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思想》第期目录
一、秦风:快雪时晴之帖(组诗)
二、齐春玲:立秋书
三、磊子:纯洁年代
四、大浪淘沙:围城
五、白云:陪伴
六、马汉:鲜果的温度
一、秦风:快雪时晴之帖(组诗)
1、春雪与樱花帖“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武汉落雪了……第一场春雪雪花,领着星星的队伍未知的宇宙,那暗物质泪的微光雪,苍天不顾一切的心具有玻璃的属性。易碎,请勿倒置我把自己,抛进速度,抛向飞翔更多地朝向那些背阳的植物珞珈山的樱花,只为飘落张开翅膀那些花蕾,都抬头向着永恒春欲醒,不被融化,拒绝腐烂雪,从空中落下,又消失在空中只落在,那些雪的眼睛与心底风,既是幸存者,又是葬花人2、南山白发帖白发立雪。比真理更抵至神祗白发擎苍。寒光熔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头雪豹。一发千钧。一触即发先于病毒,更快更远地到达自己白发的药典里,行与路都是同一个方向的逆行者眉间的雪线,打开清晨通向罩住的表情,散开的眼神病毒为疯狂的报复备下大地牺牲的内脏你独自引开,众生体内的兽最好的免疫力,是成为自我的医生与药无需再看战疫情报,只想看您白发春风的微笑3、白夜帖“有的人活着,是因为有的人已经死去。”你明白吗?……明白!你能做到吗?……能!这是一个死者对生者的回答是通行证,也是墓志铭把自己呼出,又把自己咽下然后消失在,哑口的哨孔身上全部的沉默是你唯一的死黑夜有两种活法:比黑夜更黑,比白昼更白仰望星空,用头颅焊接灵魂的银河那北斗的光芒,被自己照亮此刻天欲晓,此刻正落日4、哭墙与编钟帖“发生在一个无辜人身上的苦难,也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我苦难的犹太兄弟,此刻在哭用脑袋哭,用石头哭,用墙哭仿佛在哭我。哭感同身受的武汉以及所有生死离别的苦难我感谢,这哭的祷告,赞美还有歌颂。这哭泣的歌颂更穿透人心我感恩,素未谋面的上帝与苍天我撞响体内的编钟和落日以木铎金声,给耶路撒冷,献给哭墙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地如果生命可以分享,我们愿分享死亡如果死亡如此高尚,我们都彼此深爱5、玻窗与露台帖站在窗边。有道玻璃上折皱的心云像是从黄鹤楼反射来呼吸的肺叶唯有窗口敞开。破了似的靠在墙柱很是忧伤,这忧伤里有折光的力量露台。半空中似乎又向前跨了几步先于身体,递给我没有口罩的天空大地陌生而疏远。脚踩在很高的深度迎着光,呼吸忏悔。深深地,呼吸人类美好也将过去,仿佛苦难也不曾光临来吧,就让痛先存在于痛“来点音乐,一点巴赫,一点悲伤的舒伯特。”这就是我,自我隔离的生活墙上的红杏,云中的苍狗部分在地上,部分在天上,却不在人间6、存在简史帖病毒的此在,让我们以痛感觉存在并用神的密旨,以大于自身的苦难放置自已。大自然总是用一种灾难提醒或屠杀,人类的另一种欲望时间在,还是根本不存在?可能,是我们遗忘了它的存在遗忘就意味着吸取不了教训它只有代价,毁灭性的代价时间之书,从证词的肺部打开大江东去的河床,不被容纳倾倒石头的血,和声音的肺活量宿主或中间宿主,都是一种寄生最悲壮的是,向生而死最高贵的是,向死而生7、武汉之殇帖“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年的深冬。年的初春。一部断代史,由病毒肆意炮制大地严重的内伤,从武汉破开万千河山,万家灯火,洞穿的肺叶无处闪躲,人类在自己的呼吸中避难无论哪个方向,都有呼喊和抢救都不是无辜者,都不是幸存者都是受难者。无需逻辑判断面面相觑的人类,都是嫌疑者窒息的沉默也会长成灵魂筛孔在呼吸之中,打通更多的呼吸正是这苦难,正照亮你的路秦风,本名蒲建雄,文学博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首届全球汉语诗歌主奖、首届天府文学作品奖、长城文学奖、苏东坡文学奖。文学作品发表收录国内外多种文学诗刊与专辑。著有诗集《独步苍茫》。(来源:华语诗歌)二、齐春玲:立秋书
夏日的暑热还设有消减秋声正悄悄的逼近。就算是把身体里的火气都逼出来也还是不要去效仿古人再把行侠仗义的好汉逼上梁山人啊,凡事要适可而止夜晚被窗外的蝉鸣叫醒忽然发现,季节刚好到临界点仿佛人生经历过的几次大考我们都没有发挥到极致为什么要把唇枪舌剑对准身边最亲近的人。你看树上的果实多么饱满每一次的收获都要付出艰辛孩子,你脚下的路还很长我已没有多少剩余时间在此虚度齐春玲,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年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北方文学》《中国诗人》香港《流派诗刊》《长江诗歌报》等发表诗歌余首。诗作收入多种选集。著有诗集《星河》《石头与水的光影》等。(来源:诗博刊)三、磊子:纯洁年代电视里又在播放日本故事片《望乡》了,一晃就是四十年啊。怎么说呢?那时的我们对这部片子真是觉得又新鲜又好奇,看得似懂非懂,同时又觉得很没意思,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好看。
那时候我们最爱看的电影是什么呢?打仗片啊!像什么《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什么的,那多来劲儿啊。还有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片子,《地下游击队》、《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橡树,十万火急》什么的,动不动就是突突突扫倒一大片,打得那才叫一个痛快呢。每次看完电影我们的心情都难以平静,虎视耽耽,一见面就扯着嗓子喊,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开火!开火!开火!突击给给——冲啊——剃过头的,都给我上。再不然就是模仿着外国人的腔调,怪声怪气地说,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瓦尔特在哪儿?他让我给你捎来了这个——叭!叭!一天到晚兴奋得什么似的,舞刀弄枪,冲锋陷阵,恨不能也到战场上去跟鬼子拼一拼。
可是《望乡》把我们都给看傻了!这演的是什么呀?真没意思。两个女人走来走去,絮絮叨叨的,还那么冗长、繁琐、细碎,情节跳来跳去的,一会是过去,一会儿是现在。什么妓女呀、妓院呀、南洋姐儿啊,那都是干什么的?我们还是头一回听说有这种事儿呢,看得脸上怪害臊的。演的全是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
如果说其中还有什么吸引我们的地方的话,应该就是那个个子高高的,大长腿,长得特别苗条特别漂亮的女影星栗原小卷了。你瞧,到现在我还一直记得她的名字,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那黑油油的头发,曲哩拐弯的,说不出来的美,皮肤白白的,鼻子挺挺的,一双大眼睛,秋水般清澈明静。最最重要的是身材太性感了,那时候好像还没有这个词儿,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吧,再穿上一身合体的筒裙装,脖子上系一条薄薄的白纱巾,屁股一扭一扭的,真个是风情万种的样子啊,美得不要不要的,简直不要太迷人哦!后来还上演过一部她演的电影叫作《生死恋》,哎呀呀,那么美的女人怎么会突然死了呢?看得我们眼泪流得唏哩哗啦的,鼻子酸得都快不行了,真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望乡》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栗原小卷演的那个女记者到阿崎婆家房子后面的茅草地里去解小手,刚蹲下脱了裤子,忽地又站起来,提着裤子左看右看,大声叫道:是谁呀!这时候从旁边草丛里站起来一个萎琐的中年男人,油腻腻的那种,胖乎乎的,嘴唇上还留着个小胡子,没皮没脸的样子,嘻嘻笑着,还有脸打招呼呢,跟个没事儿人一样。显然是个卑鄙的偷窥者,太卑鄙了。这人可真够下流的!呸!呸!呸!那时候我大概刚刚上初中三年级吧,俺班里就有个男生长得白白净净的,比这个老男人好看多啦。本来我们关系还挺不错的,后来有个同学神神秘秘地对我说他曾经偷偷扒过女厕所,我对他的印象一下子就变坏了。再看他一点都不正经了,越看越像。我们班的男生都有点儿看不起他,没有几个人爱跟他玩儿。看他平常人模狗样的,没想到却是这么一个人。
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国家一下子从日本引进了好几部电影在全国各地放映,有《追捕》、有《望乡》、有《狐狸的故事》,还有《生死恋》。那时候全国人民谁看过日本电影啊!这一看就觉得特别新鲜,大开眼界。卷发头、喇叭裤、花格衬衫、蛤蟆镜,几乎全都是从日本电影里学来的,那才叫时髦呢。男人们全都爱上了真优美和栗原小卷,女人们全都疯狂地喜欢上了高仓健。而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还不懂得爱情,却也高兴得像过节似的,看了一场又一场,嘴里天天哼着啦呀啦——啦呀啦——啦呀啦啦啦呀啦——瞅谁不顺眼就冲着他大叫一声:横路,横路敬二吗?你不认得我了?哈哈,横路敬二就是《追捕》里的那个大傻子呀,他的样子太搞笑了。
然而看了《望乡》之后我们的感觉却是别别扭扭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总觉得这事儿有点儿见不得人。有的同学看完后回家还傻呵呵地问呢,爸爸,妓女是做什么工作的呀?他爸身子一僵,表情特别狰狞,没好气地回答道,去去去,滚一边玩去。其实大人们不说我们也渐渐想明白了。谁还能猜不出来呀。日本电影里怎么什么都敢演呢?这也太肮脏、太丑陋了吧。资本主义社会总归是万恶的,到处都是一片黑暗,我们还是不去多想了吧。
啦呀啦——啦呀啦——啦呀啦啦啦呀啦——。《追捕》中的电影主题歌响彻了那个时代的天空。
我们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告别了纯洁年代,一天天长大起来。
磊子,媒体工作者。曾在《收获》、《当代》等杂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现居河南省平顶山市。(来源:磊子独白)
四、大浪淘沙:围城继续下沉,太阳拒绝最后一棵草的挽留毅然决然投身大海岛屿,闭着眼睛坐在海的背上任其漂浮他坐在石头上钓石头要在晚上,守着石头烤火就着风和石头干杯大海组织了交响乐团糊里糊涂当了岛主住进,四面有护城河的蜃楼每天还要遵守君臣约定叫醒大海,岛屿与石头一起看日出不再追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宋井海,网名,大浪淘沙,北京市人,文学爱好者,有多首诗歌发表。
五、白云:陪伴由于失血过多泥土枯黄的皮肤包裹着山峦嶙峋的骨头羊晃荡着单簿的身影像婴儿寻找奶头一样叼住一根根衰草在这样的季节除了雪不会再有其他的访客百无聊赖的风抓起一把把雪撒向天空没有雪是空旷雪来了反而多了寂寞那就把剩下来的雪堆一个雪人他憨态可掬的形象不像个装满寂寞的人再给他系上围巾戴上绒帽这样在孤独的冬天陪伴我的时间会更长白云:蒙古族,中国矿业作协,内蒙古作协会员。已出版诗集一本,发表作品余首。
六、马汉:鲜果的温度入夏,各种时令鲜果轮番上市。
江南瓜果丰富,醉李、枇杷、杨梅、葡萄、水蜜桃等一一应市时,人们一拨接着一拨地忙碌不停。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拎着各色塑料篓子,篓底、篓口衬着翠绿的蕨叶,拎花篮般匆匆而过,成为江南夏日的独特风景。看着,心里就明媚起来。这背后又是多少人与人之间的温柔故事啊。
醉李上市时,给友人打电话,说山里果农进城卖自家种的醉李,我恰好路过,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醉李,绿油油、紫盈盈半透明的像宝石,忍不住买了一些,给你尝尝鲜。友人就说,哎哟哟,你就自己吃吧,你老是想着我。
杨梅上市时,故交打电话来说,乡下亲戚送来些杨梅,我知道你爱泡杨梅酒,就特地给你留了,你在家吗?马上给你送过去!电话这头就客气起来,你留着自己吃吧,你真客气哟!
不知从何开口的人与人,因为一小篓鲜果而说了一大筐话。本已近乎休眠状态的人际关系,也因授受鲜果,而激活成了热络模式。
我有位小学同学,又是从小同住一条街的玩伴。他有位山东烟台种樱桃的朋友,每年采摘完樱桃总要连夜开车,专程从山东运满满一车来无锡,给我同学尝鲜,又让他送人尝鲜,把收获的喜悦分享到大江南北。其实我与老同学平时各忙各的,联系处于低频率状态。每当樱桃上市时,他总会给我打在家吗?这一句话,固定的语调,固定的内容,让我已有了固定的翻译,那就是“樱桃又熟了”。一接这电话,眼前就立即浮现起红如玛瑙油光锃亮的果实来,鼻孔里就嗅到了带着水气的香甜味。他开车将山东朋友千里迢迢送来的樱桃送到我家几盒,顾不得小坐片刻,又匆匆开车给其他朋友送去。他解释说,鲜果耽搁不得,我还是快去吧。送他走后,我除给自家留一点外,又将其余的赶紧分送给其他亲友。为此,电话、 往往还有这样的情形:我给谁送去了这样果子,对方却让我带回了那样水果,说是谁谁送他的,自己留了一半,正想给你送过去的,你恰来了,太巧了太巧了。于是“投桃报李”这句成语,有了现实版的注释。小小的鲜果,就这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甚至跨越了地理区域的界限,温暖着人们的心。
今天早晨接到杭州堂姐的 中午时分,手机铃响了。“马师傅,马师傅!”我知道,这是马路对面银行储蓄所的小姑娘。在诸如“马老师”“马先生”的一类称呼中,唯独这一声“马师傅”是独特而有辨识度的。在她眼里,我就是个常穿过马路去取钱存钱的退休老工人,她用质朴平常之心真诚以待。她曾请求我帮忙完成过指标任务,反正数额不大,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且没经济损失,所以就承接了,能帮人时就帮人一把吧。她倒是一直记在心里了。她在电话里说,马师傅,有一盒枇杷要麻烦您来拿一下的。昨天就摘下了,要拿回去赶紧吃哦。
我虽没考证过互送时令鲜果习俗的形成年代和发展脉络,但已习惯了每年夏天,或是旁观,或是参与着鲜果在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邻里之间传递的这一过程。这种经过人与人之间传递的鲜果,比起直接从店铺买来的水果,吃起来仿佛味道口感更丰富,不仅让人尝到水果的甜润可口,更能品尝到生活的美妙滋味。
来源:人民日报
《人类的思想》
编辑野草8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