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辰
编辑
席骁儒
出品
盖饭特写工作室
年12月24日下午,离平安夜到来还有十几分钟。《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一改前段日子里的亢奋,用很平实的语调发了条微博:
老胡父母是基督徒,前些年我和家人总送他们去教堂过节。母亲如今已经过了91岁,去不了教堂了。我买棵圣诞树,把圣诞节给老人带回到家里。祝父母圣诞快乐,也祝他们的教友们圣诞快乐。
随后,《环球时报》微博编辑迅速跟进,在当晚连发几个条圣诞相关微博,有「铃儿叮当」;有教堂唱诗;也有节日礼物图片,配文:愿你每天都平安快乐!
不得不承认胡锡进调教得好,这位编辑不会愧对「专业」二字——该追的热点一个没落下,但自始至终完全没提到「圣诞节」或「平安夜」这些关键词。
「Part
1
中国第一受气包
」胡锡进的父母在河南老家时便已经皈依基督教,90岁之前,每年圣诞节几乎都要到教堂参加活动
年圣诞节,胡锡进陪年近90的母亲去了一次教堂,「过她的节日」。他自称父母都是基督徒,年轻时便早早入教,但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下一代人「都没有跟他们信教」。不过,信仰差异虽然存在,孝心却丝毫没有被耽误,「平安夜我们有时间都会回来陪他们」。
于是有人寻据分析:「锡进」二字的含义应为「向着锡安前进」(注:锡安位于耶路撒冷南部,为旧约中描述的「耶和华居所」)。考虑到胡锡进出生在年,父母又都是无产阶级工人,这种情况下,却没有取当时比较常见的「建国」、「建军」、「抗美」、「爱国」等名字,而把「锡」这个金属元素放在名字里,让人不能不觉得「向着锡安前进」的调侃,实非一个突发奇想的玩笑。
事实上,胡锡进对圣诞节这种「西方节日」的态度也比较开明。他现身说法,承认做环球时报总编辑十几年的时间里,宣传圣诞节一直不被鼓励,但也从来没收到过要求抵制圣诞节的指令。对「极个别地方」抵制圣诞节的做法,他甚至会有些愤怒:你们的政策依据从何而来?
末了,还不忘放出大报食堂里的圣诞树以及槲寄生装饰照片以加强说服力。
胡锡进一直认为,基督教徒过的那个圣诞节,和年轻人吃喝玩乐过的「圣诞节」完全不是一码事,不能因为有「极个别人」主张抵制圣诞节,就上纲上线,就敏感气愤,甚至扯到「西方文化入侵」之类的惊悚命题上。
评论里,有网友留下一句话:「老胡最近的表现可圈可点」。
一个简单句如果没有上下文语境又不配标点符号,就很难理解其中情绪。所以,这句褒扬无论是从正反哪个方面理解,似乎都讲得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胡锡进总是被骂。最初,人们是纯粹地骂他。时间久了,业务精进,骂声也变得婉转起来,阴阳怪气地愈发难以分辨。
「无论我说什么,多么恳切,都会有人对我拍板砖。」一路被骂过来,胡锡进很无奈。他承认自己是个毁誉参半的总编辑,挨骂最频繁的时候,哪怕是发一张风景图,都能无厘头地被骂个狗血满面。
同行好奇,被骂成这样,究竟要有多强大内心才能保持自己一直做「体制内媒体人的另类」呢?
听到这种问题,胡锡进还是会有些紧张,忙解释这不过是之前偶然随口一说,「我有我的道德,有我的良心,有我的底线,有我的纪律观念,这些都合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我今天的新闻观念。」
他自己录了一个视频化的时事热点评论栏目「胡侃」,照例有人说他要传达一种「国外比较乱套,这边风景独好」的价值观,骂他简直是「飞盘狗」。只是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黑,胡锡进从来不太在意,他自认为理性客观中立,只讲道理,不讲情绪。
说他「叼飞盘」之类的话,胡锡进听得多,慢慢就懂得用自黑来化解。前段日子华北雾霾严重,针对空气治理问题,胡锡进说:
老胡救急叼个盘吧:美国加州正大火,这显然是加州大火的烟雾越过太平洋飘到中国华北。但这雾霾天今冬千万不能多啊,多了老胡也会没词儿。
「Part
2
评论员的自我修养
」胡锡进自拍出镜
我有勇气,也要尽量保证自己的安全,那就得聪明、有判断力。我也不是很聪明,只是尽量规避风险,我是个现实主义者。
年2月,胡锡进开通新浪微博,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