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历史的正确一侧》读后感阶段。接昨天。
我觉得,昨天介绍的万佛的好文化的三个标准,其实就是从时间性、空间性和内驱动这三个方面,来评判怎样的文化才是高水平的好文化。
四、中国的好文化有哪些?
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好文化?
真有。
中国有非常高端的文化基因。
但是要想找出来这些基因,你有时候得跳出中国视角,换成西方视角才行。
(一)
第一个视角是全局思维。
西方是个人主义,看东西就只看这个东西本身;
而中国人看东西总是要看它所处的环境,看它和周围事物的关系。
中国人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会让西方人感到难以理解,但这不是缺点,而是艺术。
像曾国藩办事,会给各方都有良好的交代。
萨拉热窝事件如果让中国人在各国间调停,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不会爆发。
《凡尔赛条约》如果让中国人主持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可以避免。
现代世界要解决复杂的全球事务,中式全局思维,值得大家拥有。
(二)
第二个视角是实用主义。
中国人没有多少宗教情结,不爱较真,这固然让中国错过了现代科学,没什么有名的现代哲学家,但是也能让我们避免特别极端的错误(法国大革命、德国纳粹)。
走极端不是传统中国思维。
传统中国精英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百家争鸣,唯才是举,并不要求所有人都一个想法。
当中国人不计较这思想那思想,不为某种意识形态钻牛角尖的时候,往往是中国闷声发大财的时候。
实用主义让中国人充满乐观的情绪。
在意识形态上和稀泥,唯独在赚钱这件事上认真的中国人,更容易跟世界各国人民达成共识。
希望中国人坚持“解放思想”,不要搞意识形态对抗,以商人思想与各国人民打交道,继续低调发大财。
(三)
有个专门研究中国的欧洲学者,中文名叫吉博明(DiegoGilardoni),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视角[详见DiegoGilardoni,LearningfromChina:threelessonsfortheignorantWest,SCMP.COM,1Sep,.]:
中国人特别擅长把看上去矛盾的、对立的东西综合起来看待。
对西方人来说,对就是对,跟对的相反就必定是错的——但是中国人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反的两个东西可以共存。
如果你认为这个制度就是好,那你为啥要搞“一国两制”?中国人就这么厉害,一国两制是大智慧。
中国人能从坏事中看到好事,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人还能从“危”中看到“机”。
如果中国人是一台电脑,它永远不会死机。
(四)
中国人的这种能力,加上全局思维、实用主义,就特别适合解决复杂棘手的问题!
中国人还能从长远考虑问题,喜欢搞“百年大计”——而西方领导人通常只考虑自己任期之内的事情。
中国人的执行力强,说干什么事就能干成。
中国人喜欢新东西,搞科技就要搞最新的科技,不是最新的不搞。
中国人重视学习和教育,什么东西好中国人就真学。
中国人不讲家庭出身,阶级意识比较淡化……
这些,才是现在很多外国人羡慕中国的原因。
(五)
那既然中式思维这么厉害,为什么近代中国落后呢?
这也许是对环境的适应问题。
同样的思维方式,不适用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简单问题,也许偏偏适用于未来世界的复杂问题。
但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并没有一直坚持这些高级思维。
有几代中国人曾经陷入了偏见、愚昧和盲目自大;但是,今天也未必有多少中国精英有能力扛起中式思维这些高级工具去解决世界的问题。
而保持开放的心态,跟西方平等打交道,虚心交流,诚意合作,是施展这些思维的前提。
五、小结:
和西方人打交道,应该——
多讲高级文化,少讲风俗自豪感;
多讲未来、少讲历史;
多讲合作共赢,少讲我要复兴;
多讲问题,少讲主义;
但是也得讲思想,而不能只讲利益。
***
明天接着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