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揍”不能读也
李雁
七十年代末期的某个夜晚,月色皎洁,明亮的照着西安临潼骊山脚下的李家院落。老枣树下,又在上演着“揍孩子”的场面。
这样的情景每隔几天就上演一次,挨揍的总是家里13岁的“向阳哥”。
“向阳哥”名叫李向阳,是家里的老大,下面四个妹妹。隔壁老康家的胖虎有着看不完的小人书,还爱在孩子堆里显摆。
李家娃们多,经济条件不宽裕,“向阳哥”的几个妹妹动了心思:“向阳哥,你和胖虎是同桌,给咱借本《平原游击队》,我们想看拿双枪的李向阳打鬼子!”
“向阳哥,我想看《小兵张嘎》智斗鬼子!”……
于是,很爱妹妹的“向阳哥”将自己做的弹弓送给了胖虎,接连几天放学后教胖虎打麻雀。终于,“向阳哥”借来了几本小人书。
妹妹们乐疯了,早早写完作业就互相串看着小人书,甚至大声读着精彩内容,抑或摘抄经典句子。
“天啊,我把书皮弄破了!”
“完啦,我撒上水了,起皱啦!”
“向阳哥”默默收拾着残破的书,归还胖虎时,胖虎哭的撕心裂肺,惊动了老康。
老康领着眼睛红肿、面目全非的儿子胖虎直接杀了过来,一定要讨个说法。李家父母气恼之余,惟有陪着不是。
晚上,娃们吃完饭,“向阳哥”揽下了所有过错。不一会,李家父母的笤帚疙瘩就招呼上了,“向阳哥”绕着老枣树下的碾子跑圈躲着:“下次不借了,成不?”
几天后,“向阳哥”再次“贿赂”了胖虎,神秘的将《闪闪的红星》《鸡毛信》《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偷偷塞给妹子们。妹妹们长了记性,用牛皮纸将小人书包好再看。
“李向阳,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个混球,没记性啊!”李家父母的吼声再次回荡在院落,虽有夜色,但笤帚疙瘩还是精准的瞄准了“向阳哥”。
“妹子看小人书,不写作业,我错了,我不借胖虎书了,我写保证书。”“向阳哥”又开始围着碾子跑,李家父母边追边数落着。
几经挨揍,“向阳哥”积攒了丰富的经验。讨好胖虎的方法层出不穷,借的书也更多,《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列宁在十月》《在人间》……
“向阳哥”将阵地挪在了金灿灿的麦田里,妹妹们躲在地里高兴地议论着,厚厚的手抄本上歪七扭八的全是心得。
割麦子的村里人将几个娃娃的事告诉了李家父母,于是,夜晚的小院热闹起来。
“向阳哥”被揍的次数多了,这腿脚更快了,李家父母已经撵不上了,笤帚疙瘩换成了大扫帚。
七十年代末期的多少个夜晚,西安临潼骊山脚下的李家院落老枣树下,一幕幕上演着“揍孩子”的场面,挨揍的总是家里13岁的“向阳哥”。
今年,作为“向阳哥”的大妹子的我回家省亲,看着熟悉的院落,还有如历史般保存下来的碾子,我的眼睛是湿润的。
摸着碾子的沟壑,感受着曾经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因替妹妹们借书而挨揍的“向阳哥”向我跑来……
微刊编辑部
文学总顾问:高海涛
总监制:王立春
主编:李忆峰
副主编:刘丽茹才玉书
小说编辑:雷宗甫
散文编辑:张哲
诗歌编辑:任佐俐
诗词编辑:曲日光
儿童文学、理论编辑:李忆锋
制作:才玉书
投稿邮箱:xiaohey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