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经济 >> 正文 >> 正文

不可思议成名大法丨那些年让英女王摘皇冠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3/19

Hi,智白嗲们,

前几天摩尔小姐有幸去了一位大人物家里,参观了满屋子的艺术品,从摄影、画作到雕塑,真是千奇百怪什么都有。

在接受了一番艺术熏陶后,摩尔小姐想到了几位特别了不起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就和他们的人一样古怪,而也正是这份与众不同,才让他们成为了一代巨匠。

日薪10万美金的“破产摄影师”

AnnieLeibovitz

安妮·莱博维茨

也许你对安妮·莱博维茨的名字并不熟悉,但你一定见过她的作品,她就是那个给约翰·列侬、黛米·摩尔拍过著名裸照,敢让英国女王摘下皇冠的“地球最贵”摄影师。

安妮在《名利场》担任首席摄影师时,光固定年薪就有万美金,给英女王拍肖像那一天的稿酬更是高达10万美元。可日进斗金的她却差一点破产,不得不抵押自己的作品版权度日。这个入不敷出的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这些经典之作都是她拍的,如今却大概都在当铺里

安妮的父亲是一名空军上尉,从小她就在军营里长大。为了让小朋友在基地不会太无聊,父亲就送了她一台相机,小安妮白天就在基地周围拍拍照,晚上在空军基地的暗房洗照片。

从小就展现出艺术天赋的安妮,长大后“理所当然”考进了旧金山艺术学院学画画,以成为“毕加索”为人生目标。但绕了个大圈最后她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摄影,于是就丢掉了画笔,重新捧起了照相机。

安妮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给《滚石》当摄影师,这本刚刚创刊、编辑部文艺青年集结的音乐杂志简直和她“我行我素”的风格一拍即合。

安妮年轻时也有一颗燃烧的摇滚心

她在《滚石》一干就是10多年,而真正让她成名的不仅是她的照片风格,还有那组约翰·列侬生前最后的照片。

拍完照4小时后约翰·列侬被枪杀

在那个年代,摇滚的氛围有点黑暗,最后安妮不得不去戒毒所才能继续自己的事业,但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也从不回避那段“黑历史”,毕竟这是最初让她成名的阶梯。

离开《滚石》后,安妮成为了《名利场》的首席摄影,她的个人风格在主流时尚圈变得更加特别。

蓝调兄弟

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哑剧造型

乌比·戈德堡的牛奶浴

黛米·摩尔的怀孕裸照出街后,安妮的名字第二次轰动了世界,好莱坞明星排着队等安妮给他们拍照(大部分是裸照),有人戏称这位女摄影师就是有“让任何人宽衣解带”的魔力。

据说,一般杂志请好莱坞巨星拍照,等排期都要三、五个月,但只要一说摄影师是安妮·莱博维茨,那他们立马就来了。

安吉丽娜·茱莉

小罗伯特·唐尼

强尼·德普

凯特·布兰切特

《名利场》历年特辑封面

除了好莱坞明星,她镜头下的政界名流也不少,奥巴马夫妇特别喜欢她,米歇尔·奥巴马12月的《VOUGE》封面就是安妮亲自掌镜的。

安妮也是第一个受邀给英女王拍肖像照的美国摄影师。

幸好她只是让英女王脱下皇冠……

可就是这样一个日进斗金的赚钱机器,却在年差点面临破产。

据说安妮虽然赚得多,但花的更多。她对金钱完全没概念,也不会理财,平时拍照不惜成本,为了一个普通的道具挥金如土是常有的事。

一般人如果缺钱当然就努力赚啦,可安妮却完全没有危机意识,在大明星排着队等着她拍照的时候,还跑去萨拉热窝当“战地记者”。

除了摄影,安妮的神秘私生活也一直为外界所好奇,她的人生受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的影响很深,安妮也一直陪伴后者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但被问起他们的关系时,安妮则用了一个“灵魂伴侣”来回应。

安妮镜头下的桑塔格

桑塔格生前最后的留影

51岁人工授精、后来又用代孕养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安妮的人生也和她的事业一样不按常理出牌,但正是她的不羁和自信,才能屡屡打破常规,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安妮和3个女儿

就像安妮自己说的一样,她拍照不为钱、不为利,仅仅为了艺术和爱好而拍照。也许就是这样从不“按部就班”的个性,才成就了她非凡的人生。

香水师有很多,靠臭味赚钱的她是第一个

SisselToiaas

西塞尔·图拉斯

世界上99%的人用眼睛和耳朵来认识世界,但西塞尔却偏偏想用嗅觉来改变这一点。有人笑她疯狂,有人说她哗众取宠,可西塞尔却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选的路,还把“嗅觉”事业做得风风火火。

一开始,西塞尔是个艺术系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到了一个艺术品养护部门工作,每天都要研究温度、湿度对艺术品的影响。

西塞尔并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枯燥,相反地她对气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喜欢闻各种各样的味道,她还发现自己的嗅觉非常灵敏,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为了磨练自己的“狗鼻子”,西塞尔遇见每样东西都要闻一闻、嗅一嗅,从妈妈美味的饭菜香到运动员腋下的咯吱窝都不放过,不但用心记录各种味道,还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气味收集下来。

久而久之,西塞尔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声称自己可以通过气味来判断一个人的喜好,这个营销策略被Adidas一眼相中,立马邀请她来一起研发“什么味道的鞋子可以卖脱销”。

她帮Adidas卖出了多少双鞋无从考证,但在合作过程中,西塞尔在Adidas的牵线搭桥下闻到了贝克汉姆的脚臭味!

她还将这种臭味制成了特殊的“BeckhamLimburger”奶酪,在伦敦奥运会特别提供给VIP们食用。

想想就销魂

但就是这种听上去像个笑话一样的事业,西塞尔干得特别认真。

早在年,西塞尔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气味档案馆,就像图书馆一样把各种味道储存起来,想闻哪种就“调”出来,目前已经收集了近种不同的味道。

这世界上嗅觉灵敏的人有很多,各大品牌的香水师就有千千万,但西塞尔却对所有的气味都一视同仁,香的臭的都是她的宝贝。

为了更好的研究气味,她还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她坚信气味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语言,而世人对它的认知实在是太浅薄了。

如今,她已经把这些研究制成了一本字典,就像化学元素一样,西塞尔给所有的味道命名,你能闻出的所有味道几乎都可以在这本NASALO字典里找到。

对一个学艺术的人来说,要像个化学家一样分析气体谈何容易,西塞尔的“文理转科”全都靠自己从头学起,也有人问,那学了那么多年的艺术放弃了不可惜吗?

当然不,西塞尔现在做的就是一门非常特别的艺术呀。

年历史的传家宝,无人问津也要守护下去

TadaoFukuda

福田忠雄

名不见经传的日本福井县,住着一位年逾80的福田爷爷,他没有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也不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可他在当地却小有名气,连天皇夫妇都来见过他。

因为福田爷爷在他小小的家庭工作坊里,花了近一辈子的时间,守护着一门祖上相传了年的艺术——墨流工艺。

福田家几代人都是开手工和纸作坊的,在墨流工艺从中国传入日本后,他家祖先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学习了这门手艺,这样一来,他家卖的纸就和别家的不一样啦。

可几百年过去,现代的机器可以印刷出各种漂亮的纸张,会购买手工传统和纸的人越来越少,更别提工艺复杂的墨流艺术和纸了,费时费力还卖贵不了几块钱,简直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嘛。

当其他竞争对手都不再出售墨流和纸时,福田爷爷却坚持了下来:因为……这可是历史呐。

“墨流”即非书法,也非绘画,它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门正宗的艺术,更像是一项冷门手艺。

墨流专用的颜料不溶于水,用几支笔在水面上点出不同的墨滴,墨滴随着水纹扩散,画作也变得有层次。

你可以用画笔继续勾勒,也可以对着水面吹起制造波纹,最后再铺上和纸,待颜料印在纸面上后捞出晒干,一副墨流艺术画作就做好了。

以为水纹波浪的不可控,所以每一幅墨流画都不可复制,最后的效果全凭制作者的想象力,特别有趣。

形似大理石纹理

在福田爷爷年轻时,他的墨流作品并没有得到当地人的理解和尊重,因为墨流和纸制品很容易褪色,花样也不够时髦。

不刻苦专研怎么对得起“匠人”的称号,从此之后福田爷爷就开始钻研更好看的墨色、反复试验什么样的天气和温度下作画可以让颜色更持久,甚至颜料和松脂的比例也研究了好几十年。

渐渐地,人们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后来甚至惊动了日本天皇夫妇,亲自来到他的小作坊,授予了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勋章。

办公室悬挂的历史照片

从此后,福田爷爷的小作坊也变得热闹了起来,他也没事就办个学习班,把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把一件并不受人重视、又不赚钱的事业坚持了一辈子,这份“不忘初心”也感动了无数人,福田爷爷也拥有了一大批海外粉丝。

福田爷爷坚守的墨流艺术,以跟随水的流动滴入墨彩形成独特的图案,每一幅画都不同、每一幅都不可复制,就像每个人的人生。

今年,SK-II的全新节日限量版神仙水就采用了墨流工艺的包装,旨在鼓励女性不为外界声音左右,坚持内心的选择。

在墨流艺术中,每一滴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就像人生中,每一个选择都无分对错,每一个选择都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安妮放下画笔拿起相机、西塞尔放弃艺术毅然奔向“化学领域”,她们坚定的选择成就了自己,但之前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路上的积累,NoWrongDrop,这就是SK-II推崇的“自在墨滴,随心而熠”的理念。

而福田爷爷不顾他人嘲讽,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守的云开……这就是SK-II希望传达的“改写命运”的力量。

想要感受墨流艺术的主旨和精神,可以去福田老爷爷的工作室亲自体验一把,如果嫌日本有点远,也可以和摩尔小姐一样,先买瓶神仙水吧:)

这是一个智慧与幽默并存的魔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