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期间,倒时差的人好多。感觉自己好清醒。
塞尔维亚作家伊沃是第一位巴尔干地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他一战时入狱。后担任南斯拉夫作协主席。
《萨拉热窝的女人》是他的“波斯尼亚”三部曲之一。
拉伊卡的父亲是位大商人,乐善好施,春风得意。可是,突然就破产了。
临终前,45岁的父亲对15岁的拉伊卡说:不要相信任何人,要相信自己,要节俭度日。
拉伊卡打破了萨拉热窝女人不做抛头露面的传统,把父亲的生意都接管过来了。
她把家里的仆人都辞退了,每天只吃一顿饭,跟母亲只在一个房间生活。
她很精明的做起了放高利贷的生意,而且六亲不认,没有足够担保根本不放钱。
一战,萨拉热窝几乎都被遣送,被征兵,她还是闷声不出门,买了不少公债。发了不少财。
战后,公众开始谴责她发国难财,要求她捐款。她带着母亲离开了萨拉热窝到了贝尔格莱德的舅舅家。
舅舅家的人对她跟母亲很热情,但她受不了舅舅家的奢侈,自己找了个小房子带母亲出来住。
她手里还有不少证券,她到处打听计算怎么兑换。这时候,她认识了一位男士,温文尔雅,称自己马上就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只是确实资金。她太喜欢听他讲话了,不管他说多少,她都借给他,起初,有借有还,后来,数目越来越大……
她终于打听到并亲眼看到原来这个男人只是为了一个歌女。
她也没有怎么懊恼,只是更加节俭。
母亲死后,她除了跑银行,就是在家缝缝补补,最后抱着自己一箱子的金钱抑郁而死。
死后三四天,邮递员才发现。
英姐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