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距今约五六千年,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山顶洞人已过渡到氏族公社时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开始种植粟和栽培水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约公元前年,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实行世袭制,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约公元前年,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公元前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年,周厉王被起义的国人赶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
公元前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一)春秋五霸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初税亩。公元前年,鲁国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凭借政治权力对“私田”开始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初税亩”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正式形成。
(二)战国七雄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霸的局面。
◆商鞅变法。公元前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等人,后期代表人物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著有兵书有《孙子兵法》。
三、秦汉王朝
(一)秦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焚书坑儒。公元前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公元前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
◆楚汉战争。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公元前年刘邦将项羽重重包围于垓下,四面楚歌的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重新归于统一的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
(二)西汉
公元前年,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了汉王朝。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国家实力得到初步恢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开发边疆,征讨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等措施,使西汉强盛起来,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朝政混乱,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复古改制,西汉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于公元前年提出,汉武帝颁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三)东汉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随后生产逐步恢复,经济得到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依旧严重,外戚、宦官专权,导致黄巾起义爆发,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年,东汉灭亡。
◆两汉对外交往。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源源西运。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于公元1世纪时传入中国。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元兴元年(公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年至年西晋时期,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入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唐宋时期
(一)唐朝
唐朝(年-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称为李唐,又因与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脉相承,故又被史学家合称为隋唐。
公元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年,唐太宗登基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极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衰,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疆域辽阔,是版图最大的中原王朝,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今日中国疆界的范围。唐朝借由羁縻制度控制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等民族,还征调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士兵攻打西突厥、高句丽,并且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体制。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二)宋朝
宋朝(公元年-公元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共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公元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为了避免中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至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治世,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北宋覆灭。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年元军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北宋咸平三年(年)中国GDP总量为.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美元,顶峰时为美元,均超过当时西欧人均的美元,而年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GDP为美元。
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年)的万增至宣和六年(年)的12万。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六、元明清时期
(一)元朝
元朝(年-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先后消灭金国、西夏、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完全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朝疆域空前广阔,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南至暹罗,国土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王朝。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元朝建立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中失败。元中期皇位更迭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经济有所发展但未能恢复到宋朝时期水平。后期统治腐败,政变频繁,宰相擅权,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年,朱元璋领导农民军攻占南京,随后北伐占据北京,元朝灭亡。此后元朝政权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国“鞑靼”,北元灭亡。
(二)明朝
明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势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期因政治腐败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民变。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明朝疆域囊括汉地范围,初年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诸部落有宗主权,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并曾在今青藏高原、东北(包括外东北)、新疆东部等地设有羁縻卫所。明成祖曾收复安南,明朝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万平方公里。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据《明实录》所载明朝人口峰值为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强盛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三)清朝
清朝(年-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共有十二帝,国祚年。
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明朝国都北京。一片石之战后,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掌握全国。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至鼎盛。这一时期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政策、思想停滞逐步落后于世界,科技文化与思想眼界均受到极大的封闭与抑制。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绞杀,导致变法失败。年的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侵略中国。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一、新航路的开辟
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称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打破世界隔绝状态,使世界连为一体,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欧洲开始了殖民扩张。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迪亚士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哥伦布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达、伽马是第一位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
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的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后迅速波及瑞士、法国、英国等整个西欧。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它与当时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相呼应,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是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三、欧洲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他们的辉煌成就,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全世界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杰”作品至今为世人推崇乐道。文学方面的代表主要有意大利的但丁、薄伽丘,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拉伯雷等。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王查理一世于年冬召开议会,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结果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从而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士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年,威廉三世和玛丽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五、美国独立战争
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年春,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北美独立战争开始。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成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年英军投降,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对欧洲及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六、启蒙运动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发端于17~18世纪之交的英国,很快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并影响到全世界。从18世纪20年代起,法国成为启蒙时代各种思想最活跃的中心,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杰出思想家。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七、法国大革命
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年5~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彻底的一次革命,为此后的革命树立了榜样。
八、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此后机器生产扩展到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业,特别是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于年投入使用,大大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期间重要的发明还有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的蒸汽机车等。
九、第二次工业革命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十、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倒幕派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年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障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在日本历史上称作“明治维新”。
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和协约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战斗。中国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年11月,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等国的势力,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十二、俄国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也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十月革命发生于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苏俄各族人民都建立了革命政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政权的联合,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十三、罗斯福新政
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法,史称“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其特点是政府出面对各种矛盾进行调节,以缓和阶级矛盾。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大战全面爆发。年秋,德、意、日组成法西斯集团。年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年5月8日,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进一步削弱了帝国主义,促成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诞生了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