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周四
这是年我们的第10篇文章。
Whentheworldsays"Giveup",Ihopetherearewhisperssaying"Tryitonemoretime."当全世界都要我放弃时,期待有人轻语一声,“再来一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战地记者马丁·贝尔
马丁·贝尔(MartinBell)从上世纪60年代就成了BBC的战地记者,在三四十年里,他去过八十多个国家,报道了11场战事。因为他的杰出报道,他获得了英国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并被誉为英国战地记者的“楷模”。
1
白色带来好运
话题首先从“白色西装”开始。白色代表纯洁、诚实,我问马丁·贝尔如此钟爱白色西装,是否因为这个缘故?马丁·贝尔否定了这样的猜测。“我很迷信,我去过很多危险的地方,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穿了白色的西装,我大概早就没命了。就这么简单。那是在年,我被派往克罗地亚,报道当地的战争,当时天气很热,我穿了白色的西装,突然,很多子弹飞来,但是没有一颗子弹射中我,我觉得白色的西装给我带来了好运。”之后,整整20年来,马丁·贝尔一直保持着穿白色西装的习惯,无论是纯白,还是乳白,无论在危险的战场,还是安全的后备方。马丁·贝尔并不建议其他战地记者也穿白色的西装,“最好是穿舒服的、而且不显眼的衣服。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如果是冬天,如果当时下了雪,白色西装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行成“保护色”,白色的西装就再合适不过了。”
马丁·贝尔回忆,上世纪60年代,记者到战地采访,几乎没有任何防范措施。没有装甲车,没有防弹衣,也不经过任何培训。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情况才有所改变。“看年,我在克罗地亚报道时拍摄的照片,我根本没有穿防弹衣,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年,我们在萨拉热窝报道,也就是当时的战争前线,子弹射中了我们的车,但是没有射进我们的车内,我们这才知道,我们在当地找的车是可以防弹的。我找到BBC,要求他们对战地记者进行保护,之后,装甲车、防弹衣才开始普及,并且,BBC开设了如何应对恶劣环境的课程。”不过,马丁·贝尔本人从未参加过这类培训,他说他曾经当过兵,他的实战经验告诉他如何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护自己。
今年73岁的马丁·贝尔依然继续去危险的地方,不过,不是做为战地记者,而是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我继续参与一些项目,报道战前的争端,以及战后的影响。我最近去过也门和苏丹,报道了当地难民的情况。一些‘名人大使’不适合去这些地方,基金会就派我去。”
2
战地记者是“疯子”
和30、40年前,战地记者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相比,马丁·贝尔认为,现在的战地记者的处境比以前危险多了。“当我开始做战地记者时,我们就是拍电影,然后把拍好的带子空运回伦敦。那时侯,战地记者可以站在人群中做实地报道,有危险,但最主要的危险是双方交火。9.11事件之后,‘圣战’主义的流行,记者,不仅仅是西方的记者,成为被绑架、勒索、劫持的目标,记者已经不能够像以往那样工作。如果记者去前线,那他一定是跟军队一起去,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去前线,站在他们住的酒店的房顶上,进行报道。记者的采访资源越来越有限。马丁·贝尔继续回忆他所经历的战地采访的情景——“报道越南战争时,我们可以在南越政府统治区自由穿行、采访,美军也为我们提供帮助,我们可以搭乘任何一架美军直升飞机??”
不过,马丁·贝尔并不认为“战地记者”是份好差事,“能不做就不要去做。显然,如果非要做,你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应变能力,有耐心,好奇心,冷静和聪明。因为你要去一些别人不想让你们去的地方。对有些人而言,战地记者会特别有吸引力:这些人一定是好胜心强,有点疯狂的人。”
“你根本不需要去冒险,因为危险会冲你来。”马丁·贝尔始终记得年,在报道北爱尔兰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争端的情景。到处是枪炮声,暴力。记者经常遭受恐吓,我得随时堤防突如其来的暴打。”
对于今天的战地新闻报道,马丁·贝尔并不乐观。“我将要去曼彻斯特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做一场报告,报告的名字是:新闻的死去。尽管还有一些不错的战地报道,但是,真正优秀的战地报道在消逝。越来越多的记者的报道依附于军方,新闻通讯社的报道质量也在下降。目前,我们对很多战事了解很少,比如索马里,刚果,苏丹??报道很少。为什么呢?一是报道成本昂贵,即使不是商业性质的新闻组织,也要考虑各自的预算。二是危险。再看看他们的新闻排名吧,受欢迎的不是国际新闻,而是名人报道。所以,他们宁愿赠加对名人的八卦新闻的报道。战地报道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3
我做了战犯的证人
马丁·贝尔对电影节期间放映的电影《枪声俱乐部》(TheBang-BangClub)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部电影根据四名战地摄影记者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年到年期间,他们在南非战火中捕捉真实的故事。“摄影师凯文·卡特在苏丹拍摄的那副秃膺和饥饿的小女孩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然而,也引发了关于新闻伦理道德的争论——人们关心小女孩最后的命运,质问摄影师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照片?他有没有赶走秃膺,去帮助那个小女孩?”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马丁·贝尔的身上,他会怎么做呢?“我相信,我们在做的新闻工作就是在帮助人们。在波斯尼亚东部,我看到2万多平民被赶出家园,我是可以捎带一些,可我没有这样做。报道更重要。但是在萨拉热窝,当我在拍摄照片时,恰好碰到一场火宰,有人受伤,我就停下记者的工作,开自己的医院。如果我不这样做,我一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的。我想,记者的首要职责是讲故事,报道真实,但有时,人性更重要。战地记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记者。”
“谈到战地记者的伦理道德,另外一个问题同样令他们感到迷惑:他们是否应该向海牙的国际法庭提供证据?战地记者不应该是中立的么?大多数记者拒绝这样做,尤其是美国记者。在波黑塞族前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的审判案中,我提供了证据,做了证人,我也很高兴我能够这样做。”
4
将腐败政客拉下马
年,马丁·贝尔离开BBC,做为独立候选人,参加在柴郡塔顿选区的议员竞选,并以11,选票当选,成为年以来,英国首位成功当选的独立议员。马丁·贝尔将这次“转折”视为偶然。“我从来没有想过从政,因为我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人希望我和保守党内一名被怀疑腐败的官员竞选,当时,他的席位很稳固,他的对手党拿他没有办法,所以他们只能希望政治圈外的人和他竞争,结果,他们找到我。我答应了,并且我赢得了竞选。不过,我也只做了4年的政客而已。”当时,马丁·贝尔已经59岁,虽然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但对他而言,这是转变还是很突然。“几乎所有成为议员的人都有所准备。但是对于我,从成为候选人到被选举上,只有三周时间。所以我必须得迅速适应新的工作。最初就是不动声色的观察,然后,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了。”令马丁·贝尔颇为得意的是,他将“腐败”的政客拉出了政界。
从记者投身政客,优势显然易见,“你可以写东西写得很快,反应敏捷,你了解哪些记者来者不善,你知道如何发布新闻通稿,如何获得媒体的中国白癜风界十大新星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