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王室地位衰落
D.天子依附于诸侯
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最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药方是( )
A.儒家:为政以德
B.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3.《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 )
①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②隋朝开创科举制度 ③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 ④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4.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上述措施( )
A.阻碍了历史发展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5.唐开成三年(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6.如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7.《清史稿·施琅传》载,施琅疏言:“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郑氏)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蛊惑人心,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命允行。”材料中施琅( )
A.阐明台湾对“四省”的重要性
B.主张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C.意在绘制地图加强管理外岛
D.认为台湾地位重要应统一它
8.从下表中可以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 ②都有政府的支持
③都经过印度洋 ④都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某学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对“古代农具的演变和改进”进行研究性学习,请帮他们整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0.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社会经济的发展
11.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错误的是( )
12.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②西安事变 ③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3.下图是小明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③经济特区的建立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经济体制改革
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4.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7.17世纪以后,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下列历史人物的作为顺应这一发展潮流的是( )
A.康熙帝推行“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B.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英国查理二世复辟,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攻倒算
D.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8.英、法、美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
A.法治取代人治 B.限制王权
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D.反对殖民统治
19.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B.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C.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D.战争后期,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实现转折 ②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③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开启欧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线’的进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多样化和超常规性。”对以下国家发展道路描述正确的是( )
①墨西哥人民在卡德纳斯带领下,通过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人民在罗斯福的带领下,通过新政,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③印度人民在甘地的带领下,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④俄国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通过十月革命,第一个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
A.巴黎和会重新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B.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动荡不安
C.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于是欧洲政治家们决定采取的举措是( )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组建“欧共体”
24.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5G时代正在全面来临。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科技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共37分)
25.丝绸之路不止是一条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见证几千年人类文明与冲突的伟大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壁画
往期链接:
成都中考历史模拟卷二
中考总复习第十讲
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二
中考总复习第九讲练习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可下载)—sd九年级模拟检测一黄冈十校联考中考模拟一中考总复习第八讲练习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一End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