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淄博人,还记得那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典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1/4

有怀旧情结的人,对于流逝的岁月,总会在闲暇之时,把它们翻出来晾晒一番,生怕捂久了会发生遗忘。童年,是人的一生最珍贵、最难忘的时期。无论是悲是喜,不管是苦是乐,都会让人铭刻在心、终身难忘——因为那是我们一生的开始,犹如水之源、树之根。

部队生活,是充满激情和抒怀的。特别是有着部队大院生活经历的人有着无法解开的军人情结,正是因为有着同样的这种情怀,而吹响了因缘相聚的集结号!对部队美好生活的回忆,使我们愈加珍惜那些经历岁月洗礼后仍然在你身边的人和故事,将我们父辈们和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刻在脑海的记忆中。留下你我共同的心声和祝愿,更留住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部队大院因为地处张店的西部,又是一座6层高楼,在当时已经是一座很“现代”的建筑,和张店其它的建筑物相比真可谓是鹤立鸡群,所以当时张店人都亲切称为“西大楼”,连门口的公交站都叫西大楼站。西大楼本来就宏伟、肃穆,加之大院门口有卫兵站岗,更显一种庄重和威严。为大院子弟们提供了有别于城区(那时我们更愿意叫地方上)更区别于农村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大院就是一个小社会,有卫生所、军人服务社,食堂,高大宽敞两层高的礼堂,幼儿园,澡堂,锅炉房,招待所,篮球场等齐全的生活设施,一切活动基本可不出院。大院坐北朝南,从办公大楼后往北开始,东侧是防空洞,西侧是一个人工湖。再继续往北一条马路隔开,以马路为界,用现在话讲马路以南就是办公区,马路以北就是生活宿舍区。招待所,礼堂处于大院的中轴线位置,把大院自然的分成了东、西两个生活区。东区为政治部宿舍区。西区为司令部生活区。

在那个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部队大院的文化生活相对地方来比是丰富多彩的,每周都有一到两次电影放映,时常还会有一些文艺演出。记得当年淄博歌舞团曾经在大院的礼堂排练歌剧《洪湖赤卫队》,排练的时间有半个多月,这么多的俊男靓女一下子涌入大院,在当时真是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小伙伴们天天跑到礼堂去看排练而乐此不疲,那时歌舞团的女演员都特别漂亮,现在想想当时是为了去看人还是看排练!

露天放电影一般在礼堂的门前和警通连篮球场,只要晚上有电影,大院的孩子们就会早早的拿着小板凳或小马扎去占地方,一家几个板凳或马扎摆在那里,示意别人这地盘是我的,有的甚至拿砖头摆在那里,画地为界。有时为了抢占有利地形,争吵和打斗也时有发生。“”那时放的电影足以让每个大院孩子所自豪,看完电影后的一段时间可以在学校吹上一阵。因为大院放映的影片比之地方影院要早几个月或更长。

我记得有天下午放学路上听说大院放电影,背着书包一路小跑到礼堂,一看,真是水泄不通,走廊,过道,门口都站满了人,那是大院第一次在白天放映日本电影《追捕》,太震撼,太让人难以忘怀了。就不说电影情节了,单里面的音乐和电影配音就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只可惜去的时候电影已经放了一半了。

影片主人公高仓健以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性格形象给大家留下了强烈的冲击。永远不说话,脸上始终是刀刻的坚韧,内心世界却是异常丰富。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眼中的高仓健。整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和精神生活。并因此开始了对以唐国强为代表的奶油小生形象的冷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管在家里,还是在路上,大院的孩子们嘴里经常哼哼“啦呀啦,啦呀啦呀啦、、、”,不管是天气冷暖,都喜欢把领子竖起,没事皱着眉头,一脸装酷的样子。

电台还经常播放电影录音剪辑,《巴黎圣母院》、《叶塞尼亚》、《呼啸的山庄》、《冷酷的心》、《简爱》等等,不用看画面,听声音,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时代的配音简直就是一种听觉上的盛宴。

大院放映朝鲜电影也比较多,但对我影响至深,难以忘怀的有三部:《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命运》、《看不见的战线》。前两部电影特别是《卖花姑娘》主题曲,那个年代的人谁也会唱几句,当时大家都把那首歌称之为催泪曲,片中姐妹的悲惨境遇刻骨铭心,特别是描写地主婆烫瞎小女孩眼睛的那个桥段让许多人在多年后都挥之不去。更让当时的人们知道了什么是那种刻骨的阶级仇。《金姬和银姬命运》展现了南边(韩国)的暗无天日和老百姓凄惨的生活与北方(北朝鲜)无限的光明和老百姓幸福的生活,看完电影晚上回家在想,那边台湾的同胞是不是也和她们的命运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盼着我们早日去解放她们。哈哈,朝鲜人洗脑洗到中国来了,那个年代还真信。

《看不见的战线》让我记住了女特务通过钢琴的旋律传送情报,还有那个代号“老狐狸”的潜伏特工和他那条装有电台的“假腿”,甚至有时还做梦梦到,直到吓醒了。《原形毕露》也让我们第一次惊讶的知道了还有“整容手术”这种事情,影片中韩国女特工在做整容手医院,成功卧底多年。朝鲜电影在70年代就给韩国的整容技术做了很好的宣传,影片传到中国后又给数亿的中国观众做了活广告,怪不得现在大陆人都跑去韩国做整容手术呢,呵呵!虽然以后我们也拍了《猎字九十九号》,《黑三角》等一批反特片,但高度远远没有超越朝鲜的《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无名英雄》等几部影视作品。

倒是《黑三角》的那首由凯传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的影片主题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而在《猎字九十九号》中饰演海外派遣的来华特工,片中戏份和亮点都不多的陈佩斯,以后成为了中国小品界的一面旗帜,这可能也是一种历练吧。

还有一部罗马尼亚电影《沸腾的生活》,电影内容一般,但里面的电子音乐当时也曾轰动一时,因为那时国内的电影从未有过如此美妙的电子合成音乐旋律。以海鸥的鸣唱开始,伴随着大海的波涛声,口哨音乐引出一段男女主人公在海滩追逐浪漫的音乐旋律......让人意犹未尽,多年之后仍可回味。我相信,即使现在的这些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在今天听了年的这段旋律也会被一下子吸引住的。

部队大院的生活,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不能不提,那就是军教片,或内参片。那是儿时伴我们成长很重要的一个伙伴,让我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也开阔了自己视野。那个时候内参片都是分级别观看的,什么样的高度什么样的级别观看。印象最深的就是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年拍摄的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电影巨制———《解放》。

影片从年苏联红军从库尔斯克反攻开始,到强渡第涅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分为五集,片长将近8个小时。其电影的纪实性、史诗性目前还没有哪部影片与它相比,而今年已经是苏联卫国战争70周年了。

我记得在礼堂里放了两晚上,门口有警卫检查,严禁家属、孩子进入,电影开始一段时间后,我和李连军几个小伙伴在礼堂一楼南侧的卫生间窗户底下,就如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一样,悄无声息静静的蹲在卫生间窗户底下,等里面没有动静了再把窗户打开,爬了进去,确认无人后悄悄的溜出卫生间,然后上了二楼,在二楼的后排位置看完了电影。原来是那几个兄弟早在下午就摸进礼堂,把卫生间窗户的插销悄悄的拔出来。影片除了大量的纪录片镜头,还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希特勒等。

从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领袖也是可以找演员饰演的,感到非常非常吃惊。后来国内的一些电影也逐渐开始有了这样一批演员,像饰演毛泽东的古月,饰演蒋介石的孙飞虎、饰演邓小平的卢奇,以及这几年经常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才知道他们的专业名字叫:特型演员。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部6集大型史诗影片《大决战》,当时军委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都非常支持电影的拍摄。总政几乎动员了全军之力,也力图纪实性、史诗性有所突破,也是文革之后银幕上林彪元帅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国内观众面前。

但看过苏联70年代拍的《解放》后,再看看我们90年代的《大决战》无论是场面,纪实性,还是导演的调度指挥,人员和装备的投入、航拍等各方面上我们的电影和前苏联这种类型的电影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解放》曾在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部影片曾经打破这个记录!《大决战》如果有可能送给北朝鲜在他们的国内放放倒是可以。那个年代的军教片还让我们这些大院的孩子有了另外一种意外之喜,先于改革开放十年之前就欣赏了奥斯卡大片:当时作为军教片的《巴顿将军》、《虎!虎!虎!》和《紧急下潜》。《巴顿将军》是由美国20世纪福克斯于年出品的战争传记巨制,该片于年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项奥斯卡金像奖。而另两部同为美国20世纪福克斯于年拍摄的《紧急下潜》和年拍摄的《虎!虎!虎!》也分别获得了年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特效奖,年第43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电影里那句巴顿将军著名的台词也成为很多职业军人恪守的一种精神和信念“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场战斗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落的死去”。

而另一部看过多遍反映等级社会黑暗现实的印度电影《流浪者》,是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那句:“法官的儿子一定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一定还是小偷”到今天还影响深远。

还有一部在当时让人大开眼界,心灵震撼的美国科幻电影《未来世界》,我记得大院礼堂当时放了最少三遍。当年国内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叶永烈的系列漫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风靡神州大地时也没有挡住《未来世界》所带来的那股强劲的科技冲击波。

而当年大院放映的这些大量的国内外经典老电影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也让那时的我们热血沸腾,至今记忆犹新,更成为大院孩子们平时模仿最多的用语。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阿尔巴尼亚的多部电影。“房子会有的,面包会有的”,“让列宁同志先走”,“为了斯大林,前进!”前苏联老电影。“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看,这座城市,她就是瓦尔特”,“谁活着,谁就看得见”,“橡树十万火急,橡树十万火急!”这些东欧的老电影。“杜丘,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你将融化在蓝天里!”,“我打死他是正当防卫”。“从这儿跳下去!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啊!”“完了吗?哪有个完啊”日本电影《追捕》。

“为了新中国,前进!”,“阿米尔,冲!”,“我代表党、代表人民宣判你的死刑。”,“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平安无事啰!”,“地瓜地瓜!我是土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不见鬼子不挂弦”,“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高,实在是高!”,“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站在进来,躺着出去”,“原来是他……”,“这是我的党费……”,“乡亲们都转移了吗?粮食都藏好了吗?”,“那是十八年前的事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特别是电影《青春之歌》里主人公林道静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电影放映至今成为广为传诵,寓意深远的一句名言。

感谢这些老电影的导演、编剧、演员和电影主题曲的词、曲创作者们,感谢这些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代代相传的电影和传唱至今的电影歌曲。《人证》里的《草帽歌》,《流浪者》里的《拉兹之歌》,《草原上的人们》里的《敖包相会》,《五朵金花》里的《蝴蝶泉边》,《冰山上的来客》里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甘岭》里的《我的祖国》,《英雄儿女》里的《英雄赞歌》,《海外赤字》里的《我爱你中国》,《雷锋》里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祖国的花朵》里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闪闪的红星》里的《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洪湖赤卫队》里的《洪湖水浪打浪》,《铁道游击队》里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柳堡的故事》里的《九九艳阳天》,《大海在呼唤》里的《大海啊,故乡》,《红日》里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少林寺》里的《牧羊曲》,《刘三姐》里的《对歌》,《归心似箭》里的《雁南飞》,《戴手铐的旅客》里的《驼铃》等等。这些台词和歌曲成为了无法超越的永恒经典,她对人们的精神穿透力至今不减,她可以跨越时空,跨越沧海桑田,永远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我们家有电视时在大院来讲,算是晚一些的。这之前不是去礼堂看大院的那台公共电视,就是跑到大院几个伯伯家去蹭电视。那个时候的电视台已经开始播放了一些引进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跑到9号楼一个伯伯家里看的,虽然电影已看过多次,但是在电视里看的感受还是不一样,那个时候的感觉就是怎么看也看不够。

电视剧印象最深刻的是《加里森敢死队》,作为中国第二部引进的美剧,于年开播,那个年代家喻户晓,每每播出,平日里热闹的大院一下子变得安静。只是由于当时播出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只播放到16集时中央电视台就紧急停播了电视剧,当时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有不少年模仿电视剧里练习飞刀,还发生过盗贼模仿连环盗窃,抢劫、和大量的学生模仿吸烟等等社会问题。并导致了播出第三年引发了年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严打运动的开始。该剧虽然褒贬不一,但配音堪称最强阵容!加里森中尉--童自荣,戏子--乔榛,酋长--施融,卡西诺--杨成纯,高尼夫--尚华。而且这部剧集还创造了历史,一部越十亿人收看过的电视剧,史上的最高收视率。

而今天的《犯罪心理》、《生活大爆炸》《成长的烦恼》、《纸牌屋》等美剧的收视人数和30多年前的《加里森敢死队》相比,只能算小儿科了。还促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拍摄。剧中在文革后第一次出现了美女特务挑逗色诱我潜伏地下党的桥段,当时成为该电视剧的一大看点。那首主题歌:啊!战友你乔装改扮深入敌后去战斗;啊!战友你机智灵活神出鬼没去战斗。啊…啊…胜利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在那个时代朗朗上口,也成为对那个年代的一段美好回忆。

另外两部非常喜欢的电视剧是朝鲜电视剧《无名英雄》和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

年播出的《无名英雄》如果比做是一所大学的话,那么今天的《潜伏》和《黎明之前》这些在国内凤毛麟角的谍战剧只能算一个高中水平。

年播出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时,大院家庭里电视机已经普及,加之这部电视剧在播出之前的年,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中首次夺得世界冠军,也正是那一年,中国男排与韩国男排争夺进军世界杯的唯一一张门票。落后两局的中国男排连扳两局,战成总比分2比2平,决胜局打响,电视信号突然中断,因为中央电视台租借的国际卫星时间到时。

不明原因的大院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相互询问是不是自己家里的电视出了问题,最后都打开了自家的收音机,焦急的等待中韩第五局战况,虽然已过深夜零点,但大家几乎都是站着听,全国的球迷都紧张到了极点。当收音机里传来宋世那熟悉而雄激动的声音:赢了!中国男排以3比2战胜了韩国队,挺进了世界杯!大院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激动的北大、清华等大学的学子们一起走出校园,步行来到天安门广场。一起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大幅标题新闻。以汪嘉伟为代表的男排队员们团结拼搏和全国人民一起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鼓舞了整整一代人。请记住这支男排队员的名字:汪嘉伟,胡进,曹平,沈富麟,邸安和……而《排球女将》也凭借着神州大地掀起的这股排球热,创造了当时极高的收视率。

回忆是一种幸福的忧伤,它带给了我们今天的成长,感谢我们的父辈,让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保留下了一份心中涌动的激情。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40多年过去了,每个人都发生了太多的经历和变化,但童年的记忆始终挥之不去,让我永远怀念那时的美好时光。

——谨以此文致永远的“”!

青松于年5月21日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4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