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老人妇女上战场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7/19
??????????????????????????????????????????????????提示:点击上方"财经志"↑↑加入20万高净值人士俱乐部

财经志

「有态度、有深度、有鲜度的硬核财经公号」

时政头条

财经分析

证券评论

基金信托

理财投资

财富管理

金融内幕

资料来源:财主的阵地、英国报姐、北美留学生日报、千钧堂

终于,停火了!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战争,以亚美尼亚战败,并割地赔款的结局暂时停止。

是的,你没看错!跟百多年前一样,亚美尼亚不仅要割让领土,还承诺要给阿塞拜疆赔偿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可谓21世纪版的:丧权辱国、割地赔款!

小国爆发矛盾,大国在背后博弈。

别看远在西亚的高加索地区的两个小国家爆发武装冲突,背后则是俄罗斯、土耳其以及欧美国家的暗中博弈。

几天前,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俄罗斯的牵头下签订了《停火协议》。

停火协议的内容,对于战败的亚美尼亚来说,完全可以用“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来形容。

根据协议,亚美尼亚将于近日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承诺:

除保留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及周边的一小片土地之外,其余纳卡全部领土都要割让给阿塞拜疆。

本来这次就是因为纳卡地区的领土争端,打仗打输了,这部分领土割让似乎是愿赌服输的结果。

但接下来,阿塞拜疆索要的战争赔款,就有点超出范围了。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11月13日,在电视上发表胜利宣言:

亚方仅归还领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阿方在战争中遭受的巨大损失赔偿亿美元。

是的,你没看错是亿。

什么都不要留给敌人,这是亚美尼亚人最后的倔强!

因为被割让了土地,所以,只能含泪烧毁自己的家园。

何其悲壮和惨痛!

这可是自己从小生存的故土啊,此时只能含着热泪亲手付之一炬。

“焦土政策”,是他们最后的抵抗,但可想而知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不少村民痛苦地站在起火的房屋前,泪流满目,还有夫妻含着不舍的泪水,看曾经的家园最后一眼!

愤愤不平的亚美尼亚人还不惜杀害动物,砍下数千颗树,摧毁了许多的基础设施...

有人温和一点的,离开前欲带走一捧故乡的土。

但更多的亚美尼亚人不满停火协议,有部分抗议者夜间冲进首都埃里温的总理府,高呼“总理背叛了我们”,随后进行一番彻底的洗劫。大量物品失窃。

议会发言人被打得不省人事。

看吧,这就是战败国的命运,何为:国破家亡?我想这就是吧。

民众的悲凉、无助与愤怒都到达了极点!

另外,更让亚美尼亚人不能接受的就是:这亿美元。

领土已拱手相让,还要向阿塞拜疆赔偿超过亿美元,民众已经出离愤怒了。

是的,你没看错,是亿美元!

可是,你要知道,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也就.35亿美元。以亚美尼亚当前的经济水平,偿还这些钱至少需要20年,或者更长时间。

赔偿对于这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的贫穷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有人或许要问,怎么两家无缘无故就打起来了呢?

其实,在历史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交锋不断。两国地处亚欧大陆相交之处,互为邻国。这两个地处西亚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

亚美尼亚信仰基督教,阿塞拜疆则信仰伊斯兰教。

这次爆发冲突的“纳卡地区”,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一直有着领土争议。

在4世纪时,亚美尼亚人在纳卡地区定居,后来又有一些阿塞拜疆人也到了纳卡地区定居,这给两国之后争夺这块地区奠定了基础。

要不是这场惊动了国际社会的交火,可能很少有人会把目光放在这两个国家上。

要知道,亚美尼亚人口不过三百万上下,比它稍微强点的阿塞拜疆人口也不到一千万人。

两国为了战争,可谓是动员了全国上下一切能够动员的兵力。

不仅集结了大量的青年、壮年兵力,由于亚美尼亚人口并不充足,大量老年人也被紧急召集,投入战场。

出现了不少“一家三代”同时上战场的心酸画面。

可是,战争的惨烈,远远要超乎你的想象。

根据马西斯邮报报道,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无视国际规定,动用了杀伤力极强的白磷弹!

当一个白磷弹爆炸时,里面的化学物质与空气发生反应,形成厚厚的白云。

当它与肉骨接触时,它会烧穿骨头。

造成的伤害极其可怕,甚者会让接触到的人缓慢痛苦地死亡。

白磷弹燃点低,不仅在普通的环境中就能燃烧,还可以快速释放出1华氏度高温。

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毒性更强。

与水相融的话,对人体的器官可以造成致命的灼伤。

两国战争现场:

经过数十天激烈的对战,尽管动用了举国之力,亚美尼亚还是输得一败涂地。撤军的时候还遭到阿塞拜疆追杀,沿路都是尸体??。

更可怜的是,有不少平民乘坐的车被打成了筛子,车内死伤惨重。

路边的尸体

车里面的人...

战争摧毁的不仅是国家原本的平静,同时也摧毁了人民原本的生活。

11月15日,两段疑似阿塞拜疆残忍虐待射杀两名战俘的画面在网路流传。

视频中,一名年迈的战俘被推搡在地,还被枪抵着头部。

随后阿的士兵给两名战俘披上亚美尼亚国旗,在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羞辱和殴打后,将他们残忍射杀了。

同样的,在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市巴尔达,当地民众在导弹击中城市的瞬间,四散逃命,尖叫声不断。

光这次袭击就造成27死70伤。

躲在桌下

街上无辜遇袭死亡的民众

古语云,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之惨烈,百姓于水火,何其无奈!

自古以来,任何战乱最终伤害最深的,还是平民百姓。

君不见年,萨拉热窝街头几声枪响,几大国的君主就为了争霸打起来了,几年的时间上千万生命涂炭化作了炮灰。

君不见年,某个东亚国家为了掠夺为了霸权,肆意在中华大地烧杀劫掠,几天之间30万活生生的人变成刀下冤魂。

君不见连年的战火烧毁了半个中东,曾经富饶美丽的国度化作了断壁残垣。

在列强们的裹挟下,这些个曾经富甲一方的国家遭受了连年的战火。曾经美丽的叙利亚如今到处是断壁残垣……

平静的街道变成了残骸。

平静的居民楼被燃烧弹点燃,烧成一片废墟,看到这些照片突然觉得战争并不遥远。

原本惬意的生活彻底沦为泡影。

伴随着战火声成长,家庭的温暖和校园时光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什么都没做错,只是生错了地方。

结尾语

看完上面这些内容,不禁心中感慨:自己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从法理和地缘政治上说,虽然阿塞拜疆很可能是这场战争的发起方,但他所获得的土地,在未来应该不会有很大争议。毕竟整场战争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只发生在阿塞拜疆“内部”。

历史一再证明:这个世界是需要靠实力说话的!弱国不但没有外交、弱国连起码的尊严都不会有。

下面这张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

在两年前,就是这张照片挤爆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照片中的男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贾法里先生,此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联合国大楼里,显得十分的心酸和落寞。

身为一名外交官,当自己对着全世界说出叙利亚冤情的时候,美英法代表听都不听当场提前离席。在联合国中付出的种种努力,仍然无法阻止美英法联军对自己的国家进行导弹打击,那种无能无力的心情,是何等的悲怆!

对于贾法里先生所遭受的境遇,对于叙利亚所面临的悲剧,中国同样是感同身受,近代百年,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想当初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我国大门,清政府卑躬屈膝割地赔款进行和谈;“洋大人”在我国的地位始终都是高人一等,即便杀人放火,我们也无法抓捕审判,只能将他们遣送回国自行处理。

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利国之一,却没有享受到丝毫胜利的果实,反而在英法美日等国的操纵下,将山东半岛的相关租界与权益全部转交至日本,我国向大会提交的“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等提议均被完全无视。

这是何等的悲哀,我们的“战胜国”身份,是靠17.5万名劳工在欧洲枪林弹雨下搬运物资弹药,全国缺衣少食却仍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情况下获得的。

但因为我们当时是一个弱国,所以这些贡献都可以被西方强国“理所应当”的完全无视!

事后,很多人谴责当时的北洋政府卖国,可事实上,作为一个弱国,其实连“卖国”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规矩都是别人定的,你能做的只有选择:签与不签!

如今的亚美尼亚、叙利亚与当时的旧中国又何其相似。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用一百多年的血泪史,明白了这两条深刻的道理!为什么我们要拼命的发展?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先辈舍身报国?

因为这两句话背后的心酸滋味,我们实在不愿意继续体会。

对于叙利亚和亚美尼亚,我们只能说一句:纵然心酸痛苦,但仍需要挺住,因为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坚持过来才能获得胜利。

引用一句令人感触良多的话作为结语:百年过去,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世界却还是那个世界!

这场发生在年的战争,内心感慨万千: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由衷感谢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吧!

有读者留言说最近总是错过推送,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8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