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口语中有这样一道独立题:
以下三类人,你认为哪一类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重要?阐述理由并附以说明:
A.家人
B.老师
C.朋友
这道题“老师”似乎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答案,无非因为老师们有经验或是因为老师们专业知识能力强。但其实我本人,虽然是一名老师,对这个答案并无很大的感触。
但自秋季从事师训工作以来,项目主管冯骥老师反复叮嘱让我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多接触老师。刚开始我有些不解,但当我真正与一些托福老师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之后发现,这些老师们身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似乎能够产生触动孩子们一生的重要影响。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1、技术过硬
名校毕业的优质人才。项目里的托福老师很多是国内外名校毕业,包括约翰霍普金斯、芝加哥、北大、清华、人大等。老师们本身就是学霸。
所授科目成绩满分或接近满分。记得我问一位托福听力老师,为什么选听力,他的阅读和口语也都是29分,非常优秀。老师说自己没得满分的科目,不敢教,否则教着没底气,而且说自己也希望把满分的经验总结出来,教给学生,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得到同样的分数。
他们告诉孩子:“实力就是魅力”。
2、求知若渴
聊天时我问老师们:“您平日闲着的时候都喜欢做什么?”
1)行万里路
拓展眼界。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老师说自己平日里喜欢旅行,最近她去了一趟萨拉热窝,问及理由,老师说希望能多见见这个世界,无论是美好还是丑恶的一面,旅途中的奇特经历,都希望能够结合托福考试,讲给学生,让孩子们获取考试之外,更多的知识,变得不再狭隘。
洞察生活。一位北外在读的托福听力老师,她说虽然自己平日学业比较忙,但一有机会就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类交换项目。她讲述了自己在UC戴维斯交换的经历,说生活中发生了很多跟托福听力一样的场景,比如去图书馆借书,搞定宿舍维修,跟教授/TA交流等。她说当自己把亲身经历结合托福听力讲给学生时,学生听得都饶有兴味,学得也很起劲儿。
2)读万卷书
丰富自己。一位北大毕业的托福阅读老师说自己平日里很喜欢看跟美国历史或人类历史相关的书籍,因为自己是理科生,所以希望能够多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文科素养。而另一位宾大毕业的托福写作老师,说自己平日对古生物学特别感兴趣,而且钟爱二战时期的历史,没事的时候就会做一些相关方面的研究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
积累教学材料。有两位性格非常开朗的老师,其中一位口语老师说自己平日里喜欢看纪录片或者读各类时下流行的英文小说,并从中提取有用的口语表达放到自己的教学材料中。而另一位写作老师则说,自己近来很喜欢读经济学人,觉得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写作句型和地道的固定搭配,还专门建了一个语料库,把这些表达整理积累下来,想着课上给孩子们用。
他们告诉孩子:“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
3、热爱事业+不断自省
北美项目部总监谢强老师和副总监史禺老师都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1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