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音频解放双眼
崔永元,这个曾经的央视主持一哥,以他潜藏在冷峻外表下犀利的批判,时常不经意而来的经典妙语,缜密的思维,不动声色的引导,从容自信潇洒的风度,红遍大江南北。
崔永元从参与并制作《午间半小时》,到策划并主持《实话实说》、《小崔说事》、《小崔会客》、《电影传奇》、《我的长征》等,在以一个个突破、一档档精品节目带给中国广播、电视新气息的同时,也以自己饱含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职业精神,赢得社会大众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他“学会倾听”、“先做人,后做主持人”、“公共电视应承担社会责任”等观点更深得观众的赞赏与好评。
在事业的巅峰,他选择去调查转基因作物,只为了一个信念,“中国人,不能傻死”!
他搭上所有的积蓄,满世界奔走调查,还弃地位和声誉于不顾,在网上发了疯似地和网民们唇枪齿战!
他为之奔走的人群,回报给他质疑和谩骂,尽管如此,他始终都没有停下脚步,你说他蠢不蠢!
去年六月,微博给他禁了言,妄图让他收敛一点,老实一点!
很快他的声音就消失在迎接的欢声笑语中,人们忙着问好、庆祝,谁会愿意去搭理一个“疯子”呢!
几个月之后,临近春节,2月11日深夜,崔永元的微博上悄无声息地多了一条内容。
这次,他没有大声疾呼,也没有唇枪舌战,只有一个朴素的宣传:打工春晚;
和他的一个朴素的愿望:我的中国梦:每个人都活得像人!
自己面前还有一大堆烂摊子,却突然站出来为各地农民工发声,这崔永元可真是个大“蠢货”。
崔永元是出了名的“多管闲事”。
年7·21京港澳高速公路,由于特大暴雨,导致上百车辆困于积水当中无法动弹。
生死关头,一百多民农民工挺身而出,帮助被困人员转危为安。
事情传到了崔永元耳朵里,真性情的他深知感激不是图口头之便。于是主动联系到位参与救援的农民工,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晚宴现场,面对各路媒体对准他的镜头,他搂住旁边一位皮肤黝黑的农民工大哥,说“照这里,他们才是今天的主角”。
随后,他环顾了现场,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不要等到危难时才想起他们”。
他牵头找到红十字基金会,成立崔永元公益基金,把西部乡村教师聚集到一起,定期组织培训。
他说:我要对山区的孩子们负责。
对于这个公益项目,当地教育厅却给出了这样的回应: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
满腔热情的崔永元,听到这话后当场炸毛,他冷冷地回应了三个“不”: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
滚君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为了向英雄致敬,小崔一意孤行,请来了当年拍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的南斯拉夫老演员。
几个生活在战乱国家的耄耋老人,几十年来再未见面,可是当他们齐聚北京时,都忍不住抱头痛哭。
一生扮演战斗英雄的老演员巴塔,手握话筒,颤巍巍地感谢中国观众:“你们比我们国家的人民还要亲热”,而后,豆大的泪珠滚滚而下。
此时只有一旁的小崔笑而不语,他策划了一切,可现在他只想把舞台留给这几位老演员。
去年,老人巴塔去世,想必他走的时候很安详,因为在中国,一个中国主持人帮他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梦想。
公益做得多了,质疑声不免也就多了。
崔永元的这些行为在别人眼中,成了“多管闲事”,甚至是“公开作秀”。
一个节目主持人,不好好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在做这些完全跟他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情,这不是“作秀”是什么!
面对大众质疑,崔永元没有辩解,他知道自己不用辩解,也辩解不过,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我做我的慈善,其他的东西让他们说去吧”。
但话音刚落,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挂在了他的脸上,他不无嘲讽地补了一句——
“我最近做慈善都谨慎多了,生怕被别人骂”。
他是个明白人,他深谙一个公众人物如何在这个社会生存的门道。
但他最不想做的,恰恰是这个明白人。
他做的所有事情,对象都是这个社会最普通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人群,在他眼里,这些人是时代最可爱的人,真正的英雄。
对待英雄,唯有尊重。
这是很普世的道理,然而一个精神流离、物质至上的时代却让这些都变了味。有些事他必须得做,但随之他也不得不变得精明,变得谨慎。
可是,如果做慈善都要变得小心翼翼,那这个时代还有救吗?
他的幽默、睿智、犀利和坏笑,
曾给中国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
他曾是傲视群雄的中国第一男主持人,
并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形态;
他曾两次荣获主持人“金话筒”奖,
四次荣获央视“十佳主持人播音员”奖;
年,获第五届,
“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奖,
年,成为中国最值得信任的20人之一;
在中国第三届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
中国电视主持人公益行为满意度调查中,
他曾排行第一名!
然而渐渐地,
他却从“群宠”走到了“群嘲”,
还成了人人喊打的疯子……
他,就是崔永元,
这些年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余阳deepreader
每天为您推送精品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