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自传中部逐梦天地间连载47五四运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5/2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侵权必追责!

图为参加印度金三角六天游出发当日,在白云区乐嘉路1号广之旅总部留影。年7月19日上午摄。

五四运动广州的响应

前文说到,年5月,孙中山在自己发起的护法运动中,因受到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的排挤,在护法军政府内被架空,于是愤而辞去海陆军大元帅一职,离穗赴沪,第一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孙中山看清了南北军阀其实是一丘之貉,都是为了自己的实力和地盘,支持护法是假象。年2月下旬至5月初,军政府与北京政府在上海举行南北和平会议,因屡成僵局而破裂。此时爆发的“五四运动”,使孙中山受到很大的鼓舞,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年5月4日,首先在北京爆发由爱国学生、工人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又称“五四风雷”),其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当时,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和会,却没有获得战胜国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大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送给了日本,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极妙地诠释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内涵。问题是:当时羸弱的中国为什么要加入欧洲的战争?巴黎和会上中国受辱的消息是如何传回来的?

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一个月之后(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当时,全欧洲总共18个国家,有12个国家卷入战争,占比将近七成。它们分成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和协约国(塞尔维亚、英、法、俄、意、比、日、美)两大阵营进行撕杀。一战结束后,欧洲国家总数由18个分裂成27个;到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又从27个猛增至44个!

意大利原本属于同盟国,但考虑到利害关系,却加入到协约国阵营作战。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于同年8月7日夜通过了参战决定。次日,日本舰队便出现在德国租借地胶州湾海岸之外。15日,日本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23日之前将胶州湾租借地交由日本接收。23日,日本对德宣战。9月2日,日军即在山东半岛龙口登陆。

一战爆发后,中国北洋政府于8月6日宣布中立,希望欧洲战火不殃及中国。为了防止列强在中国的领土上厮杀,北京政府又公布了《中华民国局外中立条规》24条。这与其说是明智的选择,还不如说是无奈之举:中国当时太贫弱了,没有能力参与任何一方作战,再说中欧相距遥远,欧洲战争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仅参战要有实力,就连保持中立同样需要力量为后盾。羸弱的中国希望中立只是一厢情愿,变成“中而不立”。

日军在山东登陆后,北洋政府于9月3日照会各国公使,被迫在自己的领土上划出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的区域作为列强的交战区,企图限制日军的活动范围,避免战火在华蔓延。但是,日本对此置若罔闻,甚至警告中国政府:“中国方面的任何抵抗都将被认为是援助日本的敌人,中国必须为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责任。”真是强盗啊!谁叫你羸弱呢!日军登陆后沿铁路西进占领济南,控制了胶济铁路,于11月7日攻占青岛,北洋政府尴尬了!

当时,中国还是袁世凯掌权的时候。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Morrison,-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说,袁世凯预计日本可能借大战夺取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为避免这一结果,他曾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rdan,-年)提出希望参战,表示中方愿意出兵5万与协约国一起围攻青岛,藉此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但是,朱尔典认为与中国合作是多此一举,拒绝中方提出的参战要求。狡猾的日本对北洋政府的用意洞若观火!

图1:圣彼得堡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时任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年,爱知县海东郡人,明治、大正期间外交官、政治家,日本第24任首相)警告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年,字润生,浙江海宁盐官人)称:“区域有限,中国既守中立,自无预战之理。”他又欺骗陆宗舆说:“此为永保东亚和平起见,并无占领土地野心,且对中国诚表友谊,特此通告。”在英国反对和日本的威逼蒙蔽下,加上当时云南爆发了蔡锷等人领导的护国运动,袁世凯急于安内,也就不再考虑参战问题了。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双方消耗巨大,却还看不到战事结束的前景。协约国为了集合更多的国家对抗德国,也为了驱逐德国在华利益,开始怂恿中国参加对德战争。年11月7日,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俄国公使库朋斯齐向北洋政府提出:希望中国向协约国提供军械出口,条件是贷款给中国,以帮助中国扩充兵工厂。此消息令日本十分恐慌。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年,生于伊势)奉命向中方质询,力阻中国参战。随后日本又向英、俄、法三国施压。为避免在关键时刻失去日本的支持,协约国最终拒绝中国直接参战。

年2月初,德国海军部宣布了一种新的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史称“无限制潜艇战”,其目的就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迫使英国退出战争。2月3日,美国对德宣战,并希望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这一次,日本的态度大变,竟极力鼓动中国对德断交、并尽快参战。此时,袁世凯已死,中国北洋政府的实权掌握在亲日派段祺瑞的手中。如果中国参战,日本可以通过他增强在华的实力;此外,西方列强已许诺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利益,支持中国参战可换取列强对日本的进一步承认。

但此时在中国内部却出现了到底要不要参战的大争论,段祺瑞是主战派,黎元洪等人反对参战,出现了所谓的“府院之争”,并导致“张勋复辟”短命闹剧的发生。但是,主战派最终占据上风,认为参战既是为了应对日本,同时在战后和会上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从长远来看,也是为了加入国际社会,走上国际化道路,使中国在战后新的世界秩序中能够享有一定的发言权。因此,在经过半年左右的辩论和斗争后,北洋政府于年8月14日正式对德国宣战。此时,距离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还有不足一年零3个月时间。

9月14日,北洋政府对外宣布可以在6周内派遣2至3万名士兵到法国参战。但是,由于日本作为协约国一方没有向欧洲战场派去一兵一卒,因此它也不想中国向欧洲派兵。在西方列强和日本的阻挠下,中国实际上并未向欧洲派去作战部队,被人讥为“宣而不战”,中国是“理论参战者”。后来出席巴黎和会的日本代表指责中国“未出兵,宣而不战,应不下请帖,不为设座。”然而,中国“以工代兵”,向欧洲战场派去大量民工并送去大批粮食,对协约国的胜利有重大贡献!

年1月至4月,一战中的胜利一方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与会的各国代表被分成四等:第一等是指“享有整体利益的交战国”,亦即英、法、美、意、日五大强国;第二等是“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战国”,如中国、比利时、希腊等;第三等是与德奥断交的国家,如秘鲁、玻利维亚等;第四等是中立国和即将独立的国家。巴黎和会的重大决定由三大巨头劳合-乔治(-年,英国第53任首相)、克里-孟梭(-年,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伍德罗-威尔逊(-年,美国第28任总统)作出,和会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年,又名陆徵祥、陆子欣,上海人)、驻英公使施肇基(-年,字植之,江苏吴江人)、驻美公使顾维钧(-年,字少川,今上海嘉定人)、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祖(-年,湖北江夏人)和广州的王正廷(-年,浙江宁波人)等。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竟然成了被宰割的对象!中国代表团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英、美、法却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送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图2:俄罗斯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

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构筑了凡尔赛体系(指一战后西方列强以《凡尔赛和约》为依据、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产生了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年1月10日-年4月18日),但其实质是一战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脏大会。由于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对战败国德国苛刻的勒索,更是播下复仇的种子,为二战爆发埋下了祸根。“这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休战”,法国元帅福煦(-年,一战时协约国军队总司令)事后评论说。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虽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能获得战胜国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自然未能实现加入一战的预定目标,沦为一个“屈辱的战胜国”,但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中国通过参战,废除了与德奥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开了近代中国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先河;停付或缓付了庚子赔款及其它对德借款的息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获得了“进入国际社会的入场券”,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这些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利益受损的消息是如何传回国内的呢?最早向国内报告消息的是梁启超(-年)。年7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后,段祺瑞政府被迫辞职,极力支持段祺瑞参战的梁启超也递交辞呈,从此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年底远赴欧洲。年3月6日,梁启超致电北京政府总统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年,原名尧俞,字伯唐,祖籍安徽黟县,生于浙江杭州)、事务长林长民(-年,林徽因之父,烈士林觉民的堂兄),报告他从和会上获知的段祺瑞与日本借款和山东问题。4月24日,梁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发布归还青岛通电。

5月1日,谈判代表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将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产生不利。上海《大陆报》随即以“北京通讯”报道称:“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5月3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年)将事件转报学生。

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三所高校的学生多人冲破军警阻挠,汇集天安门,最早到达的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的学生。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血书,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年,生于上海)、币制局总裁陆宗舆以及驻日公使章宗祥(-年,字仲和,浙江吴兴人),学生们还冲进曹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

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广州后,各校师生纷纷响应。他们结合纪念“五七”国耻日(年5月7日,日本向袁世凯发最后通牒,限于48小时内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定为国耻日)的活动,开展声援北京爱国学生的正义斗争。5月8日,广州国民外交后援会通电要求严惩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5月11日,广州各界群众在东园举行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会场两旁悬挂着巨幅对联:“欲杜强邦,先歼国贼”、“不伸义愤,曷号公民”,四周贴满了“誓杀国贼”、“保我国权”等标语。会后,数万群众示威游行。

5月25日,广州50多所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代表集中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开会。阮啸仙(-年,广东河源人,广东青年运动先驱、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周其鉴(-年,广东广宁人)、张启荣、张殿邦等学生代表上台演讲,呼吁立即实行罢课、查禁日货,并成立学生联合会组织斗争。5月28-29日,广州各校学生多人连续两天举行抵制日货大游行。在经销日货的大新百货公司门口,学生们与守门的商团兵发生正面冲突。广州当局应日本驻广州总领事的要求,派军警前往镇压,刘尔崧(-年,广东紫金人)等3名学生被捕,后经营救获释。

图3:俄罗斯圣彼得堡莫斯科火车站。

林福益

点滴心意,前进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