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肖像
(马莉绘/布面油画/尺寸90x80cm/年)
昌耀简明年谱
◆
张光昕/编订
***
昌耀,本名王昌耀,祖籍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三阳港镇王家坪村(今红岩垱村)。
年0岁
6月27日昌耀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城关大西门内育婴街17号。
父亲:王其桂,先后就读于北京弘达中学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据《桃源县志·党派群团·共产党》记载,年“3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的桃源籍学员王其桂、姚中雄等共产党员回县,建立中共桃源特别支部,王其桂任书记,有党员11名。”约年之后,参加抗日的国民党整编师,从事文书工作。年,回桃源乡下修建“金城湾别宅”。年初,入豫皖苏边区的“豫东军分区”任作战参谋。同年夏天,因赌气独自跑回桃源老家,被认为是“叛变革命”。年在桃源县城家中开设图书阅览室。年,在“土改运动”中接受批斗。年初,到北京的五弟王其榘处避难,在后者的规劝下,前往北京市公安局自首,被判两年徒刑,送往天津芦台清河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年刑满后,以就业人员身份被安排进清河农场,同时获得公民权。年调往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农场垦荒,负责测量和统计等工作。年,在兴凯湖坠船身亡。
母亲:吴先誉,毕业于湖南常德女子职业学校。王其桂在外的时日,昌耀及其弟妹在母亲身边度过童年生活。王其桂逃往北京后,她代替丈夫接受抄家、批斗,后被“农会”关押在板仓。绝望之时,她将昌耀最小的妹妹托付给故乡一农妇。关押期间的折磨导致其精神崩溃,年,她从家中2楼跳下,致残,后去世,享年40岁。年3月,遵照昌耀生前立下的遗嘱,将他的骨灰运回桃源故里与母亲合葬一处。
年5岁
昌耀入王家宗祠(后更名为尚忠小学)读初小。
年10岁
昌耀入常德县隽新小学读高小。
年12岁
昌耀从隽新小学毕业。因湖南临近“和平解放”,校舍暂作军营,无处升学。
年13岁
秋昌耀考入桃源县立中学。后又报考湘西军政干校,被录取。因夜里怕鬼不敢起夜而尿床,校方将其遣送回桃源县立中学。
年14岁
4月昌耀瞒着家人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师政治部,被录取,入该师文工队。在部队准备开赴辽东边防的前几日,两个多月未见儿子的母亲,打听到昌耀所在部队驻扎的一处临街店铺的小阁楼,前去探望。昌耀来不及逃脱,只好躺在床铺上佯睡,任凭母亲呼唤却紧闭双眼装着“醒不来”。母亲为其摇蒲扇,不愿让儿子难堪而无声地离去,把蒲扇留在床头。这是昌耀与母亲最后一次见面。
春夏之际昌耀随38军师在湘西地区剿匪,随即北上。
7月底昌耀在辽宁省铁岭第38军留守处政文大队学习。
年15岁
昌耀随军赴朝作战。先后操演过军鼓、曼陀铃和二胡等乐器。其间两度回国参加文化培训。
年17岁
6月初昌耀在朝鲜元山前线遭轰炸机空袭,负伤。后被送回国内,入长春第18医院治疗。诊断为“脑颅颞骨凹陷骨折”,《革命残废人员证》中的残废等级为“三等乙级”。
秋昌耀进入河北保定的荣军学校学习。
该年发表的主要作品有:
《人桥》(写作日期不详)。
年18岁
该年发表的主要作品有:
《你为什么这般倔强——献给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写作日期不详)。
《我不回来了》(写作日期不详)。
《放出的尖刀》(写作日期不详)。
年19岁
初夏昌耀在河北荣军学校毕业。
6月昌耀响应国家号召,赴青海西宁参加大西北开发建设,被分配到青海省贸易公司担任秘书。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船,或工程脚手架》(年9月)。
《高原散诗》(年9月,青海)。
年20岁
4月昌耀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
6月昌耀调入青海省文联任编辑,同时在《青海文艺》(后更名为《青海湖》)兼任创作员。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鲁沙尔灯节速写》(年2月-3月,西宁)。
《山村夜话》(年5月27日)。
《鹰·雪·牧人》(年11月23日,兴海县阿曲乎草原)。
《弯弯山道》(年)。
《绿风》杂志刊登的昌耀早年肖像
年21岁
8月《青海湖》第8期刊登了昌耀的诗歌《林中试笛》(二首),遂被打成“右派”。该诗编者按称:“这两首诗,反映作者的恶毒性阴险情绪,编辑部的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它是毒草。鉴于在反右斗争中,毒草亦可起肥田的作用;因而把它发表出来,以便展开争鸣。”
8月16日昌耀向单位递交辞职报告,后被以大字报的形式公布。
9月《青海湖》年第9期上刊登署名秀山的批评文章《斥反动诗——“林中试笛”》。该文作者称:“昌耀是恶霸地主家庭出身,他父亲已被劳改,他母亲在土改中畏罪自杀,残废后病死,昌耀对家庭被斗母亲死去,一直心怀不满,继续对党对人民怀恨在心。”
10月《青海湖》年第10期上刊登署名裴然的批评文章《折断这只毒箭——批判“林中试笛”》,以及署名杨俊生的批评文章《“林中试笛”试的是反社会主义的“笛”》。
11月20日青海省文联整风领导小组就昌耀的“右派”定性问题,做出《结论材料》。在该结论中,昌耀被定为“一般右派分子,混入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并做出“送农业生产合作社监督劳动,以观后效”的决定。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林中试笛(二首)》(年夏)。
《边城》(年7月25日)。
《月亮与少女》(年7月27日)。
《高车》(年7月30日初稿)。
《海翅》(年7月31日)。
《水鸟》(年8月20日—21日)。
《水色朦胧的黄河晨渡》(年)。
《寄语三章》(年10月28日-11月26日)。
《激流》(年11月19日)。
《群山》(年12月7日)。
《风景》(年12月21日)。
年22岁
3月昌耀由青海省文联办公室的专门人员陪送,下放到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下若约村劳动,劳动期限为3个月。昌耀被安排住在乡政府武装干事杨公保在下若约村的家中,参加当地生产劳动。
5月1日昌耀因一时难以承担艰苦的劳动,屡次遭到下若约村村支书的嘲讽,二人矛盾逐渐尖锐。昌耀听从杨公保的建议,装病不出工,还在住处摆弄乐器,被村支书发现,并发生摩擦,后者即向有关上级做了汇报。当晚,湟源县公安局一辆吉普车将昌耀押解到县看守所,从此沦为囚徒,开始了艰苦的劳役生涯。
据昌耀回忆:“年5月,我们一群囚徒从湟源看守所里拉出来驱往北山崖头开凿一座土方工程。”(昌耀《艰难之思》)这是湟源县一项重点水利工程,在枪支的监押下,昌耀与其他各类囚犯一起从事重体力劳动。
随后,昌耀作为看守所中“有文化的犯人”被选拔出来,送往西宁南滩的青海省第一劳教所的新生铸件厂学习钢铁冶炼技术。后被羁押到日月乡距下若约村以南不到8公里的哈拉库图村,作为“戴罪”的技术人员进行钢铁冶炼工作。
10月4日湟源县人民法院对昌耀下达了“刑事判决书”。
判决书中称:“查被告王昌耀,原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工作,该犯在解放后,思想一贯反动,仇视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抗拒党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年整风运动中该犯又公开写反动文章(事实在卷),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不满党的反右斗争,年3月间将其送来本县下匿要(编者注:为“下若约”之笔误)农业合作社监督生产,该犯在此期间不但不悔改自新,反而说:‘右派这个帽子对我太大了’,装病不参加劳动,并在群众中冒充其是下放干部。”
湟源县人民法院认为昌耀已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制反革命分子暂行办法,第三条,第六项,原第六条规定,判决昌耀“管制三年,送去劳教(自年5月1日起,至年4月29日止)。”
判决做出后,昌耀即被送往西宁市南滩,关押在寄设于新生木材厂内的青海省第一劳教所,同时从事劳动改造。
11月昌耀被分到青海祁连山腹地的八宝农场夏塘台队。
年23岁
我国遭遇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春昌耀被调遣到牛心山后约30公里的铅锌矿为冶炼厂搬运矿石。
夏因八宝农场冶炼计划失败,昌耀一行人从冶炼厂撤出,返回夏塘台农业队。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哈拉库图人与钢铁》(年3月)。
年25岁
年底昌耀从八宝农场最西端的夏塘台队,转到位于农场场部附近的拉洞台一队。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鼓与鼓手》(年)。
《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年)。
《这是褐黄色的土地》(年初稿)。
《荒甸》(年)。
《筏子客》(年夏初写;年9月2日重写)。
《夜行在西部高原》(年初稿)。
《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年-年,祁连山)。
年26岁
湟源县人民法院意识到对昌耀的判决不当。在对该判决进行复审后又专门做了一个改正文书,称“原判不当,故予撤销”。
下半年起,昌耀开始针对自己的“右派”问题进行持续的申诉。在昌耀“管制三年、送去劳教”的期限已经到期,且湟源县法院又撤销了他们的错误判决后,青海省文联似乎对此毫不知情,竟然一直把昌耀当成一个“劳教分子”。直到年,全国所有“右派”的遗留问题都在彻底解决时,当时的“青海省革委会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才收到省文联上报的“关于撤销王昌耀劳动教养的报告”,并做出“同意”的批复。
7—8月昌耀写出了一份两万多字的《甄别材料》。在这份材料中,他将自己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经历、“反右”运动前后的细枝末节,以及运动中给他罗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真假虚实、来龙去脉,逐一做出了说明。
9月23日晚昌耀在西宁南大街旅邸创作《夜谭》。该诗记录了诗人赶赴西宁递交《甄别材料》过程中的感念。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我躺着。开拓我吧》(年2月)。
《晨兴:走向土地与牛》(年3月初稿)。
《水手长—渡船—我们》(年3月4日初稿)。
《猎户》(年3月5日—4月21日)。
《影子与我》(年5月15日)。
《八月,是一株金梧桐》(年8月1日)。
《峨日朵雪峰之侧》(年8月2日)。
《天空》(年8月6日初稿)。
《古老的要塞炮》(年8月6日)。
《良宵》(年9月14日,祁连山)。
《夜谭》(年9月23日夜12时,西宁南大街旅邸)。
《这虔诚的红衣僧人》(年10月13日—15日)。
《给我如水的丝竹》(年秋天)。
《断章》(年)。
《家族》(年10月19日初稿)。
《黑河》(年11月19日)。
《酿造麦酒的黄昏》(年11月26日)。
年27岁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柴达木》(年3月7日初稿)。
《草原初章》(年3月10日夜)。
《高原人的篝火》(年7月5日)。
《水手》(年7月13日)。
《红叶》(年11月6日)。
《栈道抒情——拟“阿哥与阿妹”》(年11月11日)。
年28岁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听涛》(年5月6日)。
《行旅图》(年5月14日)。
《碧玉》(年6月12日)。
《祁连雪》(年11月11日)。
年29岁
昌耀前往湟源县日月乡下若约村杨公保家探望。在杨公保的促成下,与日月乡政府所在地的兔儿干村一女子定亲。翌年,对方提出悔婚。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秋辞》(年9月14日)。
年30岁
“文革”爆发。
年31岁
元旦八宝农场解散,昌耀迁往新哲农场。
8月15日昌耀的大伯王其梅在“文革”中被摧残致死。
该年杨公保收昌耀为义子。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明月情绪》(年12月14日)。
《海头》(年12月19日)。
年33岁
杨公保病逝。
昌耀调往直属于场部的“试验队”,每月比原先多供应一斤大米。
年37岁
1月26日昌耀与杨公保的三女儿杨尕三结婚。
年底,昌耀长子王木萧出生。
年39岁
昌耀长女王路漫出生。
年41岁
昌耀次子王俏也出生。
杨尕三携三个子女回下若约村生活。
年42岁
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为王先梅同志及其子女落实政策”的消息,以及《王先梅同志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摘要)》(注:王先梅系王其梅遗孀、昌耀的大伯母)。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海的诗情及其它》(年5月)。
《致友人——写在一九七八年的秋叶上》(年8月4日,西宁)。
《秋之声(其一)》(年8月12日,青海切吉草原)。
《秋之声(其二)》(年8月6日,西宁中南关旅邸)。
《秋木》(年11月5日)。
年43岁
1月6日青海省文联筹备领导小组向青海省委宣传部上报了《关于王昌耀问题的复查意见》。
该《意见》对昌耀的相关问题做出如下甄别:“一、原省文联并未开除王昌耀公职。一九六二年湟源县撤销错误判决后,原省文联未及时收回该同志安排工作也是不当的。二、王昌耀所写《林中试笛》两首诗,不属于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坏作品。三、原材料所列王昌耀的错误言论,多系本人在批判会上主动检讨出来的,本人既未扩散,也不是别人检举的。”最后做出如下意见:“对王昌耀同志应恢复政治名誉,收回我会分配适当工作;同时恢复原来工资级别。”
2月24日“青海省革委会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撤销王昌耀、剧谱劳动教养的批复》。
3月昌耀带着妻子、儿女离开新哲农场返回西宁,昌耀重新回到青海省文联工作。
4月昌耀赴北京探望大伯母王先梅。后赴湖南探访阔别多年的桃源故里,“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个不该介入期间的外乡客了。”(昌耀《艰难之思》)
10月《诗刊》社邀请昌耀前往北京改稿,并旁听中国文联第四届文代会。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冰河期》(年1月7日)。
《高原风》(年7月5日初稿;年1月13日改订)。
《啼血的“春歌”——答战友》(年3月10日-4月1日,青海西宁)。
《无题》(年7月7日—9日)。
《大山的囚徒》(年8月9日—10月14日,西宁;年11月23日,北京,改定)。
《郊原上》(年9月21日初稿)。
《美人》(年9月23日)。
《我留连……》(年9月30日夜)。
《乡愁》(年10月5日—6日)。
《一九七九年岁杪途次北京吟作》(年11月22日,虎坊路)。
《京华诗稿》(含《在地铁》、《廊下——在帝王居》、《霓虹之章——在王府井大街》、《在故宫》和《广场上的悼者》五首,年11月-12月,北京-西宁)。
《归客》(年10月26日)。
《冬日:登龙羊峡石壁鸟瞰黄河寄兴》(年12月29日龙羊峡初稿;年11月9日完稿于西宁;年11月8日于古城台删修之)。
《落叶集》(写作日期不详)。
《黑河柳烟》(写作日期不详)。
《高原风采》(写作日期不详)。
年44岁
《诗刊》年第1期发表昌耀长达五百多行的纪传体长诗《大山的囚徒》。
燎原的评论文章《严峻人生的深沉讴歌》发表于《青海湖》年第8期,这是第一篇正面评论昌耀诗歌的评论文章。
《青海湖》年第8期上还发表了另一篇政治性诗歌评论,题为《一曲颂歌——评大山的囚徒》,署名王华(程秀山),该文对《大山的囚徒》的政治正确性提出质疑。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楼梯》(年2月16日)。
《题古陶》(年1月19日)。
《车轮》(年1月25日)。
《雕塑》(年1月28日)。
《卖冰糖葫芦者》(年1月29日)。
《慈航》(年2月9日—年6月25日)。
《春雪》(年2月17日)。
《伞之忆》(年5月23日)。
《山旅》(年5月11日—8月15日)。
《南曲》(年7月13日)。
《寓言》(年10月17日正午)。
《我的街》(年10月24日夜)。
《怀春者的信柬》(年10月25日夜半)。
昌耀标准照
年45岁
昌耀在西宁市交通巷附近分得一套三居室楼房,清苦度日,精打细算。
3—4月昌耀与邵燕祥、梁南等诗人,先后在南京、杭州、长沙等地采风。
燎原的评论文章《大山的儿子——昌耀诗歌评介》发表于西宁市文联主办的《雪莲》年第4期。
罗洛的评论文章《险拔峻峭,质而无华——谈昌耀的诗》发表于《诗刊》年第10期。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早春与节奏》(年1月—6月)。
《随笔(审美)》(年2月17日夜半)。
《江南》(含《江南》、《西子湖》、《南风》和《栖霞山》四首,年3月20日—24日,杭州)。
《生之旅》(年3月25日—8月24日初稿)。
《长沙》(年4月5日,长沙;年2月22日改于西宁)。
《莽原》(年4月16日改旧作)。
《湖畔》(年4月18日改旧作)。
《烟囱》(年4月19日重写)。
《节奏:……——答问》(年6月8日)。
《对诗的追求》(年8月29日)。
《驻马于赤岭之敖包》(年9月13日)。
《风景:湖》(年9月16日深夜)。
《丹噶尔》(年9月21日晨)。
《关于云雀》(年10月3日)。
《划呀,划呀,父亲们!——献给新时期的船夫》(年10月6日—29日)。
《建筑》(年11月1日—年5月13日)。
《轨道》(年11月7日—15日)。
《城市》(年11月27日—12月23日初稿)。
《乱弹琴——也算“通信”》(写作日期不详)。
年46岁
5月昌耀随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的几位画家乘吉普车去兰州、张掖和祁连山区采风旅行,创作大量西部题材的作品。
9月随团走访了甘肃河西走廊的玉门油田以及敦煌一带。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生命》(年2月4日立春写毕,3月6日删定)。
《木轮车队行进着》(年2月21日)。
《鹿的角枝》(年3月2日)。
《日出》(年3月29日)。
《风景:涉水者》(年4月12日)。
《太息(拟古人)》(年5月11日—10月10日)。
《子夜车》(年6月11日)。
《月下》(年6月20日)。
《所思:在西部高原》(年7月)。
《在山谷:乡途》(年8月14日)。
《纪历》(年8月17日)。
《河西走廊古意》(年9月3日晨,玉门市)。
《在玉门:一个意念》(年9月4日,玉门市)。
《花海》(年9月7日,玉门)。
《在敦煌名胜地听驼铃寻唐梦》(年9月10日初稿,敦煌)。
《戈壁纪事》(年9月11日,玉门市)。
《青峰》(年10月17日)。
《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年11月2日—18日初稿)。
《城——悼水坝工地上的五个浇筑工》(年12月22日初稿)。
《野桥》(年12月25日初稿;年4月5日改定)。
年,昌耀(中)携子王俏也,与友人燎原(左)、南广勋(右)在西宁
年47岁
5—6月昌耀被批准获得青海省文联新设立的专业作家编制,可以不用坐班,回家办公。
9月,昌耀出席新疆石河子“《绿风》诗会”,这是一次有近百位中国诗人参加的诗界盛会。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母亲的鹰——悼六个清除废墟的工人》(年1月14日初稿)。
《听曾侯乙编钟奏楚殇》(年1月16日—2月16日)。
《春天即兴曲》(年2月25日草就;12月8日删增)。
《浇花女孩》(年3月5日)。
《驿途:落日在望》(年3月17日初稿)。
《赞美:在新的风景线》(年3月26日—4月8日)。
《腾格里沙漠的树》(年4月11日—16日)。
《草原》(年5月9日—11月19日)。
《垦区》(年5月13日删定)。
《印象:龙羊峡水电站工程》(年3月12日植树节写毕)。
《背水女》(年5月12日—11月25日)。
《天籁》(年5月28日—10月6日)。
《放牧的多罗姆女神》(年6月10日)。
《雪乡》(年6月28日—10月8日)。
《排练厅》(年6月)。
《晚会》(年9月2日—9日,新疆石河子)。
《边关:24部灯》(年8月—10月)。
《旷原之野——西疆描述》(年9月21日,新疆)。
《荒漠与晨光》(年11月29日改旧作)。
《高大坂》(年12月23日改旧作)。
《山雨》(年9月7夜草;年12月22日删定)。
年48岁
6月随中国作协的诗人代表团,到山东日照的石臼港采访,并到达青岛。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人物习作》(年春)。
《黎明的高崖,有一驭夫朝向东方顶礼》(年3月12日,西宁古城台小屋。“此文原系为其诗歌《情感历程》所作序言,该书后因故未出版”——昌耀注)。
《河床》(年3月22日—4月20日)。
《圣迹》(年3月22日—4月20日)。
《她站在剧院临街的前庭》(年3月22日—4月20日)。
《阳光下的路》(年3月22日—4月20日)。
《古本尖乔——鲁沙尔镇的民间节日》(年4月25日—5月9日)。
《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年5月30日—7月4日)。
《去格尔木之路》(年5月11日—25日)。
《海的小品》(年6月24日—8月21日,石臼港—青岛—西宁)。
《致石臼港海岸的丛林带》(年8月23日—25日,黄海之旅归来后,在西宁)。
《巨灵》(年9月9日)。
《时装的节奏》(年11月27日—12月12日)。
《思(古意)》(年12月4日—7日)。
《西行吊古》(年12月6日)。
《大潮流》(年12月13日—16日)。
《即景:五路口》(年12月18日—20日)。
《昌耀抒情诗集初版后记》(年12月24日)。
《邂逅——赠南海G君》(年12月28日)。
年49岁
1月19日接受《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访谈。
5月参加在西安举办的“大西北文学与科学笔会”。
刘湛秋的评论文章《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发表于《文学评论》年第6期。
10月昌耀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芳草天涯》(年1月4日—8日)。
《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年1月19日)。
《四月》(年1月22日—23日初稿;2月3日改定)。
《雄辩》(年3月6日,元宵节)。
《牛王(西部诗记。乙丑正月)》(年3月13日)。
《夷(东方人)》(年4月5日)。
《人·花与黑陶砂罐》(年4月24日)。
《巨灵的创作》(年4月28日零点十一分,青海高原)。
《色的爆破》(年5月9日,西安)。
《秦陵兵马俑古原野》(年5月21日)。
《某夜唐城》(年5月27日)。
《忘形之美:霍去病墓西汉古石刻》(年5月29日初稿)。
《斯人》(年5月31日)。
《意绪》(年6月8日)。
《招魂之鼓(唐小禾程犁跳丧壁画图卷读后》(年6月13日初稿)。
《和鸣之象》(年7月3日—4日)。
《午间热风》(年7月26日)。
《高原夏天的对比色》(年7月30日)。
《人群站立》(年8月1日)。
《花公鸡》(年8月5日)。
《钢琴与乐队》(年8月28日)。
《悬棺与随想》(年10月11日)。
《东方之门》(年10月15日)。
《我的诗学观》(年11月5日)。
《谐谑曲:雪景下的变形》(年11月11日)。
《晚钟》(年11月18日)。
《我们无可回归》(年11月20日)。
《空城堡》(年12月11日)。
《头像》(年12月17日)。
《巴比伦空中花园遗事》(年秋)。
《昌耀抒情诗集》封面(青海人民出版社,年)
年50岁
3月《昌耀抒情诗集》出版。青海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联合甘肃《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社,为《昌耀抒情诗集》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10月前往甘肃兰州参加由《诗刊》社和甘肃《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当代诗歌研讨会。
沈健、伊甸的文章《嗥叫的水手——昌耀印象》发表于年11月6日的《诗歌报》。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内心激情:光与影子的剪辑》(年1月26日)。
《田园》(年2月4日)。
《距离》(年2月19日—22日)。
《晴日》(年2月23日—3月14日)。
《一代》(年2月28日)。
《云境·心境》(年3月2日)。
《翙翙鸟翼》(年3月12日)。
《一百头雄牛》(年3月27日)。
《穿牛仔裤的男子》(年4月3日)。
《人间》(年4月9日—13日)。
《幻》(年4月23日)。
《黑色灯盏》(年5月2日)。
《小人国里的大故事》(年5月12日)。
《美目》(年5月13日—6月9日)。
《谑》(年6月6日—8日)。
《在雨季:从黄昏到黎明》(年6月15日初稿)。
《两个雪山人》(年6月15日)。
《司命》(年6月19日—20日)。
《太阳人的寻找》(年6月19日—25日)。
《稚嫩之为声息》(年7月5日晨)。
《刹那》(年7月8日)。
《嚎啕:后英雄行状——为S君述》(年7月18日)。
《回忆》(年7月25日)。
《幽界》(年7月26日—9月2日)。
《金色发动机》(年8月2日)。
《白昼的结构》(年8月3日)。
《灵宵》(年8月9日)。
《躯体与沉默》(年8月12日)。
《冷色调的有小酒店的风景》(年8月15日)。
《舞台深境塑造》(年9月6日)。
《长篇小说》(年9月10日—12日)。
《周末嚣闹的都市与波斯菊与女孩》(年9月17日)。
《造就的时代》(年9月24日)。
《猿啼》(年9月27日)。
《广板:暮》(年9月29日)。
《冷太阳》(年10月11日,兰州旅邸)。
《达坂雪霁远眺》(年10月24日,自祁连归)。
《眩惑》(年10月26日—11月2日)。
《锚地》(年10月28日)。
《生命体验》(年11月17日—12月16日)。
《诗的礼赞(三则)》(年8月—12月)。
年51岁
1月昌耀当选为青海省文联委员。
春节前昌耀搬进位于西宁小桥地区一幢濒临大通河的楼房。
周涛的评论文章《前方灶头有我的黄铜茶炊》发表于《解放军文艺》年第4期。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洞》(年1月5日)。
《淡淡的河》(年1月25日晨)。
《艰难之思》(年3月27日)。
《庄语》(年6月17日)。
《立在河流》(年6月24日)。
《日落》(年6月30日)。
《诗章》(年6月—7月12日)。
《玛哈噶拉的面具》(年7月5日)。
《昌耀抒情诗集再版后记》(年9月7日,桥头堡书室)。
《听候召唤:赶路》(年10月16日)。
年52岁
1月昌耀出任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
3月昌耀与海外诗人非马通信。
5月昌耀加入青海省九三学社。
6月《昌耀抒情诗集·增订本》出版,该诗集追加了年到年以来发表的26首新作,并附刘湛秋序言《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
赴北京拜会骆一禾、雪汉青。
8月昌耀参加《西藏文学》编辑部在拉萨举办的“太阳城诗会”。
12月昌耀当选为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骆一禾、张玞的评论文章《太阳说:来,朝前走——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发表于《西藏文学》年第5期,后收入《命运之书·附录》。
叶橹的评论文章《杜鹃啼血与精卫填海——论昌耀的诗》发表于《诗刊》年第7期,后收入《命运之书·附录》。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以适度的沉默,以更大的耐心》(年1月26日)。
《酒杯——赠卢文丽女士》(年2月1日写毕;4月20删定)。
《热苞谷》(年7月27日)。
《纪伯伦的小鸟——为散文诗报创刊两周年而作》(年11月2日,西宁)。
《悲怆》(年11月15日)。
《盘陀:未闻的故事》(年11月27日)。
《燔祭》(年11月30日)。
《内陆高迥》(年12月12日)。
《受孕的鸟卵》(年12月19日)。
《恓惶》(年12月21日)。
年53岁
2月昌耀当选为青海省九三学社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3月昌耀与香港诗人蓝海文通信。成为“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
5月昌耀诗集《噩的结构》被纳入某出版社策划的“诗人丛书”,后无果而终。
下半年昌耀与杨尕三分居。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元宵》(年2月21日)。
《听到响板》(年3月2日)。
《骷髅头串珠项链》(年3月15日)。
《眉毛湿了的时候》(年3月16日)。
《干戚舞》(年4月15日)。
《窗外有雨》(年5月10日)。
《小城淡季》(年5月12日)。
《消夏》(年5月25日)。
《一只鸽子》(年6月17日)。
《记诗人骆一禾》(年7月12日匆草;年1月14日删定)。
《浮云何曾苍老》(年夏)。
《哈拉库图》(年10月9日—24日于日月山牧地来归)。
《幸福——为香港诗人蓝海文博士选编留在世上的一句话撰稿》(年11月15日。注:昌耀将该诗收入《命运之书》时重写,并易名为《仁者——为蓝海文博士留在世上的一句话撰稿》)。
《唯谁孤寂》(年12月21日)。
《两幅油画:风与吉祥蒙古》(年12月29日)。
《远离都市》(年12月30日)。
昌耀与南充作家罗杉合影
年54岁
4月底昌耀应浙江省《江南》杂志邀请,任该刊举办的诗歌大赛评委。
6月应杭州市文联《西湖》杂志邀请,任“西湖诗船大奖赛”评委。
6月16日抵达北京,拜会友人朱乃正、张玞。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卜者》(年1月7日)。
《故居》(年1月9日)。
《紫金冠》(年1月12日)。
《象界(之一)》(年1月14日)。
《鹜》(年1月16日)。
《苹果树》(年1月20日)。
《极地居民》(年1月22日)。
《在古原骑车旅行》(年1月24日)。
《陈述》(年2月3日)。
《一片芳草》(年2月7日)。
《僧人》(年2月11日—20日)。
《江湖远人》(年4月2日凌晨雨韵中)。
《雪》(年4月11日晨记)。
《空间》(年4月24日)。
《严肃文学的境况怎样,回答说:还行!——在青海日报社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年5月4日)。
《齿贝》(年7月19日)。
《头戴便帽从城市到城市的造访》(年7月22日)。
《给约伯》(年8月21日)。
《先贤》(年8月24日)。
《黎明中的书案》(年8月27日)。
《她》(年9月10日)。
《西部诗的热门话》(年9月17日讫于灯下,9月25日誊正)。
《谣辞(那刻月光凄清迷离)》(年9月25日)。
《作家劳伦斯》(年9月)。
《西乡》(年10月19日)。
年55岁
李万庆的评论文章《“内陆高迥”——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年第1期,后收入《命运之书·附录》。
叶橹的评论文章《慈航解读》发表于《名作欣赏》年第3期,后收入《命运之书·附录》。
5月赴桂林参加“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处子》(年1月2日—3日)。
《跋淘的流年》(年1月11日。注:《淘的流年》后因故未出版)。
《图像仪式》(年1月25日)。
《暖冬》(年2月4日立春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彦涵木刻作品观后》(年3月1日)。
《圣咏》(年3月3日)。
《冰湖坼裂·圣山·圣火——给S·Y》(年3月14日初稿;年3月24日改定)。
《涉江——别S》(年6月10日)。
《非我》(年6月12日)。
《91年残稿》(年6月28日)。
《呼喊的河流》(年7月11日)。
《盘庚》(年7月20日)。
《露天水果市场》(年7月22日)。
《偶像的黄昏》(年8月3日)。
《苍白》(年8月23日)。
《秋客》(年8月27日)。
《这夜,额头锯痛》(年9月7日—11日)。
《一幢公寓楼》(年9月13日)。
《工厂:梦眼与现实》(年9月20日)。
《自我访谈录》(年9月20日—25日)。
《俯首苍茫》(年10月6日)。
《拿撒勒人》(年11月26日)。
《红尘寄序》(年12月19日,青海巴州驿)。
年56岁
9月7日邵燕祥为昌耀诗集《命运之书》撰写序言《有个诗人叫昌耀》。
11月昌耀与杨尕三离婚,独自搬到作协办公室居住,后迁至青海省文联摄影家协会,直至去世。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痛·怵惕》(年2月27日)。
《怵惕·痛》(年3月2日)。
《圣桑天鹅》(年3月9日)。
《莞尔——呈献东阳生氏》(年4月8日)。
《现在是夏天——兼答“渎灵者”》(年6月6日)。
《命运之书自序》(年6月11日)。
《一滴英雄泪》、《面谱》(年6月30日)。
《烈性冲刺》(年7月12日)。
《致修篁》(年7月27日初稿;9月21日改定)。
《傍晚。篁与我》(年9月2日)。
《烘烤》(年9月25日晨5时)。
《花朵受难——生者对生存的思考》(年10月10日)。
《螺髻》(年12月6日)。
《场(精神的。辐射能的。历史感的。……)》(年12月16日晨)。
《晚云的血》(年12月20日)。
《报诗人叶延滨书》(写作日期不详)。
年57岁
7月《命运之书》出版受阻。昌耀撰写了一则题为《诗人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的征订广告,决定以“编号本”的形式,自费出版该诗集。该文发表于《诗刊》年第10期。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降雪·孕雪》(年1月1日晨光之中)。
《有感而发》(年1月22日除夕)。
《一天》(年1月23日—24日;2月8日修订)。
《我见一空心人在风暴中扭打》(年5月22日)。
《自审》(年7月1日)。
《诗人们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年7月13日)。
《踏春去来》(年7月27日)。
《在一条大河的支流入口处》(年夏)。
《意义空白》(年8月4日)。
《堂·吉诃德军团还在前进》(年8月5日)。
《大街看守》(年8月18日)。
《毛泽东》(年8月19日)。
《薄曙:沉重之后的轻松》(年8月28日)。
《诗人与作家》(年9月28日)。
《一种嗥叫》(年9月28日)。
《勿与诗人接触》、《复仇》(年10月20日)。
《生命的渴意》(年10月26日)。
《宿命授予诗人荆冠(答星星诗刊社艾星并兼致叶存政、杨兴文)》(年12月13日凌晨5点)。
《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封面(青海人民出版社,年)
年58岁
8月昌耀诗集《命运之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寺》(年1月25日)。
《播种者》(年2月18日)。
《罹忧的日子》(年2月22日)。
《人:千篇一律》(年3月23日)。
《享受鹰翔时的快感》(年3月29日)。
《近在天堂的入口处》(年5月15日)。
《小满夜夕》(年5月22日)。
《凭吊:旷地中央一座弃屋》(年5月24日)。
《灵语》(年6月3日)。
《答诗人M五月惠书》(年6月10日)。
《火柴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年6月16日)。
《街头流浪汉在落日余晖中挽车马队》(年7月10日)。
《地底如歌如哦三圣者》(年7月30日)。
《菊》(年8月15日)。
《深巷·轩车宝马·伤逝》(年9月25日—10月6日)。
《混血之历史》(年9月26日)。
《纯粹美之模拟》(年10月2日)。
《迷津的意味》(年10月13日)。
《与蟒蛇对吻的小男孩》(年10月14日)。
《答深圳友人HAOKING》(年10月23日)。
《戏剧场效应》(年11月8日)。
《读书,以安身立命》(年11月28日)。
年59岁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意义的求索》(年2月1日雪朝于西宁)。
《任重道远——为绿风诗刊百期纪念而作》(3月13日夜夕)。
《贺凤龙摄影创作的意义》(年4月4日)。
《春光明媚》(年6月26日)。
《百年焦虑》(年7月6日)。
《划过欲海的夜鸟》(年7月30日)。
《淘空》(年8月1日)。
《钟声啊,前进!》(年8月13日)。
《戏水顽童》(年8月28日)。
《感受白色羊时的一刻》(年9月23日)。
《荒江之听》(年9月27日)。
《圯上》、《一个青年朝觐鹰巢》(年10月7日)。
《折叠金箔》(年11月8日)。
《梦非梦》(年11月12日)。
《悒郁的生命排练》(年12月4日)。
《一份“业务自传”》(年12月29日)。
《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封面(敦煌文艺出版社,年)
年60岁
昌耀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冷风中的街晨空荡荡》(年1月14日)。
《昌耀近作·前记》(年2月14日)。
《沉重的命题——致XX先生》(年2月22日)。
《灵魂无蔽》(年3月14日)。
《裸袒的桥》(年3月19日)。
《从启开的窗口骋目雪原》(年3月23日)。
《幽默大师死去(一次蓦然袭来的心潮)》(年3月25日)。
《西域:断简残篇之美》(年3月31日)。
《过客》(年4月13日)。
《与梅卓小姐一同释读幸运神远离》(年4月21日)。
《话语状态(两种状态:怡然或苦闷)》(年4月23日)。
《时间客店》(年5月18日)。
《醒来》(年5月26日)。
《载运罐装液体化工原料的卡车司机》(年5月27日凌晨)。
《玉蜀黍:每日的迎神式》(年8月9日)。
《S山庄胜境登临记》(年8月9日)。
《夜者》(年8月14日)。
《我们仍是泥土的动物(诗辑《青海风》主持人语)》(年8月18日)。
《紫红丝绒帘幕背景里的头像》(年8月21日)。
《你啊,极为深邃的允诺》(年8月22日)。
《夜眼无眠》(年9月4日)。
《顾八荒》(写于年;年9月改)。
《一座滨海城市。棕榈树。一位小姐——给H》(年9月29日)。
《风雨交加的晴天及瞬刻诗意》(年10月12日)。
《诗人写诗》(年10月18日)。
《给H君的碎纸片》(年10月20日)。
《晴光白银一样耀目》(年11月23日)。
《噩的结构》(年11月27日)。
《今夜,思维的触角》(年11月28日美俗感恩节)。
《再致H》(年11月)。
《我的死亡——伤情之一》(年12月29日)。
《土伯特艺术家的歌舞》(年12月30日)。
年10月,莫斯科,昌耀(右三)在俄罗斯作家组织会议室参加座谈。
年61岁
10月昌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俄罗斯。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无以名之的忧怀——伤情之二》(年1月4日凌晨4点)。
《寄情崇偶的天鹅之唱——伤情之三》(年1月23日—25日)。
《两只龟》(年1月29日)。
《我的怀旧是伤口》(年2月1日)。
《人境四种》(年3月14日)。
《苏动的大地诗意》(年4月19日)。
《兽与徒——有关生命情节》(年5月5日)。
《告喻》(年6月19日)。
《与马丁书》(年7月10日)。
《挽一个树懒似的小人物并自挽》(年7月22日)。
《序肖黛寂寞海》(年8月14日)。
《从酷热之昨日进入到这个凉晨》(年8月30日)。
《秋之季,因亡蝶而萌生慨叹》(年11月23日)。
《相见蝴蝶》(年12月9日)。
《语言》(年12月20日)。
《权且作为悼词的遗闻录》(年12月24日)。
《一个早晨——遥致一位为我屡抱不平的朋友》(年12月26日)。
《昌耀的诗》(蓝星诗库)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年)
年62岁
6月16日韩作荣为昌耀诗集《昌耀的诗》撰写序言《诗人中的诗人》。
12月昌耀诗集《昌耀的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昌耀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海牛捕杀者》(年1月4日)。
《主角引去的舞台——复许以祺先生,为其摄影创作天葬台题句》(年1月6日)。
《相信生活》(年1月15日)。
《面对“未可抵达的暖房”》(年1月21日)。
《音乐路》(年1月22日)。
《关于中国今日诗坛在行进中》(年1月31日)。
《致史前期一对娇小的彩陶罐》(年3月26日)。
《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灵魂与肉体的浸礼:与俄罗斯暨俄罗斯诗人们的对话)》(年2月17日—20日)。
《昌耀的诗后记》(年6月16日)。
《“练字”与“懒得写诗”——兼说“音乐无内容可言”》(年9月)。
《嚣声过去——“灵觉”之一》(年10月7日)。
《滴漏之夜:似梦非梦时》(年10月16日)。
《我这样扪摸辨识你慧思独运的诗章——代信函,致M》(年10月20日,西宁)。
《请将诗艺看作一种素质》(年11月9日)。
《苏州歌舞团三人舞春之韵》(年11月22日)。
《陌生的地方》(年12月13日)。
《我早年记得的陕西乡党都远走他乡了》(年底)。
年63岁
10月12日,医院,确诊为腺性肺癌。
10月28日,昌耀转医院医院。
12月22日,昌耀因难以承担医疗费用,被迫办理家庭病床,住进女友修篁家中。
唐晓渡的评论文章《行者昌耀》发表于《作家》年第1期。
陈祖君的评论文章《昌耀论》发表于《青海湖》年第10期。
该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20世纪行将结束——影物质。经验空间。潜思维。正在失去的喻义(一首未完成诗稿的断简残篇)》(年写作,年1月9日整理毕)。
《直面假人的寒战》(年2月25日)。
《瓦尔特再次保卫萨拉热窝——一个中国人对北约八国联军侵略南联盟所持的民间立场》(年3月30日)。
《沙漏之下留驻的乐章美甚》(年6月29日初稿;7月9日订正)。
《士兵。青铜雕像。鸟儿》(年7月26日)。
《故人冰冰》(年8月4日)。
《我是风雨雷电合乎逻辑的选择——昌耀自叙(未完成稿)》(年)。
《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年)
年64岁
1月16日晚昌耀病情恶化,医院呼吸科。
1月20日因为病房里吵闹不宁,昌耀要求在走廊为自己增设一张病床。此事被媒体宣传,引起社会专家为你分析白蚀症有何表现白癜风可以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