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
C.使用磨制工具
D.掌握制陶技术
2.如图为清朝蒋毓英编纂的一部地方志目录。据图可知,清廷已( )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设置台湾府
C.打败荷兰殖民者
D.建立台湾省
3.这艘红船,如果比较完整地表述,应该是:北京孕育,上海制造,南湖起航,它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这是因为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北伐胜利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 )
A.田中角荣访华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C.连战访问大陆
D.八项主张的提出
5.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文中的“它”指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
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6.今年3月,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在某纪念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赞誉道:年前,他“跨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传递出经世适用的启示和教诲”,是那个“人被发现”的时代的先驱。马塔雷拉总统赞誉是( )
A.彼特拉克
B.但丁
C.莎士比亚
D.薄伽丘
7.从“萨拉热窝事件”、“德军闪击波兰”、“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三个关键词,你推测论文题目最有可能是( )
A.《论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B.《突发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C.《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研究》
D.《暴力冲突是人类交往的主要形式》
8.如图所示事件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
A.导致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B.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C.促进了“万隆精神”形成
D.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二.材料题(共2小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中国民众)实际上尚含有无限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如欲实行此下策,则后患又不可不防矣。
﹣﹣德国瓦德西著,王光祈译《瓦德西拳乱笔记》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等维新党发起的运动是什么?文中所涉的皇帝是谁?据材料概括指出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拳民运动”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
10.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年英国煤产量只有万吨,年就超过万吨,年则达至万吨,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吨,年则达到吨,年增长到万吨。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材料三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但效果截然不同。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历史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的关联。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可以为晚清中国提供的借鉴。
点击打开百叶窗,显示答案
点击打开百叶窗丨显示答案!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