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神秘巴尔干之十三萨拉热窝不需要保卫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18/9/14

今天一早就离开美丽的杜布罗夫尼克赶往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对于萨拉热窝这个名字因为译制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被国人熟知,当然除了80后的年轻人。

进入波黑境内的海关离我们住的酒店很近,但是排队过海关的时间非常长,不知道为啥前面查的很严很慢,但是到了我们这里,海关人员很友好,用充满波黑方言的英文问我们在哪里来的,当看到我们的护照时,脸上露出友善的笑容,我们在等候半天后,很快就顺利过关,后来我才搞明白,波黑和塞尔维亚是欧洲两个对中国人免签证的国家。

过境后波黑这边都是山区,有点荒凉的感觉,今天总算见识到“巴尔干”的意思了,那就是“多山”,不到公里的路程,我们开了将近7个小时,当然中午在莫斯塔尔吃饭和看桥也耽误了一会儿,但是整个路程基本都是山路,只有到了接近萨拉热窝时才有一点点高速公路。

进入萨拉热窝时感觉越来越差,一是建筑老旧,市容市貌极差,而且波黑内战时留下的战争痕迹还是随处可见,二是感觉当地人极不友好,路上因为路况和信号灯不熟,遇到几个狂躁的路怒症,一下子把这个城市的美好感受驱散了;在进入酒店时,孩子们被蒙面的伊斯兰黑纱女吓了一跳。

我自己也在想,这个地方难怪总是出现战乱,除了民族和宗教冲突。民风彪悍也是原因之一,就连一战时的导火索也是因为萨拉热窝的暗杀事件引起的,费迪南大公遇刺的地方就在我们酒店楼下。

我们的晚餐在一个叫“独一处”的中餐馆解决的,这个在“猫途鹰”上被称为巴尔干第一中餐馆在萨拉热窝的郊区,好在伟大的Google地图太厉害,准确的把我们导航过去。菜品实在没得说,河北的中国厨师言语不多,手艺还是超群,心里默默感谢他。

酒足饭饱后,人的心情就舒畅很多,我们人类都是主观动物,一旦情绪稳定,看什么都似乎顺了眼,对于饱受战争灾难的萨拉热窝人民也有了包容之心,想想他们也真不容易,在现代文明的上世纪90年代,还被整个围城打4年之久,最后硬硬被北约的空袭制服,想想那些战争的伤害就能理解他们的冷漠和愤怒,其实到现在,他们的经济依旧萧条,虽然晚上的酒吧坐满了自娱自乐的人。

回到酒店停好车,我们才发现我们住的地方就是古城巴斯卡加的中心位置,所有重要的景点都在附近,于是晚上就开始逛起来步行街,我对清真寺和宣礼塔实在不感冒,也懒得拍照,但是在充满突厥风情的巴扎小巷里闲逛还是蛮舒服的。

近距离的接触到这里的人,还是慢慢接受这个城市的气质,这个城市里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等种族人,在各自信仰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下,貌似和谐的相处着,真是不容易。

多多开始看到蒙沙的人和面相不友善的当地人还是不喜欢,尤其是看到清真寺和闻到里面的气味也是极不适应,她的这种感受我开始也有,不过后来慢慢安静平和下来,反倒能理解,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只要彼此尊重和不干预,还是能很美好的生活在一起,起码现在的萨拉热窝就是这样。

这么近距离的感受到战争和民族冲突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爱国主义以及和平主义的教育,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

波黑是原来南斯拉夫解体后比较穷的国家,也能理解人家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为啥不愿和它在一个锅里吃饭了,它主要的旅游资源就是萨拉热窝和莫斯塔尔,而中午途径的莫斯塔尔的古桥更是经典,这个建于十六世纪的石桥,年在波黑战争中被炸毁,后来4年修复后又重见天日,在古桥上忽略到摩肩接踵的人群和商业化极强的跳水表演,这里还是有种童话般的魅力。

明天早上准备继续光顾一下萨拉热窝的景点,接着赶往贝尔格莱德。

晚安,有点怪怪的萨拉热窝。。。

早安,这美丽的世界。。。

李强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