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导游太难了待业7个月,五一仅有一团,只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3/5

导游陈静特意为“五一”假期准备的东西,没能如愿派上用场。杭州天气热得早,她提前一周就帮游客购置了扇子,“男孩用折扇,女孩有团扇,想着拍照好看些”,自拍杆、充电宝也准备妥当。

但满心欢喜扑了空。五天小长假没能给陈静带来期待中的游客量,她只接到一个订单。想起去年此时,订单塞满整个假期,不到10个人的工作室带了40多个团,“忙到恨不得分身。”陈静如今只觉得苦涩,“是我高兴得太早了”。

原本整个旅游行业都在等待这个假期。近1年最长的“五一”假期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假期是出游高峰,“日进斗金”,年“五一”假期平均每日旅游收入超过94亿元,更长假期通常意味着更多消费。因疫情冲击,旅游行业失去春节假期,“五一”假期成为上半年的最大指望。

陈静的失望里也还掺着些“意料之中”。“五一”放假前,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五一”假期旅游提示和防疫知识发布会上介绍,“疫情防控不放松”,景区要做到错峰、限量、预约、有序开放,每日的接待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5月1日至5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6亿元。相较去年,游客人数下降0.9亿人次,收入减少59.6%。

出境游领队李晴心“凉”得更早。她第一次度过了悠闲假期,没什么工作,只能待在老家。“五一”假期前一周,外交部发布提醒,中国公民在国内的暂勿出国旅行,在国外的避免跨境流动。从去年9月底结束最后一份带团工作,她已在老家“窝”了七个月,“到01年,跨境游行业能恢复正常就不错了。”张晴说,从周边游、跨省游到出境游,自己所在的行业显然排在复苏序列最末尾,她看着同行里转行的人越来越多。

挨到“五一”假期,不少导游已不再像初停工时那么焦躁,“时间长了,撑得下去继续撑,撑不下去找别的出路,日子还是要过的”。陈静和同事偶尔才会聊起“旅游业什么时候恢复正常”的话题,“3月复工时,我们期待清明假期,然后推到‘五一’假期。说实话,我最希望明天就会好,但是谁说得准呢?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疫情暴发、出境游业务暂停后,李晴在朋友圈发文“各位同仁要坚强”。

失落“黄金周”:

“游客多了,导游也不一定有活干”

东北人陈静做了十年导游,七年待在杭州,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口音也变得软糯。时间久了,她开了一家导游工作室,自己做老板,招了七八名员工,从在线旅游平台上接订单,提供“私人定制”的带团服务。

杭州是热门旅游地。即使因疫情控制客流,“五一”假期里的西湖仍是人来人往,三三两两地聚在湖边,前往“断桥”的游客被分批安排,戴着口罩在栏杆前排起长队。在中国天气联合高德发布的《00年全国五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中,西湖预计为自驾热度最高的景区。

游客较假期前明显多了,但陈静却没想象中高兴。带着唯一的客户走在景区里,她注意到,身边大多都是散客,跟团来玩的人很少,“没什么人带着旗子、麦克风”,即使没有这些,导游和游客姿态也不同,他们要负责讲解知识、调动气氛,“同行基本都能认出来”。

这不是个好消息。“没有人雇导游,我们也还是没工作、没收入。”陈静解释说,自驾出游的年轻人多是本地人,喜欢随意逛,不太需要导游,她们的客户通常是带着孩子出行的外地家庭团。

“导游讲解大多围绕景点的历史知识、名人故事,客户也想听学生课本里会写到的东西,可以一边旅游,一边学习。”陈静本想“五一”假期能多接些家庭团,但距离放假的时间越近,生意不好的预感越强烈。

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们来不了了。假期前,河南、浙江、湖北等多地发文,针对当地师生的“五一”假期出行划定范围,提出“原则上不要离开本地”或“不要到市外旅行”。陈静所在的杭州市教育局防控办也倡导“杭州人游杭州”,倡导学生家长在“五一”期间也不出远门。一位朋友告诉陈静,为了避免跨省出游,她任职的公司将假期缩短了两天,“就是怕大家出省”,陈静哭笑不得,“能理解,也有点心酸”。

导游陈静带团时,客户通常希望多讲解些“孩子课本里会写到的知识”,但今年“五一”假期的家庭和学生团客明显少了。

生意自然差了许多。“五一”假期前,每天咨询导游服务的人只有十几个,最后成交的剩了5个,而去年这会儿,咨询预订的消息响个不停,最多时超过个人在线上等待回复。“每个导游每天最多能带两个团,去年只觉得人不够用,导游们只能连轴转。”陈静记得清楚,但今年,工作室里一半的导游没能接到活。

这对许多导游而言,是雪上加霜。自1月4日,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被叫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等旅游产品后,陈静的导游工作室与全国导游们从春节“旺季”随即进入“寒冬”。退单,成了她整个工作室的唯一工作,“电话一响,就是客户打来的退单电话。”陈静说,有的人想退单,有的人想延长时间,客户要求不同,协调退转单麻烦得很。

直到3月底复工后,工作室也只有零星订单。没了客人,导游们的工资也成了泡影。陈静和员工在“停薪”这件事上拥有“默契”,“不带团,也就没薪水,99%的导游们都是这样的,员工们也没抱怨什么”。

陈静清楚,大家心里都着急,“旅游业复工情况不好,没收入就是眼前最大的坎”。“五一”假期前,她在发布的短视频中,提着铁锹,铲了几下煤灰,看向镜头调侃,“大家旅游不用来找我了啊,旅游现在不景气,我要转行了。”

找出路:出境游领队转行微商、国内游,国内导游“扎堆”短视频

陈静主做本地旅游,转行“宣言”只是句玩笑话,但不少出境游从业者却真的撑不下去,换了工作。

“五一”假期前一天,有出境游领队在社交平台上写下,“没想到以这样潦草的方式告别旅游行业,往事清零,重新开始。”旅游相关的资料被封进箱子,个人简介像是没来得及改,还写着“我是热爱生活的旅游人”。

由于没有工作,一些出境游领队开始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6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