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朋友圈PO出萨拉热窝的照片时,圈内的瓦尔特大叔们集体high了,就连平日不怎么留言的人也跳出来亮出身份,有人给我发了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还有人给我念了“萨拉热窝的公民们,,,,”,可见这座城市给那一代人们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冯·迪特里施上校只知道萨拉热窝这座城市就是瓦尔特,他不知道的是,千山万水之外的中国又有多少瓦尔特。
我后来想了一下这个旅行的行程是怎么设计的,如果要来巴尔干半岛,当然就要看亚得里亚海海景,如果要来到南联盟国家,萨拉热窝就必须要来,所以行程才要这么长吧;我们团里有位东北大哥是瓦尔特铁粉,自从我们开始踏上去萨拉热窝的路上,他的情绪就逐渐高昂起来,他还特意带了两张电影海报,海报被挂在大巴车的前面让每个人瞻仰,车里也开始播放着那让人激动的音乐。
我们到达萨拉热窝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天色阴暗,乌云密布,很让人压抑,车子经过的地方常常看到陈旧的楼房,关了门的博物馆,街边的波黑大叔们满脸沧桑地坐在小酒馆里,我跟他们挥手,他们都不理我;波黑战争95年才结束,20岁以上的人们几乎都经历过战争,这么一想真是觉得可怕,他们的心情太难体会了。
萨拉热窝有两个著名景点,一个是拉丁桥,当年就在这座桥上,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被塞族青年刺杀,由此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地,巴西查尔西亚老城,有集市、钟楼、铁匠街、清真寺和它著名的绿屋顶。
晚上我们入住萨拉热窝唯一的五星级酒店,酒店顶楼是旋转餐厅,伴着美景吃着美食,心情好到爆表,像是每一个游击队员穿越回来看到了这和平美丽的世界一般,餐厅的服务员只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看到这么多中国人拿着一张老电影海报激动成这个样子不能理解,要知道扮演瓦尔特的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已经去世了(我们来的这一天还是他逝世一周内的日子),他回去叫来了个经理模样的人,这人出来一看到海报立刻笑了,但是我想他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瓦尔特情结吧。
我知道你用的不是iPhone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