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历史只留下事件,而回忆里挤满了人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2/28
今年双11,也是一战结束周年纪念日。当我们在淘宝疯狂抢购时,一部纪念一战亡者的纪录片在国内院线悄然上映,这和全民消费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它就是《他们已不再变老》,其导演是曾执导过《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彼得·杰克逊。

查阅了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馆藏的小时影像资料、名老兵个小时的访谈录音,彼得·杰克逊将尘封百年的影像进行全彩修复并重新加入音效,以英国老兵口述史为旁白,还原一战士兵的遭遇和感受。

彼得·杰克逊说:“《他们已不再变老》是一个人类的故事,而不是一个战争的故事。”整个纪录片全部由老兵的讲述和历史影像构成,没有任何主观评述,没有任何盖棺定论(虽然中间插播了一些漫画版战争场面)。

它要让你看到的,绝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亲历者口中和脑中的战争经历。历史仅仅留下事件,而回忆里挤满了人。记录片还原了年轻的英国人参军、训练、上战场、战斗、回家……的整个过程。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些一战中真实个体具体而感性的经历,巧妙瓦解了历史课本、权威官方记忆话语对战争的描述,而历史的真相和细节,就附着在每个个体身上。谎报年龄参军、行军包裹中的物品清单、部队早餐中的果酱口味、远距离行军引起的腿部肌肉痉挛、争抢1:9兑水的啤酒、艰苦的后勤劳役以及无休止的大轰炸中毫无预见性的死亡……各种被遗忘在官方表述之外的真实细节在影片中被首次披露出来。

有的人参军,

只是为了逃避无聊的工作为了正义而战、为了权利而战、为了保家卫国......这些都可以成为大义凛然的参军理由。然而纪录片中那些士兵们的参军理由却不是这样。大抵因为一战的开始本身就极其荒谬。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塞尔维亚国庆日上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一个青年枪杀。远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人一边好奇地听着广播,一边若无其事地聊天,丝毫不觉得这件发生在异国的事情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可两个月后,英国向德国宣战。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很多人不知所措,纪录片中士兵回忆:“当时我们在和德国人踢足球比赛,接到消息后,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眼前的德国人,是要立马拿刀刺向他们吗……后来我们讨论决定继续和对方踢球,毕竟宣战是从明天起才生效的。”然而当官方传来持续不断的战争动员和宣传时,年轻人的参战热情逐渐高涨。他们参战的理由却各有不同。有人以为战争几个月内就会结束,把参战当作一场大冒险游戏、一场对勇气的考验;有人看见同伴都去参战了,自己不想被落下,于是也跟随他们的步伐;还有人,只是觉得参战是他们从家里无聊工作中逃避的途径;当然也不乏有人受官方宣传的鼓动,对战争抱着浪漫的想法踊跃参战。即使父母苦苦哀求,也无法浇灭他们参战的热情。很多14、15岁的未成年人虚报自己的年龄也要积极参战,军队也乐意接受他们,甚至还会暗示他们虚报年龄以通过审核。几乎没有人从政治层面思考自己为什么要上战场,没去想过“这是我准备为之冒上生命危险的事吗?”他们不认为自己在做抵上生命的事。当这些话从亲身经历者口中说出,会让人匪夷所思,并且刷新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战争残酷,

可身在其中的人也会苦中作乐年轻人们兴高采烈奔赴战场,在临近前线时,还会为远处传来的炮声激动不已。

然而,当他们亲眼目睹了被战火摧毁的城镇和村庄、被拦腰炸断的树木、无数的弹孔时,对战争的浪漫幻想逐渐瓦解。

尚未到前线的士兵好奇地问从前线退下来的士兵“战场是怎么样的”。

他们几乎得到的是同一个答案“糟透了”。纪录片诚实地展示了一战伤亡惨重的“绞肉机”场面。在战壕中,每个人都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狙击,一个士兵回忆:“一天,我正在和一个家伙说话,忽然扑通一声,那位朋友的头像鸡蛋一样碎了......”如此危险的形势下,三分之一的人站岗、三分之一的人维护,剩下三分之一的人睡觉休息,然后轮换。没有床,他们就倒地睡下,因为战壕中有积水,他们便挖个洞,睡在里面。他们渴了,就喝弹坑里的积水,有人因此染上痢疾,因为弹坑下面有死尸。没有厕所,他们便挖条沟,支一根杆子架在上面,然后在上面蹲坑。杆子上有时候会蹲很多人,人太多,把杆子压断了,他们就光着屁股掉进了粪坑中。在这样的战场上,士兵脱掉鞋子和袜子露出坏疽、尸体在战场上相互重叠、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奇物件坦克直直地从身体上碾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懂得苦中作乐。战士们对着镜头调侃如何用火消灭衣服缝隙里的虱卵;身着制服的人把空啤酒瓶当作吉他在胸前弹奏;拆开枪管用机枪里面沸腾的水泡茶喝;他们把冰冷的战壕“经营”出浓浓的生活气:挂着大衣的木桩、用沙袋堆成的床、放着毯子的防空洞、装着茶的饭盒、自创的娱乐“设备”……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细碎地嵌在无情的战场中,让被困在制服里的年轻人从“士兵”“战争工具”这些冰冷的身份还原成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对立的两方,

却都试图挽救伤员的生命士兵们在远离文明的泥淖中生活,这种孤立反而让他们彼此团结,彼此感同身受。他们开始对兔子产生同情,因为感觉自己就像兔子一样被人猎杀。当他们俘虏了一些德国兵时,他们发现德国人也非常友好,而非像国家宣传那样穷凶极恶。在镜头中你会看到,当英国士兵受伤后,被俘虏的德国士兵也会参与进来救助。他们不再铁了心要杀德国人。他们知道对方也是受害者,彼此惺惺相惜。一个士兵回忆:“在一场偷袭中,我用一把枪打中了他,我的酒壶总是满的,就给他喝了一口,我挺可怜他的。”而那个德国士兵说了一句“谢谢你,酒很好”,便去世了。这些情境,甚至刷新了导演本人的认知,他说:“他们其实是对立的两方,却都在试图挽救受伤人员的生命。是英国士兵还是德国士兵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想拯救生命。这是我在之前的电影中从未看过的。”当战争结束:“我们没有人是英雄”战争最恐怖的就是:让死去的年轻生命不再变老,让活着的年轻生命迅速催老。当德国战败、战事停息的时候,与课本里高呼庆祝的图片截然不同的是:没有人欢呼,没有人说话,所有士兵倚在墙角,享受着怪异的沉静。他们看起来颓废、麻木,他们一时间无法消化停战的消息,也不知道停战之后自己该干什么。他们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垂老之人。回到家乡后,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无法理解彼此:“所以我们这几百万人也不配得到一句‘非常感谢’,你到野外泥地里滚了一圈回来,连礼教都丢了,还奢求什么感谢是吧!”“普通人只知道我们回来一身的泥和虱子,但他们无法想象,坐在战壕里等炮弹落下的那种心理折磨。”更讽刺的是,影片结尾一位退伍士兵重新回到商店上班,同事见到他却说:“很久没见到你了,你都去哪儿了,一直上夜班吗?”这些退役回家的幸存者,回家后遭受的是整个社会的排斥和羞辱,部分工作场所张贴告示,上面写着“不招退役人士”。而最令他们绝望的是,其他人根本就不了解战争,甚至认为那些恐怖的场景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中:“人们无法理解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们可能把战争看做是一段连续的骑兵冲锋。”“刚开始战争还算合理,人们在马背上比比剑,但后来就发展出了可怕的东西,人们意识不到军事装备的威力!在战场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们没有人是英雄。”尽管已经为这部电影花费了四年时间,但杰克逊说,每次看到一卷新的片段,仍会感到震惊:“当听到老兵们回顾这段经历,谈及这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并且十分愿意重新再来一次……这确实让我吃惊。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片段整合到电影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只听到了幸存者的意见——那些活到老、有了家庭、有了工作、有了孩子和孙子的人。我相信如果同样的问题能够问到战争中丧生的人,他们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将与我们在电影中听到的这些看法大相径庭。”而真正构成这段历史的,是身在其中的幸存者、丧生者经历的一切,他们的故事不该被大写的历史抹去。“他们唱着战歌奔赴战场,他们风华正茂……他们已不再变老……”推荐阅读文中照片来源于《他们已不再变老》海报和截图

策划/编辑:尔东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