京沪文化交流的序幕。去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主办、上海戏剧家协会和现代戏剧谷协办的“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精品剧目邀请展”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雷雨》等7部话剧到沪展演,反响热烈。今年“京”秋,上话又将携6部二十周年演出剧目来到首都,再创南北两大旗帜性话剧艺术文化交流盛事。
在今天的通气会上,杨绍林总经理说起了一段年的往事:当时,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年与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话剧《陈毅市长》来到首都剧场演出,装台期间,曹禺先生(北京人艺首任院长)和上海人艺院长黄佐临先生见面,不由忆起“十五年前常和老舍在人艺边上的饭馆聊中国话剧的未来……”,然而之后伊人便逝,黄佐临老院长亦唏嘘不已。话到此处,杨绍林先生有些哽咽。其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互动由来已久。作为中国话剧南北两大重要阵地,在创新的进程中,一直不忘传承老一辈话剧人的精神。在杨总看来,这种精神就是“全身心的投入”。现在,又“有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到这场事业,相信话剧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今年交流的剧目中,《仲夏》、《你是我的孤独》、《低音大提琴》以及《乌合之众》将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接连上演:
《仲夏》
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
《仲夏》是爱丁堡边缘艺术奖获奖作品。剧中饰演“海伦娜”的张璐和饰演“鲍勃”的许圣楠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出自苏格兰著名编剧大卫?格瑞戈和独立音乐人戈登?麦金太尔之手的原创歌曲《爱情伤透你的心》,《仲夏》的故事便由此开始。爱丁堡,夏至,雨夜,同为35岁的男女主人公“鲍勃”和专打离婚官司且负着巨大秘密的女律师“海伦娜”在爱丁堡的一家酒吧邂逅,两个看似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在发生一夜情之后,却命运般地共同度过了四个黑夜和四个白昼,经历了种种时而荒唐时而惊险的奇遇。通气会上,主演张璐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仲夏》心得:三十多岁的熟男熟女们处在人生的转折期,在遇到复杂的感情或者其他困惑时该怎么办?处在人生中途“停车点”的人们,暂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或许会找到人生新的意义。就像剧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那样,“找回/改变是可能的”(Changeispossible)。戏中,两位演员在“说故事”与“演故事”之间转换自如,除了不时会加入吉他自弹自唱部分之外,剧中的黑帮老大、小孩儿等不少角色也是由两位演员分别饰演。
《你是我的孤独》
用戏剧联接
王洛宾的音乐与人生
音乐剧场《你是我的孤独》由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创作,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执导,著名作曲家赵光担任音乐总监、编曲及配器,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中方音乐总监姜清华任音乐总监并负责现场键盘演奏,新锐舞美设计师焦燃担任舞美设计,业内享有“演唱点石成金”声誉的女高音歌唱家汤爱民任声乐指导,“前空帆剧场创始人”江帆任编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实力演员吕梁饰演王洛宾。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田水一人饰三角,分别饰演他的第一任妻子洛姗、第二任妻子黄静、台湾女作家三毛并演唱部分曲目。全剧以音乐剧场的形式勾勒了“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音乐人生与情感世界,讲述王洛宾创作歌曲灵光闪现的瞬间,或人、或事:从梦想去法国学音乐到因战乱与西部民歌结下不解之缘,从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到第一次入狱,从因第二任妻子幸福重生到又一次漫长的监狱生涯,从古稀之年与好友的激动重逢到和三毛无望的爱情……王洛宾精彩而孤独的一生伴着他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九首代表作及三毛的《橄榄树》走向了观众。音乐方面,一改往日强烈的“民歌”印象,由爵士鼓、键盘、电吉他、爵士贝斯、小提琴组成的小型乐队,以全新的配器和音乐风格让经典旋律融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中。
《低音大提琴》
聚斯金德经典小人物话剧
《低音大提琴》的编剧是长期居住在法国巴黎的德籍作家、小说《香水》的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这部作品是其舞台处女作。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低音大提琴手,视陪伴自己大半辈子的低音大提琴为朋友、情人,又是冤家宿敌,他自认为低音大提琴是乐团中的天之娇子。但当他被乐团解雇时,才发现一个低音大提琴手的悲哀,他是那么被人漠视,永远不能像第一小提琴手那样引人瞩目。他发现自己除了会拉低音大提琴之外,在这个社会里,几乎没有其他立足社会的生活技能。该剧导演杨溢也是03版《低音大提琴》的主演。《低音大提琴》采用的舞台表现形式是在小剧场里以一个中心舞台、观众环绕度的三面空间。小剧场戏剧并非只是物理空间上,就观演关系而言,是一种令观众与演员物理和心理距离更接近的戏剧形式,小剧场缩短的不仅是观众和舞台的物理距离,在伸手可触的舞台前,演员散发出的气息都可看见,在同一个空间交换呼吸,观众在剧场里,也在舞台上,而舞台就在生活中。
《乌合之众》
沪港携手呈现新锐舞台剧
《乌合之众》是香港艺术节委约作品,源于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编剧喻荣军坦言,“创作这部戏的想法最初来自我对易卜生戏剧作品《人民公敌》的解读,我想把视角放在‘人民公敌’的对面——就是“民众”来讨论,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系列的群体事件让我会思考民众的心理与心态,尤其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异化、转变、狂热和盲从,甚至失去理智,这令我很感兴趣。当权力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被交到公众手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民众的诉求会演变成群体的狂热、盲目甚至盲从,从而失去原本的理智?”故事从重庆到北京,从上海到香港,时间跨度几十年,主线是关于一个男人“复仇”的故事,但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复仇剧”,剧中内容涵盖的范围十分广,包括一些大的社会变革及重要的时间点包括文革、千禧年等等,以及近些年在香港和大陆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社会事件,但在剧中并不是在舞台上重现这些事件,而是通过结合这些事件,让观众能感受到背后的事,唤起观众们的思考,希望观众能和创作者一起在剧场里探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它不仅涉及到权力、民主、政治,而且涉及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传统意义上的话剧有所不同,编剧喻荣军创作时从多重角度来写故事,并以此来看待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极具现实意义。该剧由香港戏剧导演邓伟杰执导,邓伟杰曾在英、法两地接受戏剧训练,多年来演出及导演过不少原创和翻译作品,曾获得过第十九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导演”,整部戏只有六位演员——杨皓宇(电视剧《龙门镖局》中饰演“恭叔”)、蒋可、黄晨、尤美、刘苡辰、徐婧灵,除了要演绎“个人”,导演觉得让演员表现出“群体”也很重要,因为在邓导看来“喻荣军所写的‘乌合之众’是中性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
此外,根据许鞍华同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改编的温情喜剧《桃姐》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故事讲述了73岁的家佣钟春桃中风出院后,来到一家疗养院,结识了一群性格各异的老人。该剧汇集了徐幸、张先衡、姚安濂、佘晨光、李传缨、冯庆龄、李宗华、刘婉玲、兰海蒙、赵英英、李晨涛、何易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制作人王一楠表示:“希望能够为大家呈现一部表演教科书般的舞台作品。”
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黑鸟》将在鼓楼西剧场呈现,这部由苏格兰剧作家大卫·哈罗年创作的独幕话剧,至今已在全球上演超过四十多个版本两千余场,故事部分灵感来源于美国大兵托比·斯蒂贝克的性犯罪案,它探究着激情与堕落,爱情和虐待之间模糊的界限。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上海唯一一家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也是中国最优秀的话剧团体之一。不仅有着一大批专业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等创作人员,还拥有三个大小各异、功能齐全的专业演出剧场,每年中心自主创作、交流、引进及巡回的各色演出近千场次,吸引国内外观众约二十万人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宗旨是:以自身的博大与包容吸纳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舞台作品吸引更多的观众,在台前幕后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国际声望的,且与上海这座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世界一流剧院。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建于年1月23日,是由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始创于年)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始创于年)这两个著名的话剧表演团体合并而成。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由著名戏剧家夏衍、黄佐临和熊佛西先生创建的,致力于上演中西方经典名著及近现代作品。自年成立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不断进行着新剧目的创作编排,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次巡演活动,并在剧目、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各方面多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剧本奖、金狮奖、白玉兰奖等全国性和省市级艺术奖项。除此之外,上话更注重扩大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戏剧创作的经验。上话成立二十年时间内,制作了台中外作品,实现了万观众走进上话剧场。上话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大江南北百余座城市,并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奥地利、意大利、韩国、爱尔兰、埃及、德国、土耳其等50余个国家开展戏剧演出交流,参加过“莫斯科契诃夫国际戏剧节”、“新加坡国际戏剧节”、“首尔表演艺术节”、“英国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数十个国家的艺术节演出。引进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台优秀戏剧来到上海演出,获得海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上话已在上海培养起了稳固的话剧演出市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话剧团体前来演出。
安福路的话剧演出是上海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到安福路看话剧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习惯。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周年倾情呈现
年9月—12月上演剧目
《禁闭》丨他人即地狱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丨重述战争的意义
《活性炭》丨给父母一份温暖的惊喜《撒娇女王》丨胡彦斌监制X何念制造
《三人行,必有丑男》丨撕开中国男人遮羞布
《一九七七》丨那一年,春潮涌动
《将军行》丨战国最强男团来袭!不服来辩!
《低音大提琴》丨可以一个人观看的话剧
《万尼亚舅舅》丨走进契诃夫笔下的经典《极致·李慧娘》丨故事很简单,脑洞打很开
《当亚当遇上夏娃》丨早鸟票优惠!
《ILOVEYOU》丨Loveis…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赴京演出六部精品剧目详细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