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与一战相关的研究资料卷轶浩繁,研究者需要披沙沥金,在档案资料、关键决策者的回忆录等材料中辨明历史真相;同时又由于一战内幕重重,并且“决策的摇摆和多元的意图”[1]使得研究材料解读多样,研究者不得不从析出文献出发,做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并适当“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建构出一战爆发的根源”[2]。《梦游者》正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对一战爆发的原因进行探究。
一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同一战爆发直接相关的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作者从年塞尔维亚的亚历山大国王与德拉加王后被反叛者谋杀写起,继而向前追溯迪米特里维奇的计划这次谋杀的过程。作者进而对于塞尔维亚的弑君传统与动乱、激进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描摹。对于奥匈帝国,作者着重写奥地利与匈牙利、维也纳与贝尔格莱德、鸽派与鹰派、贝希托尔德与帕希奇等之间的复杂关系[3]。
第二部分写欧洲。作者追溯至19世纪末期立足于法、俄、英、德四国,分别对其领导人、除法国外的三国的君主们以及政府的利益考量、外交政策、权力轮替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对多变的四国之间的同盟关系、外交情况、舆论风向与军事实力对比等进行研究,较为全面地呈现出欧洲各国混乱、复杂的政治权力关系。紧接着,作者再次将目光转向巴尔干半岛,综合第一部分的研究,将巴尔干半岛各国自身以及各帝国之间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关系的焦点集中于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三部分写萨拉热窝时间及其后续。这一部分写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全过程,事后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对此事件的调查过程,以及罗马尼亚、法国、俄国、英国等国的反应。在各方压力、博弈之下,奥匈帝国最终选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激起俄国的全国军事动员,进而普恩加莱访问俄国以加强与俄国的联盟关系,并在回去的路上访问比利时以确保比利时的中立。然而与奥匈帝国结盟的德国要求穿过比利时领土攻打法国,激起比利时的反抗。英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选择介入战争。塞尔维亚政府也撤离贝尔格莱德。欧陆战争最终爆发。全书至此完结。
[1]克里斯托弗·克拉克:《梦游者》,北京:中信出版社,年,第页。
[2]MichaelS.Neiberg:Review:TheSleepwalkers:HowEuropeWenttoWarinbyChristopherClark.ThejournalofModernHistory,,(3),-.
[3]当然这些关系并非全是二元的,而且在二元关系中也包含着十分复杂的面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