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读书笔记文化撕裂的历史无法弥缝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2/6/15
没地儿可以去转悠,一个人在家自酌也提不起多少兴致,跟着看剧吧她又烦我时不时对编剧导演冷嘲热讽瞎咧咧,“不指望烟花三月下扬州,只但愿烟花三月能下楼”这类段子虽有才华,但看多了也腻歪。哎,这“吃了睡睡了吃”的大好日子过得!翻翻几本之前未及细读的书罢。我们是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长大的一代,小时候特崇拜那些凹眼睛高鼻子的游击队员。再后来,从新闻里知道了“那块英雄的土地”的土崩瓦解,齐奥塞斯库被处死,米洛舍维奇被国际法庭审判并离奇死于狱中……留下很多不解。虽然零星也翻过一些所谓纪实之类的资料,但大抵是蹭热点胡编乱造,看不下去。最近凑巧翻到了《巴尔干两千年》这本书。作者是位记者,他通过实地游历、采访,把、希腊、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以及“死而不僵”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治,文化,前世今生,从个人感性出发,一一进行梳理,也让你明白什么是“隔壁”家的记者。

我原以为巴尔干地区的乱,源于二战,其实不然。这里是历史上的“灭霸”角力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甚至法西斯、犹太教等势力在这里持续不断的硬刚。这个地儿的人民日子过得也真不容易、

把有些事情拉长了、放到更大的背景去看,还有点意思。

比如当前俄罗斯、土耳其、叙利亚那摊子事,或多或少也与这地儿有些关系。

“灭霸”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年覆灭东罗马时,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和她的老爸成了漏网之鱼,成功地逃到了罗马。年,罗马天主教教廷将已经成年的索菲娅公主嫁给了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国当时在欧洲“灭霸”眼里还是蛮族。相对于在罗马地盘上寄人篱下,这位公主显然更愿意去“荒蛮之地”重振家族的荣光。这段历史与《权力的游戏》里的“龙母”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桥段如出一辙。

长话短说,伊凡三世、索菲娅及其后代一路开疆扩土,“莫斯科大公国”变成了“俄罗斯”,版图不断扩大。到了17世纪,俄罗斯与奥斯曼土耳其两个帝国也终于开始正面硬刚。俄罗斯帝国南下战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越过高加索山脉南下,直抵伊朗,最终控制波斯湾;另一条是从费尔干纳盆地向南进入阿富汗,切开开伯尔山口。直至今日的数百年来,俄罗斯帝国这一战略从未改变。因此,普京“大帝”和埃尔多安的脑袋中,仍然是千百年来的那档子事;因此,几百年都消停不了的事,明年肯定还会继续。

但是,“二战”的“机遇,”俄罗斯帝国依托黑海几乎将势力范围覆盖了全巴尔干地区。

处于几大势力漩涡中的巴尔干诸国,成为了风起云涌中的大海中的扁舟。追根溯源,克罗地亚人、斯拉夫人、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等本是同宗同源,由于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东正教、天主教阵营分野,以及后来的虽然时间短暂但差异巨大的意识形态分割,文化便被生生撕裂,甚至演化为一波波残酷的杀戮。

即使同根同源,族群之间巨大的历史裂缝,再也无法弥缝。

想起有人曾提出的一个问题:在大中华的漫漫历史上,国家统一的标准是什么?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历史上共有8个大一统王朝,分别是秦、汉、晋、隋、唐、元、明和清朝,但是,各朝疆域各不相同,那么,大中华统一以哪个朝代的“版图”为标准?以此标准再回溯历史,真正统一的时间又有多少?

问题象钻牛角尖,也没有必要与历史较劲。

但是,看巴尔干地区的历史时,联想到这个问题,有一点倒是值得警惕:那就是同宗同源的民族,行政或可不统一,但文化不能大撕裂;哪怕是同一“屋檐下”,遇到大灾大难,千万不能因地域而形成族群、文化撕裂,否则,则是更深远的灾难。我相信,这绝不是杞人忧天,潜移默化间,一些现象已经形成。

这无疑也是巨大的历史难题,期望一代代有识之士持续不懈努力。

文:草根子

▼坚持学习、坚持思考,坚持原创,坚持独立表达。更多精彩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1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