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萨拉热窝。从奥斯曼时代的东方风情,到奥匈时代的荣华风韵;从南斯拉夫时代的奥运之城,到内战硝烟中的人间地狱。在这里,有太多讲不完的故事。然而地理上的遥远与文化上的疏离又阻隔了我们对她的全面认知。
初识萨拉热窝,无论是在历史书、在旧新闻还是在老电影中,有一个意象似乎永远避不开、逃不掉,充斥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片段印象——战争。
拉丁桥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拉丁桥上被一个塞尔维亚独立运动者开枪刺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萨拉热窝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放眼望去,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带红色屋顶的建筑物群,甚是壮观。可是,如果在战争期间,四周高山上布满敌方的大炮、机枪,这座城市和人民就是瓮中之鳖,束手待毙。不幸,萨拉热窝确实遭遇了这样的局面。
南斯拉夫解体后,各国相继争取独立,这里展开了二战后欧洲最惨烈的区域战争。而波黑正是这场战争的热点,数年间20万军民丧命,百万计黎民流离失所。萨拉热窝也经历了一场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最惨烈的围城之战(共计6万余人死伤,85%是无辜市民,包括位儿童)。而著名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克尔瓦瓦茨也死于这场围困。
20年过去了,这块布满历史伤痕的土地仍在缓慢地重建,许多战火废墟逐步恢复生机,这个童话般美丽国度下有着隐隐作痛的历史沧桑。在市区的繁华街头经常可以看见布满累累弹痕的墙壁,自动步枪与重型机枪留下各类型恐怖狰狞的窟窿。有些房屋重建或翻新了,有些仍停留在20年前的那一刻。
而炫丽灯火映照的街道上也散布着触目惊心的“萨拉热窝玫瑰”——人们将内战期间迫击炮弹在地面炸开的凹痕涂上红色树脂,远观如一朵朵血红的玫瑰。
波黑正在努力重建与恢复独特的多元色彩,向游客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欧洲。在萨拉热窝、莫斯塔尔等大城市,各种宗教的建筑是共生并存的。刚穿过犹太教堂,拐个弯便见到歌德式天主教大教堂,不远处可瞧见深蓝圆穹的东正教堂;而继续前行,却是奥斯曼帝国修建的土耳其社区,矗立着尖塔古老回教堂。
世代共同生活在同一城市里,喝同一条河的水,尝同一条街的咖啡与面包,这种欧陆文明与中东文明的巧妙糅合,在欧洲极为罕见,成了波黑独特的美丽风景线。
波黑,这个在战争废墟上蹒跚起步的国家,总在不为人知之处,散发着令人惊艳的魅力,而美丽不为游客而造,静静地等待你用心来发现。旅行·预告塞尔维亚这里有着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最动荡的过去,也有着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这里是男神诺瓦克·德约克维奇的故乡,这里是欧洲的秘密花园!塞尔维亚,下周见!本裕国际扫一下呗?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