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而沉重的美丽......
一个随机的临时决定,独自一人在萨格勒布搭上了克罗地亚航空公司的夜航航班,飞到这个在少年时就曾相识并有无限遐想的城市,现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入住老城里的民居
阴雨中的萨拉热窝
瓦尔特与萨拉热窝
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最初听说并熟悉的国外城市可能不是巴黎、伦敦和纽约,而是萨拉热窝。这都源于七十年代在中国大陆热映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电影中的钟楼和清真寺
电影中出现过的铜匠街
钟表匠前去接头的清真寺
已经废弃了的火车站
影片中老城的街道依旧
影片中发生枪战的钟楼与清真寺,亦是钟表匠牺牲的地方。
所住民居后面的这条街道,据房东说是钟表匠女儿及同伴们被德国兵诱杀的拍摄现场。
冯迪特里施与比绍夫,在城市东边的黄堡上俯瞰萨拉热窝
真实的瓦尔特是塞族人,牺牲于二战结束前夕保卫城市发电厂的战斗中。在房东的指导下,在河边一片战争废墟前的一个小花园内,找到了瓦尔特纪念雕像。背后是英雄牺牲的地方,面向着他所战斗过的城市。买两只康乃馨放在英雄的像前......
世界的火药桶......
遍布萨拉热窝市内的伊斯兰清真寺
萨拉热窝,亦称欧洲的耶路撒冷。在这里伊斯兰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并立。宗教信仰及种族的复杂关系,使这里成了欧洲乃至世界的火药桶......
著名的拉丁桥,年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现场。
就是在拉丁桥的东北角,塞族青年普林西普用这把手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的风情
由东向西穿城而过的米里亚茨卡河
遍布老城的手工作坊
铜匠街上的铜匠
老城里Tripadvisor排名第一的餐厅
入夜的萨拉热窝
老旧的有轨电车
做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萨拉热窝至今还有很多老旧的电车在运行。
波黑战争与生活在萨拉热窝的人们
奥斯曼帝国统治波黑时期,曾用各种方式强迫生活在这里的塞族人或克族人转信伊斯兰教。前南时期,为消弱大塞尔维亚势力,将生活在波斯尼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维亚人或克罗地亚人单独列为穆族。
在波黑,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族人口占46%,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约占32%,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约占18%。年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共和国内要求独立的穆族和克族与不同意独立的波黑塞族爆发冲突,穆族开始在穆族人口占优的地区清洗塞族人。波黑塞族则去寻求前南联盟(塞尔维亚与黑山)的帮助,后逐渐在军事上占优,并开始了对萨拉热窝长达四年的围城战。
当北约介入,轰炸塞族武装阵地并使其采取守势的时候,波黑穆族和克族又为争夺波黑塞族退出的地盘,二者之间又爆发了穆克战争.......
拉丁桥畔的一战纪念馆并没有让人们记住战争的残酷,八十年后,当经历过一战的人们都已离开时,萨拉热窝又选择了战争.......
拉丁桥头卖花的妇女,房东说很多这个年纪的妇女很多在二十年前的战争中失去了丈夫或儿子......
原来的邻里反目成仇,在到年长达四年的萨拉热窝围城战中上万人因战争而死去,包括近两千名儿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也在围城战中饿死在家中.......
萨拉热窝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Admira和Bosko,是萨拉热窝市内青梅竹马长大的情侣,他们来自信仰不同的穆族和塞族家庭。年5月19日,在逃离被围攻的萨拉热窝时,被射杀于Vrbanja桥。交战双方都有他们的熟人,曾约定在他们离开时停火半小时,但就在他们踏上桥时枪声响起......男孩先被射中,女孩被射中后爬向男孩的尸体与其拥抱在一起,15分钟后气绝身亡。由于不能安全的运走他们的尸体,他们在桥上一躺就是九天......(本照片和故事来源于房东提供的当地媒体信息)
Vrbanja桥上Admira和Bosko的纪念牌
萨拉热窝儿童纪念广场,每个圆筒上刻着内战时萨拉热窝市内死去儿童的姓名及生卒年份,其中一个姓名后刻着-.......
正在抚平战争创伤的人们......
年,波黑战争爆发二十周年,萨拉热窝的街道上摆上了把椅子,其中有近把小椅子......(上两幅照片来自房东的电脑)
街头的棋局
萨拉热窝老城街头奔跑着追赶鸽子的,可爱快乐的小女孩.....
如今的波黑,经济萧条,多年申请加入欧盟却未果。政治上穆克联邦与塞族共和国分治,和奥匈帝国统治时期一样,信奉东正教的塞族再度受到压制。曾经友善的邻里现在划地隔离而居,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欧洲的火药桶依然健在......
午后阳光中,告别沧桑、沉重而美丽的萨拉热窝......
旅行备注:持激活后的申根国家多次往返签证可直接进入波黑(单次签证不行)。波黑货币与欧元固定汇率,1欧元兑换2波黑可兑换马克,除火车公交外,大多数餐厅和店铺接受欧元。萨拉热窝消费水平较低,餐饮、住宿都相当便宜。
个人旅行摄影交流平台,您可转发文章与白癜风的治疗药物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