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子会安名
作者:李松祥
“聋子会安名”是家乡的一句俗语,“安名”即取名、命名,意思是有的人因语音相似或理解错误,没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在转述的时候改变了原话的意思,结果闹出了笑话。
记得小时候有个村放广场电影,有一个人可能是没听明白还是只记了个大概,当问他放什么电影时,他“嗯”了半天才说是《大耳朵压得细耳朵反正热和》,后来去看才知道是前南斯拉夫故事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林彪事件”发生后,全国上下开展了批叛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运动。在一次大会上,队长简要叙述了林彪等人叛逃的过程,突然发现台下有一个社员在打瞌睡,就叫他起来复述,这个人睡得迷迷糊糊,只听了个大概,但又不能不起来说,他只好凭印象完成任务——
“林彪阿个龟儿子,带着一群老婆,到三叉叉树上摘梨梨果果吃,从三叉叉树上板(摔)下来,板得瘟猪儿死死的。”还没等他说完,下面已笑成了一团。
当然有时是故意搞恶作剧。一个小伙子见有个老人在卖刺花(柿子),走到摊前指着熟透了的柿子问:“哦个扒弄果是咋个卖的?”老人纠正说:“不是扒弄果,是刺花。”“试哈就试哈(试一下)。”小伙子拿起来就吃。吃完了,老人说:“给钱!”小伙子说:“甜倒是有点甜。”
“温嚷”和“折多”
在家乡的方言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秀才不识字读半边”造成的,有时半边也不读那个音,但字形和某个字相似,所以就读那个字的音。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酝酿”和“奢侈”这两个词。有人经常说:
“在讲这件事之前,先让我温嚷一下。”
“你们这种行为,大吃二喝的,太铺张浪费了,照这样下去,楼子也要吃成偏厦,真是折多。”
“酝酿”是为完成某件事所做的准备过程,家乡人把它叫做“温嚷”,好像让人感受到了酒药子是怎样发酵、米饭是怎样煮熟的。
至于“奢侈”,是指随意挥霍,铺张浪费严重,方言中把它叫做“折多”,还有言行低劣、思想堕落的意思。至于有时小孩子调皮,大人也会说“你这个折多崽啊”,这和骂“细乌龟”差不多,已包含另外的情感了。
———————————————————李松祥,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喜爱文学和音乐,近十年致力于边屯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发表散文、小说、论文、诗歌、歌词等多篇(首)。有谱曲歌词近首,多被刊用和传唱。丽江市作协会员,第二届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理事。
编者按:即日起,本号将持续推出方言研究系列,对有着丰富内容的、极具个性特色的云南永胜县三川坝方言进行收集整理。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三川乡亲提供你最喜欢、最了解、印象最深的方言素材。你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在留言区里向小编提供。素材可以像小编上面这样写成一篇小文章,也可以只是一句话、一个词,剩下的交给小编来完成,小编在此拜托大家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