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昨天的约定今天老张和我一起活动,而沈老先生则放假一天,自己游玩。
萨拉热窝是一个很值得多逗留的城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她的文化魅力使其曾在年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的提名,是唯一一个欧盟国家之外的提名都市。悠久的历史和多样化的宗教及民族文化,数世纪来一直和平共处相得益彰,在萨拉热窝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和犹太教堂可以比邻共存,这也是欧洲都市中仅有的四教共处的都市。因此她的可观赏性、可游览性和可研究性颇强。难怪年LP(《孤独星球》)将其列入全球最值得旅行的十大都市之一呢。
俗称背包客旅行宝典的《孤独星球》,英文LonelyPlanet,简称:LP
上午9点,萨拉热窝的天阴沉沉的,稀稀拉拉的小雨时有时无,打伞与否都不妨事,细致的老张不仅带着伞还带了一保温杯的热茶。本人生平最不爱打伞,小雨呢,宁愿淋着也不愿占着一只手撑伞,由于没有打伞的习惯,往往带伞出门十有八九会丢了;如果真是遇上大雨要么不出门、要么穿上雨披或雨衣。每次旅行总会带上一件自行车用的大雨披,是足以把整个人连同背囊一起罩在里面的那种,有一次忘记带了,在越南的西贡一下长途汽车就遇上倾盆大雨,结果背囊湿了不打紧关键是死沉、死沉的,从那以后自行车雨披就成行囊中的标配了。
老张跟着沈老先生旅行了半个多月,从德国一路南下走过了四、五个国家,我试着他当向导去著名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GaziHusrev-bagMosque)。结果从青旅到清真寺原本只要10多分钟的路程硬是绕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看来谷歌地图他还是用的不熟啊。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下简称:贝格清真寺)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建成于年,是典型奥斯曼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也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拍摄的实景地。虽然猫途鹰(TripAdvisor)把该清真寺列排名为萨拉热窝景的第11位(共有个景点),我们首选它的原因恐怕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的追忆不无关系。
16世纪建成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
贝格清真寺本身是免费参观,但与之相关的清真寺博物馆和清真寺图书馆则需要门票(3波黑马克,合人民币约14元),清真寺毕竟在这儿已经耸立了多年,总还是有些故事的。每到一地博物馆我是一定要逛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即使是一些无厘头的博物馆也不会放过,如新德里的厕所博物馆、萨格勒布的失恋博物馆、布拉格的性机器博物馆、印尼的银行博物馆。
印度新德里的厕所博物馆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的失恋博物馆
贝格清真寺不总是对游客开放,我们俩去的时候正逢关闭中,只有主殿的南厅可供参观,那儿也是穆斯林祷告的地方,同时也是图书馆。大厅地面铺着红底素花的地毯,走在上面悄无声响,进入清真寺殿堂内脱鞋是必须的。这个侧厅同样拥有高大的穹顶、充足的自然采光,与伊斯坦布尔所见过清真寺的内饰几无差别。这座伟大的建筑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饮水的需求,当初就建造了一个供水系统,从距离清真寺7公里的一个泉眼处引水,不仅可饮用还可以用于祷告前教徒的清洗手脚,并将其接入40个公共喷泉,在当时欧洲这也是最早的供水系统之一。
清真寺主殿的南厅,既是图书馆又可做祷告
参观的人并不多,也许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游客们还顾不上这种内含大于景观的地方吧。清真寺在一个带围墙的大院子里,不算宽大倒也静谧,北门对着的喷泉和电影里的场景一样,并没有改变。影片中有一个片断就是发生在这里:当钟表匠谢德知道德军埋伏在与瓦尔特约会的清真寺后,为保护瓦尔特只身前往清真寺赴约,就在喷泉边广场钟表匠击毙了前来接头的盖世太保,此时埋伏的德军枪声响起,谢德英勇牺牲,接着镜头往上摇,一圈圈光晕的天空中惊鸟飞撞,谢德用自己的生命成功地解救了正在赶来赴约的瓦尔特及游击队员们,那场景悲情而唯美令人动容,久久不能忘怀。
清真寺正门前的边广场,电影中的实景
贝克清真寺西边有一个高大钟楼,虽然隔了一条小街,但仍然是清真寺的一部分,叫“宣礼楼”,早年间的用途是在做礼拜前向教民报告时间并召唤他们来礼拜,因此也叫“唤醒楼”。钟楼晚于清真寺,建于年,上面的大钟产自意大利,是目前城里唯一的公共时钟。也是萨拉热窝老城最高的建筑,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大钟楼也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里瓦尔特与德国鬼子激战的一个场景。钟表匠谢德牺牲后,闻讯赶到的瓦尔特及战友们与敌人在贝格清真寺发生了激烈的枪战。,邻近的大钟楼是可以俯瞰整片区域的制高点,德军原本在此布设了机枪手以便射杀瓦尔特,但机智的他却悄悄摸进钟楼,端掉了敌人的火力点,居高临下地扫射数倍于自己的德军,掩护战友撤退。在扫射完地面残余的敌人后,瓦尔特抛出一条绳子,从容地从高高的钟楼上滑下,与战友们在铜匠作坊工匠的掩护下成功地摆脱了盖世太保的追踪,遁形于小巷之中。如果你记得这段剧情的话,到萨拉热窝旅行时在游览过贝克清真寺的同时不妨顺便去看看这座相邻的塔楼,或许会有“久别重逢”的感觉呢。
贝克清真寺西边高大的钟楼
清真寺南门的街对面是清真寺博物馆,历史上这里原来是一所伊斯兰教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巴尔干地区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放映间循环播放着清真寺、图书馆和这所学校的史料,见我们进来服务小姐赶紧过来换成英语版的视频,并抱歉没有中文版的影像,我说会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来,你们得抓紧做出来呀。
清真寺内的藏品:《古兰经》手稿,年由保加利亚的穆罕默德.菲利拜威誊写
博物馆藏品:古老的读书架
伊斯兰学校教室里的壁炉
从博物馆出来已近中午,和老张俩漫步在清真寺外的商业街上,寻找着瓦尔特和战友们逃脱的那条小巷子,事过境迁居然还被我找到了,只是现在没有了铜匠作坊,取尔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礼品店了。
瓦尔特被德军追捕的小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