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鹤之声FM爱民小说会西行记第4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10/19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62963.html

▎收听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栏目:爱民小说会

主播:太行

编辑:郭爱芳

这是个星期天。王镰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他回头看了一眼鱼姗姗,好像正处在似睡非睡之间,嘴角边还留着一丝笑意,有一种满足感。这时候你要叫她起床肯定叫不醒,但是你要是不小心碰出什么动静,她肯定会马上反应,“王镰!小点声儿,人家正睡得香呢……”所以王镰很小心,他轻手轻脚洗漱完毕,便去卧室外间的那个小半间房子里准备早餐。王镰和鱼姗姗在喀什的这所民汉合校的中学任教已经两年多了,一切都还平静。如果一辈子就这么生活下去,虽非初愿,也不是痛苦到完全不能适应。喀什噶尔,离两个人的家毕竟太遥远了,父母亲人,已如天地之隔,真是“活人死分别”。想想,自己什么大错儿也没犯,只因为那个“家庭出身”和“小资产阶级情调”,就被一脚踢出北京城,跑到更遥远的喀什噶尔。这两脚踢的,把傻瓜也能踢聪明,把醉汉也能踢醒,何况王镰这么绝顶聪明的人了。他原来的那点儿“小资产阶级情调”,早被踢到太平洋里去了。当初他第一次见到鱼姗姗,眼前一亮,心头乱撞,简直不敢相信上天会给自己送来这么一个量身定做的大美人!才子佳人,天作之合。身高、容貌、家庭、学历、气质、出身,全都合适匹配,就连俩人的那一口北京话,也是那么的琴瑟相谐。不光他俩自己觉得合适,就是素不相识的旁观者走在大街上,也会不由得心下赞叹“这真是一对儿!”热恋那阵子,王镰还庆幸自己亏是到了新疆这个人少的地儿,两个人才这么容易互相找见、一见钟情;要换了北京,人海茫茫,要不见不着,要不等见着了也早被别人抢先了。他不由得从心底感谢命运这么安排,“新疆真好!真的,新疆真的挺好!”他常这么说。这会儿,鱼姗姗起来梳洗毕,王镰的早餐也备好了。两个人吃罢饭,鱼姗姗去洗碗,王镰坐在饭桌前吸支烟。“你觉得姬书藤这人怎么样?”“什么意思啊,怎么忽然想那儿去了啊?”“说说看,印象如何?”“没太多印象,就是长得漂亮,一股英气。”鱼姗姗说道。“那我呢?我是什么气?”王镰问。“你嘛……有学者气。”“学者气是什么气?”“智气。”“英气与智气可交乎?可也。”王镰仿佛自言自语,也像告诉鱼姗姗,“看来我们在喀什噶尔也应该有一个朋友。”

哈皮本来也不叫哈皮,人家的正经名字叫柳司理,据称是柳宗元的后代——很后很后的一代。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他长得又黑又壮,走路摇摇晃晃,再加上来自阿勒泰山区(他的父亲是那里的一个公社书记),阿勒泰山林里常有哈熊出没嘛,姬书藤就给人家起了个外号“哈熊”。随后大家发现柳司理胖乎乎的很是憨厚可爱,“哈熊”就演化成了“哈逼”;“哈逼”太露骨,再发展下去,就成了“哈皮”。最后这个外号跟定了他,像他的影子一样,他的正经名字柳司理反而被人们淡忘了。大约过了不到半年的时光,哈皮出现在喀什噶尔街头,他专程从阿图什坐班车过来看姬书藤。两人一见面,高兴坏了,又是拥抱,又是拍拍打打,恨不得拳打脚踢。“怎么样?快说说。”哈皮两只小眼睛闪着喜悦的光芒,像两滴阳光下的露珠,略显肥厚的嘴唇在话音中颤抖。“分到英吉沙了,幸亏会打个乒乓球,暂时在体委帮忙当教练,能不能留下还八字没一撇。你呢?你怎么样?”哈皮一听姬书藤这个状况,便收起眼睛里那两滴露珠的光芒,声调变得平静了一些,说道:“我入党了。”“啊?!……”姬书藤大吃一惊,“可是你连团也没入啊?”“就是,就是,”哈皮说阿图什不像喀什,是个小州,去的大学生少,“我一报到就留在州委机关了,还说我是个人才,培养我入党,还当上了州委机关的团委书记,副科级。”“没看出来呀哈皮,你小子也真太走运了吧!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又是入党又是提拔,你还让不让我们活了?快说说,你小子到底是怎么整的?”哈皮垂下眼皮,他说,我知道我没有你姬书藤有才,你才华横溢,在学校时,我可以说有些崇拜你。但是你个性太张扬了是不是?性子直,又口无遮拦,想什么就说什么,到了社会上恐怕还是要注意点儿。我呢,这半年来有一些体会,像咱们这种刚参加工作的小干部,做人做事吧,听话不说话,跑腿不挡路,清楚装糊涂。我总结了一个“三要”:一要眼里看得出高低,二要手里掂得出轻重,三要脚下知道进退。姬书藤一听,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怎么一转眼的工夫,哈皮竟然像是变了一个人,原来班里最不关心政治的人,总结出如此老练的官场哲学,姬书藤一连说了几次“哈皮你太可怕了!”“从前我们可能都小瞧你了,以为你政治上幼稚,是咱们全班最不可能当官的,现在一看,错啦,说不定你才是最适合当官的!”哈皮苦笑了一下,转移话题。“你认不认识有个叫孙紫荆的?”“孙紫荆?认识呀,你怎么知道?”“她现在就在阿图什,和我在一个机关团委,她说起过你。”“她怎么也跑到阿图什去了?小时候在北京我们两家住一个院子,她妈妈是个华侨,抗战初期到延安参加八路军,五五年授衔中校。孙紫荆生在香港,所以叫紫荆。后来两家一起调到新疆,她父亲叫孙辰,是阿勒泰地委秘书长,她母亲叫何启,是地委宣传部长。开始两家有来往,以后没音讯了。噢,对了,你们都在阿勒泰,原来不认识吗?”哈皮摇摇头,说原来不认识。两人这么聊了一通,哈皮提议:咱们上街转转去,喀什噶尔这个大城我还没有仔细看过呢,比阿图什繁华多了。姬书藤就带着他先去看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到了眼前一看,确实气象不凡,肃穆神秘,有一种特殊的气场氛围。这两个人又不懂宗教,只知道是座中亚闻名的大寺,看见几个头缠白布、面蓄长须的毛拉,心中也生出一些敬畏。从艾提尕尔清真寺转过去,就是一条有名的商业街,叫乌斯唐布依街,热闹得很。叮叮当当的是敲铜壶卖茶饮的,大声吆喝的是卖烤包子的、卖烤肉的,卖凉皮子的旁边是卖新鲜水果的,水果上面飞舞着蜜蜂、蝴蝶,还有卖花帽的,卖英吉沙小刀的,卖艾德列斯绸料的……真是喧哗热烈,色彩缤纷!哈皮对姬书藤说,“你看像不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街道?”“像,不过咱们可不像德国兵。”哈皮又说,“你看这条街道上的人,像不像咱们脑袋里想象中的古代人?”姬书藤说,“像,我想的唐朝人可能就是这样儿。”两人说着笑着,渐渐走出街尾,来到临近一大片旧城区的街道。正走着,迎面摇晃过来一个低头汉。刚要侧身避让,不料那大汉猛地上前,一把当胸拽住了姬书藤的领子。姬书藤也没慌,他闻见那人一身酒气,就说“你是不是喝多了?”语气平和,并无责怪。大汉垂着头,嘟囔了一句“我喝酒了”。“喝酒没关系,回家睡一觉就好了。”那大汉松开了手,退到路边。姬书藤和哈皮向前走出去十几米,那个大汉又追上来,又拽住了姬书藤的脖领子。姬书藤心想,这下可能要开打了,绕不过去了。他扫了一眼那大汉,有四十岁上下,壮实,但没有自己高,如果打架自己吃不了亏。何况那厮喝醉了,醉汉脚软,不经打。但是自己决不先动手,那大汉是个维吾尔族人。“揪!打哇挤旁子曲,哇民哈局!”那大汉抬起头来看着姬书藤,醉眼迷蒙中,却有一种诚意。姬书藤听懂了,大汉说的是“走!到我的房子去,我们喝酒!”哈皮当然也听懂了,他用眼神给姬书藤示意,“别去!”姬书藤这时明白了,肯定是自己头一次被拽住的时候,对醉汉态度友善,没有厌恶,也没有歧视,感动了人家,这才又追上来请你去家里。“去就去,别拂了人家的一番心意!”姬书藤对哈皮说,“也是难得的巧遇,咱们也去见识见识。”哈皮一看,说,“行,咱们把他送回去算了。”两个人跟着一个压根儿就不认识的醉汉,走进旧城区深处。内容简介

小说以作者四十余年前“发配”至天山南麓重镇喀什的经历为蓝本,塑造了主角姬书藤、哈皮等一系列随共和国成长的边疆青年形象,他们历经近十年的机关生活,从屡遭挫折的人生中渐渐品尝到命运的深厚与丰富。他们如激流中的石头在坚硬的现实面前不断地被打磨,有命途的变迁,也有心灵的成长,尽管历尽沧桑,但不失浪漫激扬的家国情怀。作品大气磅礴,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国家的成长历程。

文人谈周涛和《西行记》

年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青年作家李娟说:“周涛的散文影响了几乎所有的新疆汉语作家,包括我在内。《稀世之鸟》中的一些篇幅至今难忘。”诗人潞潞阅后感言:“他(周涛)第一部长篇小说《西行记》,其个人命运的跌宕和时代洪流的裹携均得到史诗般的呈现。”文学评论家殷实点评:“他回首那段岁月,俯仰天地之间的混沌,细察作为标本的自己,倾注大量心血,动用毕生练就的武艺,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未经雕凿和涂改的世界,告诉我们一些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岁月气息。”

作者简介

周涛,年出生,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年迁居新疆。原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新疆文联名誉主席、作协名誉主席。代表作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周涛十年编》《一个人和新疆:周涛口述自传》,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等。

主播简介

主播:太行栏目:爱民小说会小说时段:每周一至周五晚21:00鹤壁市朗诵协会会员,山城之声FM主播,鹤之声FM“爱民小说会”栏目主播。资深网络有声主播,代表作有《茶人三部曲》《末世庇护所》等。愿我的声音能陪伴你精彩时光。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