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穿越四种不同地质地貌
从黑山到波黑的自然探险之旅
晨起,大雾把科拉欣山谷小镇给罩了严实,浓雾中夹带着飘飘洒洒的极细雾丝,抚于身上各处,让穿着薄薄短袖夏装的旅人,顿起寒意,赶紧回屋添衣。
在木屋简单吃过早饭,我们即刻出发赶路,今天的目的地是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又得翻过一座座险峻的高山,穿越落差上千米的峡谷断裂层、高原草甸和高原石漠化牧区,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汽车驶出小镇,远处山峰,太阳照耀下,完全褪去了云雾,巍巍青山,金黄金黄,山峰轮廓更显峻秀挺拔。半山腰余下部分,依旧云雾蒸腾,不断随风翻滚飘向远方。
前面40公里盘山公路,一直围绕着卡拉大峡谷一侧盘旋,一会在山脚,一会又跑到了半山腰上,好多处呈之字状逶迤蛇行,坐车子里,就可以看见前方对面山腰处,一条爬升的山路隐隐从树丛中透露出来。
穿过一条狭长的半山隧道,道路旁留出可以临时停车的观景路肩,我们顺路肩往下,轻松下到峡谷底部流水处。溪流湍急,在高落差重力的作用下,奋力飞奔撞向溪流中间凸起的一块巨石,水花四溅,卷起一重重的漩涡,快速奔向下面较平缓一些的深潭。溪水碧绿透彻,水声震耳。山谷上方裸露岩石的倒影,合并山林的碧绿色,一起投向深潭的水面,幽绿晶莹。
峡谷下方的溪流
爬上溪岸,向前驶出20公里左右,队长沙龙突然向我们大声喊:“同志们,快看,前方就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拍摄实景地卡拉大桥。”个个扭头,齐齐看窗外,果然一桥飞越天堑,跨过六七百米的峡谷,而且还是单孔跨越,和电影里面的场景一模一样。
卡拉大峡谷上的卡拉大桥
停车走上桥侧的步行道,不敢下看峡谷,稍低头,脚步就会发抖,即使望向弯弯曲曲峡谷前方,亦可感觉到峡谷惊人的落差。
抚着桥侧防护栏杆徐徐前行,仿佛电影《桥》中的经典音乐再次唱响: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啊朋友再见再见吧再见吧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为了自由,南斯拉夫人民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亦在所不惜。为了飞跨天堑大峡谷,哪怕压弯躯身,建设者亦全力以赴,保障峡谷两端连通。峡谷之上的卡拉大桥,浓缩了南斯拉夫人奋斗不息的名族精神与寄托!
卡拉峡谷盘山公路,依山势不断抬升,感觉如同悬挂在云雾之中。连续翻过好几座陡峭的山峰,总算来到起伏不大的高山草原,脚踏草原的感觉真好,再也不用担心悬崖峭壁的危险。郁郁葱葱的绿草,远远向天边延伸,交汇其他山脉的尽头。
高山上的大草原
养眼的绿,不断抛于脑后,车子在一个小牧村树林背后拐了个大弯,再次攀爬上行,道路突然变窄,路宽仅能容下一辆车。若是对面来车,有条件的一方迅速靠边停车,待两车慢慢会拢,相互配合一点一点挪动才可以平安通过。
路两侧草地上布满浅浅灰白色的岩石,尤如繁星挂满夜空,散落远近各处的草丛中。这片石漠化的山区,地形奇特,有低低的盆地,亦有突然平地而起突兀岩石高山,高怂入云,若是没有这些绿植,你一定会怀疑自己穿越来到了外星球。
高山岩石之间的垭口,起起伏伏。穿凿而出的急弯道路,呈30度角,感觉前路突然消失,根本看不清前方路况,偶尔遇到拐弯抹角处突然蹦出来的车辆,全车人都要惊出一身冷汗,感觉就要撞向对方,一瞬间,刹车声嘠嘠刺人,驾驶员相互庆幸,及时停稳,没有滚落至路侧的深坑谷底。
石漠化山区
50多公里的石漠化山区,耗去3个多小时,缓慢挪过最后一个海拔较高的垭口,道路缓缓曲折下延,高山牧场再次出现,几处刚被割草机处理过的草场,纹清理晰,牧草一行行依次排放,和梳理过的辫子一样齐整。
牧场一直在下行,海拔高度跟着降低,本以为远处一大片树林背后就是平坦地貌,道路应该要好一点,谁知,大地在这里突然开裂,裂口特别宽,峡谷的垂直落差上千米,峡谷底部有一片碧绿平湖水库,水面颜色和绿玛瑙一般翠,碧绿碧绿。
高峡平湖水库
湖中间一桥飞跃而过,原来这就是黑山和波黑共同修建的巨型水库。
巨型水库
大自然的神力,让人忍不住赞叹,多种不同地质地貌,一一就在黑山境内这片神奇土地上依次呈现展开,来得如此突然,风格呈现如此迥异,千差万别。若不是亲眼目证,你我根本无法想像。
作者:田野
编辑:西瓜
田野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