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Twitter上著名的花滑记者JackieWong更新了一条怀旧Gif,内容是年代,华裔女单选手TiffanyChin(陈婷婷)练习中的漂亮3A。
评论却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一个延迟转体的Delay2A,实际圈数根本为2.5,大家都误判了。JackieWong自然毫不退让,两方舌战。不过战火旁边,我反而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Tiffany的姓氏:
它既不是常见的Chen,也不是Chan,甚至还有点像日文的Chin。
Chin、Chan、Chen
“陈”一直是南部华人的大姓,反映到花滑,就有了冰迷耳熟能详的“陈氏四兄妹”。大姐陈婷婷(TiffanyChin)、二哥陈伟群(PatrickChan)、三弟陈巍(NathanChen),四妹陈楷雯(KarenChen)。
这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人。不过这四个人,还是因为显著的共通,被放入了同一个集群。简单来说,他们都是移民后代,有明显的华裔血统,而且在花滑项目中,都取得过相当亮眼的成绩。
而且,他们还有同一个姓氏。
不过与此同时,如果从Chin、Chan、Chen相似却不相同的拼法出发,我们却能找到一些有趣的线索。比如,他们的父辈、祖辈何时离开,可能生活在哪一个区域,曾经说着何种方言,又归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族群?
还是以“陈”姓为例。
通常认为,如果拼作Chan,大概率是说粤语的广东人,Tan,就有可能来自福建、海南、潮州,Ting/Ding一般是福州的说法,而陈大姐的Chin,则很有可能说明,出自一个客家人的传统。
原因很简单,读音。早年移居海外者,并不会存在一个普通话-汉语拼音的系统,对他们而言,虽然汉字同文,但语言,指的还是自己家乡的语言。稍有区别的拼法,正是家乡以声音,在他们旁边标上注解。
按照当地华人媒体的说法,陈婷婷的父亲EdChin(陈瑞明)是祖籍广东的二代华裔,毕业于伯克利大学,是NASA的工程师,母亲Marjorie(张曼)来自台湾,学历同样好看。“客家”与否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不过“姓氏”还是为我们追溯这些过往,留下了些许线索。
另外,在翻找陈家人故事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词汇:“DragonMother”——在蔡美儿敲响《虎妈战歌》之前,年代的美国媒体,是用的“龙妈”这样一个清(朝)味十足的词语,来形容对子女要求严格的华人家长。
Tiffany、Patrick、Nathan、Karen
比关颖珊还要早,Tiffany陈婷婷拿下了年的全美冠军,成为最早的华裔冠军。年的萨拉热窝冬奥,也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且拥有、两块世锦赛铜牌。
年,8岁,母亲从圣地亚哥的旧货市场,一美元买回一双冰鞋,成为一切的开始。
一年后,陈婷婷的燕式旋转,已经让奥运冠军侧目,12岁完成全美青少年首秀,13岁赢得世青赛,15岁,学成3A。注意这个时间,年——距离伊藤绿首次在镜头前展示3A,还要早上两年。
两名娇小的亚洲女孩,分别出生于年、年,在几乎一样的年纪,攻克了女单开创性的3A。但陈婷婷的生涯并不如伊藤绿漫长,年巅峰过后,她在年退役,签给了一份七位数(!)的演出合约。
她后来也以教练的身份出现,执教过澳大利亚的女单选手KailaniCraine。
二哥Patrick陈伟群,比起二十年前的古早“大姐”,显然更为人熟知,三次世界冠军(、、),滑行技术出神入化,同时有教科书般的庞大跳跃,年退役,留下经典节目无数。
他的父母都来自香港,父亲陈灿赐移民至加拿大蒙特利尔时,只有四岁,母亲稍晚,二十来岁。倒退年份,大概在和之间,拼法使用粤语读音,相当符合时间,尤其是地点。
至于陈巍,Nathan,家庭轮廓就更好辨认,看Instagram名字就行:使用标准的汉语拼音,“nathanwchen”中,w显然对应着Wei。姐姐janiceschen、alicefchen同样这个格式。根据新闻报道,医学专家爸爸陈志东,家在广西来宾,年赴美留学,母亲王禾则是北京人。
四子中最后一位陈楷雯Karen,她的父母年由台湾赴美,从事工程师的职业。报道说,她在童年时代经常往返台美,度过不少时间,因此台语、国语都粗通。年初的世锦赛,她再次复制年壮举,用极佳表现为美国拼出奥运满额机会,下一步,自然是争取入选阵容。
不过说到最后,还是要回答开头的问题:那个3A,到底是不是3A?
回答是:即使画质只有,但还是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3A。引用一句视频原档下的评论:“某年夏天,我和Tiffany参加了同一个训练营,每当她做A跳时,我总是被起跳刀刃与冰面的摩擦声吓到,就在视频里,你听。而且她跳得超级高。”
陈大姐的3A,s??
最后附送,准备以技术专家为业的、双人滑世界冠军,加拿大的Duhamel的意见:“这绝对是个3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