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在展开为期五天对中国的正式访问,政治经济仍是他此行最关心的问题。而在七年前,作家扬·马特尔曾因为感到“文学艺术在加拿大越来越不被重视”,而起意给哈珀总理写信荐书,他把总理的阅读与民主的要义联系起来,并提出了一系问题。年-年四年间,马特尔一共写了封信,推荐了本书,他在信里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对文学的热爱,衷心希望加拿大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美德能受到尊重。总理对此的回应如何?这份书单究竟推荐了哪些书?我们不妨来一起看看。
年4月16日,扬·马特尔寄出了给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的第一封信,随信附着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此后近四年时间,他每隔一周就给总理寄内容相关联的信与书,少数几次由作家朋友代班,有时还有照片或音乐CD。马特尔选择的书,一般是不超过页的虚构类作品。他希望,这些书能让总理的“内心更加宁静”。
马特尔产生给总理寄书的念头时,正与作家艾丽丝·凯珀斯沿河散步。那之前不久,他参加了加拿大文化艺术委员会的50周年庆典。在下议院,遗产部部长不到五分钟的演讲之后,政治家们回复日常议程,就此不再理睬受邀而来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失望之余,马特尔注意到了哈珀总理。“在简短的庆祝仪式中,我们的总理没有发表讲话。他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过。一切迹象表明,他甚至不知道我们在那里。”
这个用意明显的断言,大概是马特尔用来佐证自己的不详预感的:在这个国家里,文学艺术越来越不受重视。在未来的信件中,他提及的若干事实,都在不断加强这种印象,比如政府大幅削减对艺术项目的资助,年预算约万美元的CBC广播乐团宣告解散。他没有强调,但必须指出的时代背景是,8年到年之间,加拿大正面临次贷危机带来的严重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用民粹视角看,扬·马特尔所关心的,当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至少应该回答:为什么要关心总理读什么书?
马特尔自然不指望哈珀总理成为“哲人王”。他直接把总理的阅读与民主的要义联系起来,并提出了一系问题:“他的头脑是由什么构成的?他是如何洞察人类状况的?是什么材料建构了他的觉察力?他想象的颜色、模式、韵律和诱因是什么?……一旦某人——比如斯蒂芬·哈珀——有权凌驾于我,那么,能了解此人想象力的本性和品质对我十分有益,因为他的梦想可能成为我的噩梦。”文学对自我提升的帮助作用,借用他在推荐里尔克作品时对艺术的评价,是“审视人生、抵达存在核心的最深刻的途径”。
哈珀总理曾就历史问题向原住民和华人道歉,未必多么高尚,但至少成功地释放了善意。不过,虽然总能在政治危机中化险为夷,但他本人及他领导的政府,似乎都没那么讨人喜欢。对这位现任加拿大总理,前自由党支持者、保守党领袖,热爱冰球、披头士、AC/DC乐队和黑胶唱片,愿意在公开场合读诗弹琴,而且还喜欢养猫的基督徒来说,公众形象仍旧非常重要,甚至需要个人造型师打理。可惜,对于书籍,他似乎更愿意摆出反智主义的姿态。马特尔不无嘲讽地提到,哈珀曾在选举活动中自称,他最爱的书籍乃是《吉尼斯世界纪录》。
扬·马特尔则更加活泼,有时还显得刻薄。他出生在西班牙,成长时期随外交官父亲迁徙多国,大学学习哲学,还因魁北克认同而处于“他者”地位。就像令他拿到布克奖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样,在文学创作中,他反复书写生命的不确定性,少年的成长故事及信仰问题。给总理写信荐书,真实意图当然不是乞求领导人或政府的重视。他在信里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对文学的热爱,衷心希望加拿大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美德受到尊重。在理想主义底下,似乎是对确定性的寻求——那是一种他从来的缺乏的特质。作家的生命历程,以一种隐秘的形式与政府首脑联系起来。
为此,马特尔试图建立平等和开放的交流。他认真地选书和写信,并同步更新一个英法双语的“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网站。网站现在已经关闭,上面的书信由他的父母翻译为法文。在多数情况下,他平静地谈文学、时事和生活,比如女儿的降生、旅途见闻,以及适时的节日祝福。他一度希望,通信可以持续到哈珀总理的任期结束。几次,他直接而幽怨地询问,哈珀总理是否会亲笔回信。谦恭的倾诉彷如单相思一般,好像是写给哈珀总理和文学的情书。这是不是作家的玩笑或策略,他是否从一开始就设想出版书信集,读者都不得而知。但是,总理倘使亲笔回信,那倒真的能体现出他对文学的重视。对一位寄书给他的经济学家,这位学经济出身的总理就是这么做的。
在一封信中,马特尔提到,邻国的总统奥巴马寄来短笺,表达他和女儿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喜爱。他还谈起两位热爱读书的前总理——劳瑞尔和金,以及另一位前总理克雷蒂安对他获得布克奖的祝贺。为了鼓励总理阅读,他有时会选择与其工作相关的作品,比如在哈珀总理出访美国之际,建议他阅读奥巴马喜爱的小说《基列家书》,说那是“进入现任美国总统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事实上,即便颇费心机,马特尔仍然对总理是否会读他推荐的书表示悲观。那几封总理助理或通信官(当然还有一封工业部长)的回信,在他看来,不过是程式化的回执,而且还在刻意保持与他的距离。可惜,马特尔的荐书没有坚持到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哈珀总理对此发表的声明,那才是教科书般的程式化!
另一方面,马特尔努力地令这个项目成为公共事件,以唤起其他作家及加拿大公众的注意,让他们也参与进来。相对于总理个人的意见,这似乎是那些信件真正的价值。一群文艺界人士也为总理开了自己的书单,除了《漫漫自由路》《猜火车》和《战争与和平》等毫不令人意外的名著,《日式绑缚的艺术》这种实用书籍也赫然在列。
提前框定选材范围,以及无法避免的零碎写作过程,使这本书注定不会完美。但是,这种“无序”为读者带来了阅读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能够以任意顺序阅读。借助谈论书籍,马特尔写到了包括教育、反恐、族群及气候变化在内的现实问题,尽管表达的观点并不十分新鲜,但还是直接显示了作家及文学的现实关怀。譬如,《发条橙》喻示“社会该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团体安全的关系”,而阅读非裔女作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您跟随故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黑人女性的世界。您可以听到您原本永远听不到的声音。”
单纯从文学角度来看,读者还可以从这本书里了解马特尔的文学趣味——这应该是作家最根本也最能体现智慧的特质。对自己最喜欢的在世作家库切,马特尔不吝溢美之词:“一位至尊至荣的艺术家,风格简约却富有感召力;小说精雕细琢,颇具道德情怀,极其引人入胜”。顺便说一句,他推荐给哈珀总理的库切作品是《等待野蛮人》。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安·兰德那“过度、简化的利己主义”,把斯坦因的《三个女人》称为“我所读过的几乎是最糟糕的书”,形容诺奖作家赫塔·穆勒的小说《低地》呆板无趣,并异常严厉地批评了博尔赫斯的《虚构集》:“他是在故意玩弄文字,仿佛其中的思想无足轻重。《虚构集》光鲜亮丽却华而不实,博闻多识却施展诡计。……博尔赫斯的失败之处在于,他未能洞悉人生的复杂性,婚姻生活或为人父母的复杂性,抑或其他任何情感关系的复杂性。……这是一部幼稚之作。”
与中国有关的作品也值得一提。马特尔推荐过《丁丁历险记》中的《蓝莲花》,而代班的作家查尔斯·福伦则推荐了《狂人日记》。遗憾的是,虽然福伦曾在中国生活,也合理地呼吁尊重多元文化,但并没有认真地专注于小说本身,而在重复无趣的实用主义说教。
总之,马特尔以一种幽默而惊人的姿态,尝试去影响甚至塑造国家的领导人。在长达近四年的时间里,他耗费了太多精神,态度也不免在游戏与投入之间摇摆,几乎精疲力竭。再坚定的内心,也会为长久的喃喃自语所损毁。更何况,他还有骄傲、狂躁和自恋那些凡人难免的罪过。在推荐萨福诗歌的那封信里,他幽默、愠怒和玩世不恭地嘲讽道:“让我们继续这段我阅读、我思考、我写了信寄给您,而您啥也不说、啥都不做的‘不平等二重奏’吧。您的沉默并不特别困扰我。如果有会讨厌您或者更有可能会嘲笑您的,应将是未来的后人吧。……这多舛的时局——我们所面对的这片沙漠呢?不管怎样,我坚信我们会穿越它。那些我读过的书、见过的人都将指引我。而您,我们的领导人呢?我不知道。瞎马穿越过沙漠吗?它们不是被沙尘吞没了吗?”
“孤独,不仅仅为有心于写诗的人,而且也为一切有志者结出硕果。”他对里尔克的评价,仿佛成了对自己的鼓舞。郎心似铁的哈珀总理,究竟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邮件和二手书,同样不为人知。说不定在某一刻,他会觉得自己如同《恐怖角》中的萨姆律师,不小心招惹上了牛皮糖一样的险恶对手。
年1月底,决定结束这“寂寞的读书会”时,扬·马特尔共寄出总计封信和数量略多的书。他说:“我已经厌倦了将书籍用作一颗颗政治子弹和手榴弹。书籍精彩纷呈,宝贵无比,绝不能被这样长期滥用。”随信寄上的,是黎巴嫩裔加拿大作家穆阿瓦德的令人悲伤的戏剧《焦土之城》,此外还有一封“而斯蒂芬·哈珀说了什么?”的邀请信。不用说,总理依然保持缄默。
过了将近一个月,马特尔忍不住写了第封信。在发出这最后一封信时,他破例附上了六册装的《追忆似水年华》——“长达页的讽刺大棒”。
来源:财新网
?马特尔的推荐书单
第1本书:《伊凡?伊里奇之死》列夫?托尔斯泰著第2本书:《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著第3本书:《罗杰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著第4本书:《我坐在中央车站旁哭泣》伊丽莎白?斯马特著第5本书:《薄伽梵歌》毗耶娑著
第6本书:《你好,忧愁》弗朗索瓦丝?萨冈著第7本书:《老实人》伏尔泰著第8本书:《简短而甜蜜的首小诗》西蒙?阿米蒂奇主编第9本书:《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加西亚?马尔克斯著第10本书:《朱丽小姐》奥古斯特?斯特林堡著第11本书:《沃森一家》简?奥斯汀著第12本书:《鼠族》阿特?斯皮格曼著第13本书:《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第14本书:《小王子》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著第15本书:《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珍妮特?温特森著第16本书:《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第17本书:《这座岛叫米纳戈》弥尔顿?艾肯著第18本书:《变形记》弗兰兹?卡夫卡著第19本书:《狮心兄弟》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第20本书:《有教养的想象力》诺思洛普?弗莱著第21本书:《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斯蒂文?加洛韦著第22本书:《沉思录》马可?奥勒留著第23本书:《艺术家和模特》阿娜伊斯?宁著第24本书:《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著第25本书:《希库提米的蜻蜓》拉里?特朗布莱著第26本书:《生日信札》泰德?休斯著第27本书:《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第28本书:《大声为孩子读书吧!》劳拉?布什和詹娜?布什著第29本书:《溺水》朱诺特?迪亚兹著第30本书:《克莱采奏鸣曲》列夫?托尔斯泰著第31本书:《他们眼望上苍》佐拉?尼尔?赫斯顿著第32本书:《雷兹姐妹》汤姆森?海威著第33本书:《我在伊朗长大》玛嘉?莎塔碧著第34本书:《最蓝的眼睛》托妮?莫里森著第35本书:《牛奶树下》迪伦?托马斯著第36本书:《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弗兰纳里?奥康纳著第37本书:《一个小小的建议》乔纳森?斯威夫特著第38本书:《颂歌》安?兰德著第39本书:《皮普先生》劳埃德?琼斯著第40本书:《发条橙》安东尼?伯吉斯著第41本书:《吉尔伽美什》斯蒂芬?米切尔译自英语第42本书:《吉尔伽美什》德瑞克?海因斯译自英语第43本书:《非普通读者》艾伦?贝内特著第44本书:《大地》赛珍珠著第45本书:《虚构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
第46本书:《黑鸟吟:诗歌与歌词年—年》保罗?麦卡特尼著第47本书:《两害相权取其轻:恐怖主义时代的政治伦理》米哈伊尔?伊格纳季耶夫著第48本书:《基列》玛丽莲?罗宾逊著第49本书:《老人与海》欧内斯特?海明威著第50本书:《简?奥斯汀的一生》卡罗尔?希尔兹著第51本书:《凯撒大帝》威廉?莎士比亚著第52本书:《燃冰:艺术与气候变化》——大卫?巴克兰与CAPEFAREWELL基金会创办的合作组织第53本书:《路易斯?瑞尔》切斯特?布朗著第54本书:《午后曳航》三岛由纪夫著第55本书:《礼物》路易斯?海德著第56本书:《化身博士》罗勃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著第57本书:《广岛之恋》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第58本书:《逃离》爱丽丝?芒罗著第59本书:《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第60本书:《锡笛》加布里埃尔?罗著第61本书:《野兽家园》和《厨房之夜狂想曲》莫里斯?桑达克著及插图第62本书:《凡人》菲利普?罗斯著第63本书:《福楼拜的鹦鹉》朱利安?巴恩斯著第64本书:《新秘书和难处的上司》卡罗莱?莫蒂默著第65本书:《鞑靼人沙漠》迪诺?布扎蒂著
第66本书:《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由众多名家贡献第67本书:《等待野蛮人》J?M?库切著第68本书:《A世代》道格拉斯?柯普兰著第69本书:《财产》瓦莱丽?马丁著第70本书:《曲棍球回归线》戴维?比笛尼著第71本书:《理财专家》R?K?纳拉扬著第72本书:《书:回忆录》拉里?麦克默特里著第73本书:《瓦解》钦努阿?阿契贝著第74本书:《奇思妙想》克里斯汀?布克著第75本书:《低地》赫塔?米勒著
第76本书:《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著
第77本书:《利里王》保罗?昆宁顿著第78本书:《世纪》雷?史密斯著第79本书:《夏洛的网》E?B?怀特著第80本书:《谁猎杀了伤者》大卫?亚当斯?理查兹著第81本书:《狂人日记》鲁迅著第82本书:《格雷岛》约翰?斯特夫勒著第83本书:《卡里古拉》阿尔贝?加缪著
第84本书:《尼克尔斯基》尼古拉斯?迪克尔著
第85本书:《我的生存之道》梅格?罗索夫著第86本书:《被爱刺伤:诗篇与断章》萨福著第87本书:《甜蜜的家乡芝加哥》阿什顿?格雷著第88本书:《红的自传》安妮?卡森著第89本书:《帕洛马尔》伊塔洛?卡尔维诺著(外加《三个女人》格特鲁德?斯泰因著)第90本书:《诗选》阿尔?珀迪著第91本书:《尼伯龙根之歌》西里尔?爱德华兹译自中世纪德语第92本书:《象棋的故事》斯台芬?茨威格著
第93本书:《诗选》叶夫盖尼?叶甫图申科著
第94本书:《印第安“白人”男孩儿绝对真实的日记》舍曼?亚历克西著第95本书:《寻欢作乐》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著第96本书:《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路伊吉?皮兰德娄著
第97本书:《蠢巨人》安德烈?弗朗甘著
《蓝莲花》埃尔热著
《保罗在魁北克》米歇尔?哈巴格丽娅提著第98本书:《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詹姆士?维尼编辑、翻译第99本书:《一部阅读史》阿尔贝托?曼谷埃尔著第本书:《焦土之城》瓦迪基?穆阿瓦德著第本书:《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著
—图书信息—
扬·马特尔(YannMartl)
年出生于西班牙,是继迈克尔·翁达杰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之后第三位获得布克奖的加拿大人。曾在加拿大特伦特大学研读哲学,从事过多种工作,包括植树工、洗碗工、保安等,在专事写作前游历四方。写有《赫尔辛基罗氏家族的幕后真相》《自我》《少年Pi的奇幻漂流》《标本师的魔幻剧本》《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总理和书虫荐书》等多部著作,其中《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荣获多项殊荣,包括2年布克奖,畅销国际,由其改编、李安执导的同名电影轰动国际影坛。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总理和书虫荐书》是一部以书信的形式呈现的书话。这封书信,每封信大多谈一部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体裁各异,有小说、戏剧、诗集、宗教文本、插画小说、儿童读物,几乎无所不包。这些书信被寄给了加拿大斯蒂芬·哈珀总理。扬·马特尔给总理的荐书行动还得到其他作家和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这份书单和扬·马特尔对每本书的推荐妙文从总理办公室的邮箱来到了您的书架上。这些信件大多由单方写就,来自“世界上最孤独的读书会(斯蒂芬·哈珀自始至终都未曾亲自给扬·马特尔函复),对于爱书者以及众多追踪加拿大政治风云的人而言,这份书单不啻为一份极有价值的书目汇编。
这一封封署名、签封的书信睿智频现,极具颠覆性,如今就呈现在您的面前……即使你的地址并非加拿大渥太华惠灵顿街80号。
●为什么这些书非读不可?马特尔敏锐犀利、富有洞见的沉思冥想将会告诉你答案。
——《今日草原书屋》
●这本书是对我们文化词汇的绝妙补充。任何人,举凡他笃信书信艺术未死,坚信阅读仍能深刻而有力地左右我们观察世界、改变世界的方式,就不会对马特尔奉上的包罗万象、妙趣横生的书目推荐感到失望。
——《环球邮报》
●和大多数作家一样,扬为书而生,靠书而活——那些他读的和他写的书。他想与您共同分享那份对书的热忱。
——作家爱丽丝·凯珀斯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标题下方“译林出版社”可添加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儿童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