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近个国家,国家实力也分三六九等。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国际之间基本的格局是: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中俄日英法德是仅此于美国的世界大国,后面是印度韩国意大利巴西等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家,最后就是些小国。以下我会给大家梳理一下国家关系的发展历史,通过梳理希望大家能对国际关系有个大概了解,那这篇文章即有价值,共勉。
“国家(nation)”,这个词并不是一早就有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才形成我们当今已知的国家。国家就是由单一民族或者多民族组成的,拥有固定国土边界,具有共同利益的整体。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早期是有四大古老的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基本沿着北纬30度,就可以把这四大文明串起来,后面在东地中海克里特岛孕育了古希腊以及后来的古罗马和欧洲文明。在公元前年前后,东西方诞生两大超级帝国:汉与罗马,虽然丝绸之路还未彻底打通,但是两大强盛的帝国都深远地影响了欧洲和东亚——这两根世界文明双轨的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各区域都是互相隔绝的独立板块,仅有的通道也就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欧洲在5世纪日耳曼人洗劫西罗马之后便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代,中国则是在魏晋南北朝动荡之后,由武川军阀家族的杨家代宇文家建立隋帝国,后续开启的李唐同样是武川军阀的后裔。唐宋文明被公认为是中华帝国史上的顶峰,大唐的繁华和大宋的兴盛在唐诗宋词的字眼里一览无余。
就在东西方各自发展的时候,成吉思汗来了,蒙古人不讲道理地横扫欧亚,拔都西征拿下了东欧建立金帐汗国,旭烈兀征服西亚建立伊利汗国,忽必烈南下灭了金宋建立元朝。一代天骄的子孙各个都是难得的将帅!大蒙古帝国将联系较弱的欧亚整体纳入到自己的版图,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也佐证了当时欧亚联系的进一步升级。然而,蒙古人能打却不会治,在短暂地统治之后,各地的民族纷纷起义推翻了蒙古人政权。朱元璋恢复了汉人的政权,帖木儿在中亚也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伊凡的莫斯科大公国重新屹立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奥斯曼土耳其将中东十字路占为己有。一代新人换旧人,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
天下分分合合,在15世纪,欧洲发生了两件大事: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欧洲人从空间和思想上得到解放。世界在15世纪-20世纪将主舞台交给了欧洲。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海洋贸易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这四大海洋强国在早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而欧陆则爆发了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新教在欧洲北部取代了天主教,为此欧洲内部因为宗教矛盾爆发了“三十年战争(-)”,主要战场发生在今天的德国境内,那时的德国还没有国家概念,都是大大小小的邦国,听命于首都在维也纳的神圣罗马帝国(也称德意志第一帝国),战争结果是新教一方战胜了天主教一方,战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从此欧洲有了主权国家概念,尊重彼此主权成为了共识,国家之间优先通过和谈协商解决彼此争端。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让欧洲出现了很多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其中英、法、俄、普(普鲁士)、奥(奥地利),这五家可以看成是欧洲的“春秋五霸”,在18世纪爆发的“七年战争”则是这五强因为殖民地扩张爆发的冲突,其中英国和普鲁士成为了获胜的一方。普鲁士在伟大的腓特烈大帝的领导下一跃成为统一德意志的第一实力,大英帝国则在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并且取代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与此同时印度正在逐步成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18世纪末期,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路易十七被推上断头台,又经历了雅各宾恐怖统治,不久青年才俊拿破仑登上了舞台。在19世纪初,拿破仑短暂地建立了辉煌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反法同盟进行了多次较量,最终兵败滑铁卢。战后,由奥地利宰相梅特涅的操刀下战胜国之间建立了维也纳体系,欧洲列强重新划分了势力格局,奉行“均势体系”。
19世纪下半叶,在维也纳体系建立不久,东普鲁士崛起,本身源自于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普鲁士血液里就有军国主义的基因,在威廉一世时期,聘用俾斯麦为宰相,史称“铁血宰相”。因为他相信只有枪炮和鲜血才能统一德意志。俾斯麦奉行“大陆均势”思想,与除法国外的其他大国交好结盟,在他看来德国在欧陆的唯一威胁就是法国,他与其他欧洲强国联合一起打压法国,在先后经历了普奥战争,普丹战争,普法战争之后,普鲁士开进了巴黎,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称帝,正式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德国的统一和崛起让英俄心生恐惧,尤其是英国,英国历来就不希望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强国,尽管英国已经在维多利亚时代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不过德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同美国一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核心,这让英国一直忧心忡忡。
战争机器开动!19世纪下半叶,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英国法国争夺非洲,英国俄国争夺中亚。德国作为不断崛起的力量对当前的殖民地的划分非常不满意,德国在找机会。20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年,欧洲一片和气兴隆,咖啡馆爆满,剧院爆满,沙龙爆满,然而暗流涌动。此刻的欧洲,列强君主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辈们,看似一家亲却心怀不满。次年(),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出兵塞尔维亚,与此同时,德皇威廉二世大喜,终于有了开战的契机,出兵援奥。英法俄相继加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年-年,四年的世界大战,让欧洲变得一片狼藉。最终德国战败,俄国进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红色政权。英法看似是战胜国,却也元气大伤,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由英法美三国分配战后格局。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次战后的处理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深深埋下德国复仇的种子,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安排也是极其不符合实际,留下的都是祸根,比如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的民族自决。
一战的战后安排让美国日本崛起,日本相继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两个庞然大物后,信心和实力倍增。美国则是在一战后期加入,最后成为战后最大获利者。俄国转变为苏联,暂时先自己调整不理会欧洲和国际这些事务。德国经历了一战,被法国要求巨额赔款,德国全国上下并不觉得理所应当,军队认为如果不是被国内社会工人党捅了一刀其实是可以获胜,毕竟后期俄国因为红色革命退出了战争,所以德国不必两线作战,集中兵力在西线绝对可以战胜英法,毕竟这是后话了。年,希特勒上台,到年,德国经过六年的快速恢复,又崛起了。不过这次不是德皇时代的德国,而是纳粹德国(史称德意志第三帝国)。年,对波兰闪电战,二战开始。二战是众人皆知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我这里就不赘述,有机会单独细聊。轻松拿下法国后,年,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苏德双方在东欧大平原上展开规模空前的坦克大战,这也是苏德工业实力的正面交锋,从单体性能上德国远胜苏联,但是苏联是个庞然大物,能源,资源,人口,土地都碾压德国,最后德国硬生生被拖垮。这也印证了一点,国家之间的较量,最后比的不是一时的战利,而是人口,土地,资源,能源,制度,文化等综合在一起源实力。美日在太平洋战场爆发了惨烈的海上战争,中日也在中国土地上长久的战争,英德在北非也在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宏大了,分战场不下十个。最后德日意战败,美苏英法中成为了战胜国。在战争结束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二代“三巨头”多次开会,最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安排战后格局。成立联合国,德国分为东德西德,英法衰落,美国苏联实质上成为了超级大国,日本成为美国控制下的国家,中国则进入国共内战。美苏冷战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到苏联的解体,经历了四十多年,两国进行军备竞赛,和局部代理人战争,在20世纪下半叶,没有再发生世界性战争。
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经过四十多年美苏较量,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军事,经济,金融,科技,文化娱乐全球第一。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主要遗产,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国有转私有确实富了一批俄国土豪,却让俄罗斯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深渊,到今天普京执政了二十多年也没有恢复过来。日本德国虽然经历了二战的战败,但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都自强不息,很快恢复并迎头赶上,GDP也排到世界前四,今天依然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强国。英国法国虽然是二战战胜国,但再也没有机会恢复到殖民时代的辉煌,现在只能跟着美国发展。近年来欧盟发展迅速,随着英国脱欧,德法两强和解并共同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让欧洲成为世界一极。可能最尴尬的是英国了,也许几百年来英国骄傲的荣光让他习惯了高高昂起头颅,但世界的牌桌已经变。最后就要说到咱们中国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续又经历了清朝,民国,共和国,改革开放等。东亚的朝贡体系在现代奔溃之后,中国明白了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什么天朝上国,而是一个东亚热爱和平的大国,我们有灿烂的文明,悠久的历史,曾经多次GDP占全世界1/3,只是在明清我们闭关锁国,故步自封,落后于世界列强。但是落后也只是一时的,经过革命,以及早期的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让我们重新崛起。强大的文明,适合自身的制度,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发展机遇,多重因素造就了四十年的发展奇迹。到今天GDP越来越接近美国,并远远甩开第三名,国家在不断优化各种问题,和平发展才是我们一直要做的。
今天跟各位聊了聊国际关系史的一些内容,在这里主要提及的是欧洲和东亚的发展,世界很大,像伊斯兰世界,非洲,拉美,印度等国家文明并没有展开,一方面是这些地方因为历史地理原因并没有形成影响世界的大国,另一方面在历史上这些地方是列强殖民地,在政治上也跟宗主国一致,所以西方和东亚才是世界历史的关键区域。
纵观人类历史,合纵连横,国家之间的关系无外乎战与和,战争是短暂的,但是却会重新洗牌格局,每一次重要的多国战争后都会形成新的国际体系。研究国际关系史就是发现其中的规律,那就是:国家之间因为潜在实力和既有分配不匹配就会产生失衡,和平谈判无法从既得利益国中获得,那么战争就会酝酿产生,战争也一定程度检验了这种匹配度,经历战争后,获胜国既然获胜一定是有资格获得高匹配的一方,如果贪婪,向战败国索取过多,那么战后条约只是停战协定而已。如果战后利益划分合理,那么就会拥有真正的和平。二战结束到今天,大国之间不会轻易冲突一方面是因为核武器的彼此威慑,让决策者更加慎重。一方面则是雅尔塔体系并不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那样失衡,比如战后帮助德国日本快速恢复,这就是战胜国的正确做法。我们中国高层都是战略精英,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保持定力、理性、正确,优先提升内功,低调处理国际争端,不挑事不怕事,争取持久性的和平崛起,用毛主席的话讲“有理、有据、有节”,这样的中国美国再眼红也无能为力,因为我们明白:“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附: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大陆均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体系
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
RayQo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