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没那么可怕,
哪怕我身后空无一人。
年9月23日,马上就是中秋节了,突然想吃口月饼。最近总是太阳晒得懒洋洋,而今天,也是旅途的第天了。很多时候都没有搭伴旅行,独自走着,时间长了,或许多多少少会感到一些孤独。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种感觉居然也会慢慢习惯,就如出国的中国胃,日子久了也就没那么想累,只是心底留着淡淡的念想。
(孤独也可以快乐鸭)
1
来巴尔干半岛前,孤独感尤为强烈。在英国一个人坐车拍照走走停停,一个人看剧散发情绪,时而跑到某个乡下的田野上躺着数羊,时而买上点干粮去公园看书野餐,居然慢悠悠得呆了40天。
突然就累了,我把这种感觉归到了旅行疲劳。起点太高有时候确实损失了一些快乐,比如看过伊朗的清真寺,就觉得土耳其的不再好看,看过西班牙的教堂,就觉得那些小教堂真是乏味极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老是看冰川,到后面也麻木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可能需要的是转变风景的类型或者旅途的方式。记得到塞尔维亚的第一天,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我终于又喝得起可乐了。
至少物价又回来了。但我却想着,换个玩法吧。
就如沉寂久了,或许很多人内心也会冒出一个声音。
换个活法吧。
2
第一次在巴尔干搭车是在塞尔维亚的兹拉蒂博尔。
其实也是蛮偶然的,在贝尔格莱德遇见的小伙伴跑来乌日策玩,但当天我坐车去了兹拉蒂博尔,正在徒步去看一个湖泊。我说要是你马上坐车来,然后打车过来,估计跟我差不多时间到,然后回去要是没有车回去我们就搭车,总有顺路的。
(就是这个湖,走了4公里喏)
果然我刚徒步到湖泊的半小时后,小伙伴就顺利来汇合了。在湖畔看了会钓鱼的大爷就准备往回走,还没走几步路就看到前面停了个车,几个年轻人在路边拍照。上前一问能不能搭我们,对方欣然答应,所以就跟着一车当地的小哥哥小姐姐就顺利回来啦。
(河中小屋)
在后来,折腾着又从木头村搭车走了TARA和河中小屋,虽然忙活了一整天中间还跑错了道,但有时候回想起来也是蛮有意思的呀。送别要回国的小伙伴后,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搭车旅行。
(兹拉蒂博尔)
3
木头村-维舍格勒(1车)
维舍格勒-萨拉热窝(2车)
(木头村小火车)
从塞尔维亚的木头村到边境,徒步只需要1小时不到的时间。走到海关自己穿越国境也是挺有趣的,海关大叔直呼“strongwoman!”,还是有点害羞得直摆手,下次应该大方点说谢谢呢。
(维舍格勒的桥)
不得不说在欧洲跨国实在是太容易了,走过塞尔维亚到了波黑的一个小镇,一开始没有搭到车,一对老夫妻跟我示意就到前面到家,结果我走了段路之后又看到他们的车慢慢开出来了,爽快的让我上车到了维舍格勒。其实巴尔干这边英语普及度并不高,但不影响我们用肢体交流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我来自“秦那”(当地发音)。
维舍格勒到萨拉热窝原本想坐汽车前往,但下午只有一班车是晚上6点多,到附近10公里的一个中途休息的餐厅等。旅游中心的工作人员建议我打车去,因为这10公里几乎都是隧道,步行并不是很安全。我看时间尚早,就在桥边吃点零食顺便等等有没有顺风车。正喝着可乐随手拦了一下,就有一个面善的大叔乐呵呵的停车载我,大概比划往前开七八公里后就把我放到分岔口。搭车有时候很奇妙,这不我吃个零食的功夫居然又搭了个车,更巧的是,在分岔口又遇到一个开老式奥迪车的老爷爷,直接去萨拉热窝。
(老爷爷挂上了我送的中国结)
老爷爷比划着说他67岁,其实巴尔干的老爷爷老奶奶有时开车还挺猛的,丝毫不服老,开车旅游工作,生活简单又快乐。
4
萨拉热窝-莫斯塔尔(1车)
莫斯塔尔-Kravicawaterfall(1车)
(山头眺望萨拉热窝)
一路走来真的看到许多战争的痕迹,尤其是萨拉热窝,有着太多的战争故事了,回顾历史真是件沉重的事情,包括现在,战争也从未停下过他那残忍的脚步。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是一个看起来太多宏观的祝愿,废墟后的城市获得重生,心里永远珍惜着这份安宁。他国如是,中国也如是。
为了节约点手头为数不多的欧元,就找到来中餐馆换钱。长城大酒店的老板给我介绍了在这玩的小哥,第二天直接顺到了莫斯塔尔,顺带路上又捡了小伙伴一车带过去。走过欧洲背包游的我真的非常羡慕自驾旅行,有些小众且没有旅游业的地方真的很难到达啊。
(莫斯塔尔)
在瀑布那里又搭上一对自驾游客的车,全程尬聊,还交换了Instagram。男司机是在英国工作的斯洛伐克人,居然还是个上海的企业,另一个女生是波兰人,一路都聊的非常开心。想请他们喝喝可乐表达下感谢,但由于他们在莫斯塔尔呆一会就要继续赶路就婉拒了。
(Kravicawaterfall)
5
巴尼亚卢卡-萨拉热窝(3车)
福查-尼克希奇(4车)
从巴尼亚卢卡到萨拉热窝的路线还是非常折腾的,这也是最近搭车以来,第一次天黑了还在路上。上午从巴尼亚卢卡出来去看了亚伊采的瀑布,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搭上车,不过经过一个小村子时,对面路边的当地人正在BBQ下午茶,用手比划让我过来,我指了指自己是喊我吗?大爷们一阵点头,“快来快来”。
(仿佛参加了一个亲眷派对)
给我搬了椅子烤好鱼,倒好葡萄酒一起干杯,喜滋滋的简直像是一家人。下午搭了一个短途,直到下午5点左右又搭上一个小皮卡,司机小哥看起来挺当地人的,还带着一只不怕生的狗子。结果中途一聊才知道他是法国人,开车去维索科工作。由于没有听懂金字塔这个单词,小哥掏出一本打印册子给我看,几十年前发现的一个遗址,这次就是去考察的,听起来也是很盗墓笔记了。socool。
(主动钻我怀里的狗子)
大概8点左右到达了维科索然后坐了个火车就到了萨拉热窝,说实话天黑了还是有点紧张的,好在还是安全到达。
从福查去黑山也是偶然看到一个爱心形状的湖觉得非常有意思。上午第一个车就搭了1公里多,一家三口都很热情,男主人英文好一些还兼职当老婆孩子的翻译,一直问我要不要跟他们回萨拉热窝。第二个车搭了两个小帅哥的车,居然是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但是到了国家公园发现那个湖只能开车+露营,于是还是有点遗憾的走了回头路。
(国家公园太大了,没有车太艰难啦)
第一次遇到黑山的司机非常有意思,从波黑一路开到塞尔维亚,准备从那里飞美国出差,要了我的facebook账号说到了科托尔记得找他玩。路上科普了黑山哪些地区的人好那些地区的人不好,也是给了长辈般的关心。
临走时给我留了零食果汁,嘱咐我在黑山搭车一定要看对方眼睛,是不是善意。“确认过眼神,是可以搭车的人”。
在边境搭到另一个黑山老爷爷的车,看模样大约65岁左右,居然熟练使用谷歌翻译,一边开车一边跟我聊天。中间聊着聊着问可以亲我吗,把我吓了一跳,赶紧跟他说中国女孩子特别传统,我们很保守的!
看着老爷爷跟海关特别熟悉得聊天,看样子觉得是公务员之类,而在拒绝态度出来后还是变的客气了些(其实主要是断网了),所以也算松了口气。不过就是下车的时候还不死心的想索吻,不好意思啦,小仙女不能亲你的啦。
(科托尔)
6
其实徒搭旅行我在大学时就走过,即川藏线了,所以还算有些经验。
那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特别喜欢搭解放军叔叔的车,也有一次很奇葩的搭上了一个县城新买的救护车。而接受了很多陌生人的帮助以后,我也在一定可控的范围内帮助其他人,这便是一个循环的能量吧。
一个人旅行确实很孤独,从这里到那里,离家万里,前路未知。很多时候搭不到车,就要背着沉重的登山包一直走到目的地。然而路上那些搭过的司机,他们可爱的笑容,总能在我离亲人好友好远的时候鼓舞我。除了搭车以外,也有好几个热心的阿姨看我一个人走过她家时,招呼我吃点水果喝点水的。
有时候会想,我现在是不是有点像那只去取经的猴子,只不过西天的那份已经和师父走过了,现在就要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经。虽然我姓唐,但我依然希望自己是那只猴子,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而是会筋斗云和七十二变,妖魔鬼怪都打不过我的唐行者。
纵然一条路看不到尽头,纵然一条河流不到大海,纵然一片云变不成雨水,我也可以成为那个从白走到黑,又从黑迎来白的姑娘,依然是那个在黑夜里有着闪烁的星,而感到欣喜万分的人。
孤独算什么,每个人都是只身前来,只身而去。就如深夜,反而让你更清醒。
你不要怕啊,反正有黑夜的地方就有白天。
甩着头,挺着胸,我们大步往前走。
-END-
最后还是负责的跟个小贴士
非常担心还在青春期的粉丝看帖跟风
(认真脸,可能以后会有年纪小的粉丝呢?)
(向上滑动启阅)
安全贴士
希望独行女生不要跟风模仿,安全第一。
搭车只是旅行方式的一种,不完全是为了省钱,任何出行方式没有高低之分,最重要是适合自己。并不希望看到那些因为看了某些综艺或纪录片又缺少经验的人,却盲目前行发生危险的事故。
你需要知道的事
出发前
打听该国家的搭车容易程度,民风情况等等,不要勉强搭车
做好地图攻略,查好路线,不害怕走路并知道搭不上车的二手落脚地,不建议分岔太多的路线搭车
买好电话卡,有网络能打电话,存好大使馆和报警电话,有紧急联系人能联络
搭车中
不害怕走路,知道搭不上车走到最近的村子需要多久,明显不靠谱的宁可不上
不要在天黑之后搭车,身上要有现金,可以随时坐车
不要在高速公路或者车速过快的地方搭车,第一危险,第二不会有车停下
如果没有步行或者短暂休息,尽量在有缺口好停车的地方等待
保持跟司机的沟通,尤其是单身男司机,也有遇见过调戏的,但都背上包要走了,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拒绝后抬腿就走,随机应变
不要摆弄自己的贵重物品,当司机有心试探时要警觉
搭车后
记得报平安
感谢好心人,也不要太忘形,见过搭车很开心到了旅馆丢了钱的
也不要因为搭不上车而埋怨,搭你是好心,不搭你也没有错
接地气的环球小姐姐,喜欢记得分享哦!
唐远远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