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言
摄影是一个工具,
用来处理大家都知道但视而不见的事物。
我的照片是要表现你看不见的事物。
埃米特?戈温
本期正文
如今大家人手至少一部手机,
谁敢说自己没自拍过?
相信还都觉得自己是高手!
突发事件得自拍,
有时差点忘记了“安全第一”。
连斗牛都不忘自拍,
这牛貌似还蛮配合。
出去度假,
那自拍更不能少啊。
然而也许你不知道...
在摄影史上,
几乎每一位杰出的摄影师都有自拍照,
这就如同画家的自画像,
是个人技艺与艺术风格的体现。
学习一下,
也给自己来张不一样的自拍吧!
塞西尔·比顿
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摄影家。年轻一代恐怕对塞西尔·比顿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是,如果提到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邱吉尔和伊丽莎白女皇,大概没有人会说不知道吧。如果你喜欢或崇拜前面那些人当中的任何一个,那么你就一定要记住他,因为他就是记录了你的偶像最美丽,最动人时刻的那个人。
阿诺德·纽曼
是世界上最知名也最值得尊敬的摄影师之一。他广为人知的“环境肖像”系列作品拍摄了许多明星以及政治名人。这系列主题主要强调被摄者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法国著名摄影家,他一生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拍摄了大量精彩照片。被誉为“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人类喜剧的报道者”。
罗伯特·卡帕
匈牙利人,年生于布达佩斯,原名安德烈,卡帕是他的笔名。他17岁时就立志要当摄影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你一定记得他那就话:“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雷·索保特
一位摄影师、时装设计师、记者、导演、作家兼德国、法国现代艺术潮流中心的翻译家。她带领自己从魏玛的包豪斯学院走向了柏林、巴黎这些大都市,并在巴黎时装界留下了自己的符号。
罗伯特.杜瓦诺
法国人文主义摄影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法国摄影界和布列松堪称为一对并驾齐驱的大师。杜瓦诺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伊尔塞·宾
她这幅很著名的和照相机在一起的自拍像——《和徕卡在一起的自拍像》,成为她最为重要的图像之一。在这幅照片中,宾不仅自己面对镜面,而且通过侧面的一面镜子,产生了双重的反射效果,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照片上发现,女摄影家在拍摄时的眼睛和照相机并非接触的,是保持一段距离的。不仅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是有距离的,摄影家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也必须是由一种被称之为“凝视”的东西连接的,这样的一种凝视就是一种张力。时隔55之后她再次运用这种形式拍下了耄耋之年的自己。
薇薇安·迈尔
美国业余街头摄影师。她是一位在芝加哥工作了三四十年的保姆,在这时间里,她拍了大约十万张照片,这些照片绝大部分都没有冲印出来。薇薇安·迈尔是个谜,从她的自拍像中,她从未对着镜头做忸怩或亲昵之态,总像一个旁观者那样拍摄自己。她在生前把自己的这些底片,全都卖掉了。直到被一个当地的历史学家约翰·马卢夫发现。
菲利普·哈尔斯曼
美国摄影大师。他的黑白肖像摄影,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峰,成为世界摄影的典范。他精通心理学,擅长拍摄别具一格的“心理肖像”照片。世界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曾出现在他的镜头里。他为斯蒂文森、爱因斯坦和斯坦贝克拍的肖像。年,纳粹侵占巴黎的前夕,他在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带着一只箱子、一架照相机,逃难到了美国。
阿斯特丽德·科尔什赫
她出生于德国,是一位摄影师、艺术家。她因和披头士乐队成员斯图尔特·萨克利夫的交往及她在汉堡为他们拍摄的照片而为人所知。她早年的作品在汉堡、不来梅、伦敦、利物浦、纽约、华盛顿、东京、越南等地及摇滚名人堂都展出过,科尔什赫已经出版了三本限量版摄影集。
安妮·莱博维茨
没错,我们上周的推送中专门说到了她,世界上最贵的女摄影师。她以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而闻名于世。除名人肖像外,安妮也拍摄战争题材,如战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等。她是第一个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画廊举办影展的女摄影家。
赫尔穆特·纽顿
国际著名时装、人体和名人摄影家。他对于西方时尚摄影的巨大冲击,即在于打破了时尚摄影以往优雅的姿态,将色情主题带入到了摄影的主流。黑白照片、赤裸女人是牛顿作品的标志。纽顿从不避讳他是个色盲,他分不清黄绿和蓝绿,所以他拍的彩照中多是鲜艳夺目的红色。
斯坦利·库布里克
美国电影大师,其经典作品包括《闪灵》《发条橙》《奇爱博士》《太空漫游》等。在库布里克13岁生日上,他的父亲做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明智的决定,送给他一部照相机。很快,库布里克成了摄影发烧友。17岁他已经成为了Look杂志的一名摄影师,后来作为非录取学生进了哥伦比亚大学,投到了卡尔文·特里林和马克·范·多琳的教授门下学习。
尤维·奥莫
在年还很年轻的时候对摄影入迷,当时他移居巴黎,从摄影家的助手开始。仅仅几年以后,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很快他的作品在巴黎得到了认可。年,奥莫获得了皇家摄影社团的终身成就奖。
黛安·阿勃斯
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阿勃丝出生在一个百万富商之家,但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有人称她为“摄影界的文森特·凡高”。她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在他看来,“照片是关于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少。”
摄影师面对镜头的自拍,
是一次需要勇气的挑战。
当照相机的取景器对着自己的时候,
摄影师自己既是拍摄者,
又是被摄者。
这是一种“自剖”的过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拍摄参数介绍
郝羿摄
相机:NIKOND4S
镜头:70——mm尼康镜头;焦距:70mm
拍摄数据:手动曝光;光圈f2.8;速度1/S;ISO。
编辑/陈柏耿蕾
………END………
丨别样的风景丨故宫影集丨小情人儿丨年度图片丨金镜头丨
丨北京尊美丨我愿再等18年丨拍照不为炫耀丨因为爱丨
丨插上翅膀去飞翔丨故宫开启神秘丨世界繁闹人们孤独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