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老城
第一次听说萨拉热窝,还是三十年前风靡中国的那部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它让我领略了二战中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的风采。后来我知道,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在此地的一次暗杀行动,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后来,二十年前的波黑战争,让这里变成了一片地狱。今天,我将亲历这座历史名城。
在萨拉热窝市郊住了一晚,早晨起来驱车进城,进入了宽阔的波斯尼亚大道,两旁有许多现代新建筑,周围群山环抱,这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城市。大道的中间,是长长的铁道,有轨电车往来奔驰,据说萨拉热窝在奥匈帝国时代就建起了有轨交通,最早是用马匹牵引,后来发展成为电动,这应该是欧洲最早的有轨电车了。
波斯尼亚大道有轨电车
这条波斯尼亚大道,在波黑战争中堪称“死亡大道”,当年,两旁楼房几乎座座难逃厄运,不是残破不全,就是满布弹痕,被困在萨拉热窝的20多万市民,每天在大炮和机枪、狙击步枪的打击下,在缺水、缺粮、没电的情况下维持生活,三年多时间,有一万多名平民被打死,近五万人受伤。而今,当我行驶在大街上,看到路旁建筑大都已经得到重建和恢复,但是,仍有一些大楼的墙体上弹孔累累,看上去触目惊心,那一个个弹孔,不像是打在墙上,倒像是打在心里。
弹坑累累
与波斯尼亚大道大致平行,米里雅茨河蜿蜒流过市区,河水浅浅的,但很清澈,有几座老桥横跨其上,其中一个是拉丁桥。如果萨拉热窝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的话,我会说,那就是拉丁桥。为什么?因为那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爆点!年6月28日,一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在此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夫妇,随即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支持各方的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相继参战,世界大战爆发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偶发事件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米里雅茨河拉丁桥
来到拉丁桥边,仿佛时光倒流,刺杀地的墙角已经成为博物馆,橱窗上的照片引人注目,真实还原了这一重大事件的历史场景。波黑政府为了平衡各族情绪,把斐迪南夫妇和普林西普的照片以同等方式摆放,橱窗下方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道:“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就是在这里刺杀了奧匈王储斐迪南及其夫人索菲亚。”在南斯拉夫时期,拉丁桥曾被改作普林西普桥,附近还嵌有普林西普的足迹,以于纪念这位爱国青年。但是,在波黑独立后,足迹已被去除,桥名也改回为拉丁桥,因为普林西普为塞尔维亚人,在波黑内战时,正是塞族军队对于萨拉热窝进行了三年的血腥围城,给这座城市造成了深重灾难。
拉丁桥边的博物馆行刺的塞尔维亚青年奥匈王储斐迪南石碑
从拉丁桥往北,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老城,浓郁的伊斯兰风情扑鼻而来:尖尖的宣礼塔,土耳其风格的绿色园顶,裹着头巾的穆斯林妇女……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这里长达年,给这座城市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据说,萨拉热窝将近一半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原本是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期,当局采用税收等手段,半强迫半诱使让这些人改宗伊斯兰教,并给予很高的社会地位,这就导致萨拉热窝穆斯林人口越来越多。剩下的斯拉夫人中,东正教据三成半,天主教占一成半,这就是波族、塞族和克族的人口比例。从源宗上看,波斯尼亚克人原本多为塞尔维亚人,只是因为改宗伊斯兰教而成了新的民族,这就好比中国一些汉人,因为信奉了伊斯兰教,就变成了回民。
清真寺老城街区女摊主裹头巾的女子别样风情做祷告
“看,那座钟楼,瓦尔特曾在上面和德国人激战!”继红忽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她小时看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不下十遍,一眼就认出了这座钟楼,它细长高挑,外形独特。
“这不是那个清真寺吗?钟表店的那个老游击队员就是倒在了这里。”她指的是钟楼附近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这是波黑最重要的清真寺,我看到很多虔诚的穆斯林在门前跪拜,男人在右,女人在左。
“还有啊,你看这几个绿色圆顶,游击队员在上面跑来跑去!”
“对呀,就是这条铜器街,工匠们使劲敲打铜器,掩护瓦尔特逃跑。”
……
钟楼清真寺清真寺院内绿圆顶铜器街
是啊,老城就是拍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外景地,影片中的场面过目难忘,虽然看这部电影已是30多年前了,但每每想起那些扣人心弦的情节,还是令人激动,许多中国人,就好比我们,都怀有瓦尔特情结。
行走在石条街上,各种巴扎、咖啡馆和烤肉店,各样的手工艺品,如咖啡壶、水烟枪、首饰盒等等,都具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都使人忘记这里是天主教、东正教占优的欧洲,老城街上,那随风飘来阵阵咖啡和烤肉的香味,让我恍若置身于土耳其某个地方。
街道行人市场摆pose给你看抽口水烟
出老城往西,走不了几个街区,又是一番光景:天主教耶稣圣心教堂,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在波黑战争中曾经严重受损,现在已修复如新;离此不远,东正教圣母诞生教堂高高耸立,它的彩绘装饰和镀金钟楼非常精美,这是塞族人的精神家园,还有,犹太教堂……穆斯林、天主教徒、东正教徒、犹太人,共同生活在这里,形成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难怪,人们会把这里称为“巴尔干的耶路撒冷”。
天主教耶稣圣心教堂东正教圣母诞生教堂巷子欧式街道
这是一个容忍度很高的城市,能在一条街上同时看到天主教堂,东正教堂,伊斯兰清真寺和犹太教堂,真的是世界上少有。不幸的是,这里地处东西方交汇的敏感地带,每当国际大局发生变化时,巴尔干就成了大国较量的战场,于是,族群撕裂,自相残杀,家园被毁……这似乎成了萨拉热窝的悲剧宿命。
老城中心喂鸽子
回到老城中心,在城市地标的喷泉亭旁,两个小女孩欢快玩耍,天真无邪,一群鸽子飞来飞去,争相觅食……呵,战火似乎已经远离,但和平来之不易,我想由衷地说上一句:祝福你!萨拉热窝!
长按维条码,白癜风科研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