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罢工,设施粗陋,垃圾成山,炸弹威胁,病毒肆虐,避孕套成灾...
又能怎样?
奥运会如期进行,所有骂声都淹没在锣鼓喧天的金牌榜喜报之中,全世界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民都失望了。
作为理工男,杜少放眼未来,想到一个经济学难题:
北京时间8月22日闭幕式结束后,这些奥运场馆该如何处理?
毕竟巴西GDP已经连续2年负增长,全靠里约担负起整个巴西的CBD职能,在这里寸土寸金可不是一句玩笑。
为了在知乎上写一篇吸赞的精品回答,我打算看看以往奥运会主办城市是怎么解决场馆再利用问题,我真的没想到——
创意强无敌!
首先让我感到折服的,是年萨拉热窝冬季奥会场馆。
如今,这里竟然是一座墓园...
如果交到我手里经营,一定划区、分期售卖。
卖一期单价就翻一倍,最后一片地捂在手里就是不卖,直接翻10倍。
广告词我都想好了:
让亲人和奥林匹克精神永存!
这不是路边排水沟特写,而是曾经的雪橇赛道:
当地勤俭节约的年轻人自发组织了自行车滑道速滑比赛,奥运火种代代相传:
由于最后一节的滑道损毁,滑雪跳台变成了一些毫无用处的石头,就连最勇敢的汉子也敬而远之:
相比民风彪悍的萨拉热窝青年,雅典人民选择把他们的奥运场馆布置成丧尸主题影视剧的片场,诚邀「行尸走肉」剧组能来这里取景。
这里是当年的垒球场,特别适合拍一场丧尸群追逐主角的大场面:
体育场外,堆满了栏杆给主角用来做路障:
观众席上每一丛杂草都是丧尸们的宿营地,分分钟都能窜出来啃一口团队贡献最少的角色:
在当年奥运村,这一池水也不需要剧组再加滤镜调色了,看一眼就能想起生物教室里的标本罐子...
看这把椅子如此孤独,一定是道具师留给主角在关键时刻保命用的: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当年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个宗旨,坚持贯彻「绿色奥运」。
当年被网友讥讽成马桶圈的鸟巢,现在看就是个灯光装置艺术馆。
用当年的沙滩排球比赛场馆制作的这座艺术品,一定是想表达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带来的危机,还用巨幅印刷品表现光辐射能造成多大威力:
处处都是细节:看着骑自行车的福娃迎迎摔倒在草丛中,福娃妮妮不由得两腿一软,朝向股沟方向望空一拜...
奥运经费利用、奥运场馆再利用,这些是全人类的课题,以上三座主办城市都用各自的脑洞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真正能让判卷老师拍案叫绝的,我只服年举办奥运会的亚特兰大市。
这次我是认真的:作为佐治亚州的一颗明珠,亚特兰大市人民忍受不了昔日运动场在岁月中风烛残年。
解决方案就一个字:炸!
这下大家都舒服了...
计划好了就用,没想好就拆,而且是炸着拆。
这真是我见过最痛快的市发改委。
●●●●●
图片均转自网络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