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有救了!
01年中考历史最新提分资料
01年中考道法最新时政热点01年中考道法模拟试卷(原创3.31)
01年中考道法模拟试卷(原创3.8)
01年度大片来了《共产党人》党史篇(全10集)
01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复制粘贴)
专题复习
0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01中考道法二轮专题正确认识自我绽放生命之花
01年中考道法:3个核心考点答题模板(复制粘贴)0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最新版热点精炼1)
0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最新版热点精炼)
01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背诵内容整理
01年八下道法知识提纲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
1.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再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D.宽以待人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3.《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竹书纪年》记载商代第4代商王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股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王又作辟”“贞王闻惟辟”,学者注释:“辟,刑”。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能证实商朝( )
A.用刑罚来维持统治秩序
B.主张实行“礼治”
C.祖甲主张无为而治
D.郡县制度得到较好运行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C.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5.《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6.如题6图为北宋燕文贵所画《七夕夜市图》,描绘了汴京城内“自安业界北头至潘楼竹木市”一带的七夕夜市盛景,“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该图反映宋代( )
题6图
A.都市商业高度繁荣
B.草市交易通宵达旦
C.专业市镇贸易发达
D.坊市制度逐步形成
7.广东海上丝调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多件。”不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纸币世界通用
8.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01年,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 )
A.《牡丹亭》《西游记》
B.《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梦溪笔谈》
D.《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9.表1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
A.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
10.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溃。”材料中的“该事件”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
01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有救了!
01年中考历史多考30分
扫码立即购买
??????
01年中考历史最新提分资料
01年中考道法最新时政热点1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1.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老师梁启超宣暂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于5日宣布独立,贵州亦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棋瑞和冯国璋均以有病为推辞,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这从另外一面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开启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3.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发挥了领导作用。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有比辛亥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14.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如图所示军事行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5.下图为《—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D.“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6.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年1月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
A.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B.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17.《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其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
18.如下图所示,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下列选项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的古代国家是( )
A.世纪的罗马帝国B.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C.7世纪的日本国D.8世纪的中国唐朝
19.右侧出示的这则材料,能够佐证的是( )
A.幕府统治建立B.教会权力高于王权C城市实现自由自治D.西欧封建制度
0.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租地农场主主要是一些富裕农民B.租地农场的土地所有权全部归租地农场主
C.租地农场同市场的联系密切D.租地农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1.一集历史纪录片播放的内容中,多次出现下图图示,本集纪录片合理的主题是( )
A.欧洲的文艺复兴B.进步的工人运动
C.血泪的三角贸易D.民主的政治历程
.“他们联合抵制英国商品,袭击英国官员,组织了如波士顿倾茶事件这样的抗议活动…他们还召开了大陆会议,就反抗英国政策之事达成一致。年,局势已经极为紧张,英国军队和殖民地的民兵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爆发了战斗。”这段叙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C.法国大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
3.读“19世纪欧洲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图中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发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
4.“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弾,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
A.但丁B.克伦威尔
C.拿破仑D.马克思
5.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伦敦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而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发腰。材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包括( )
①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②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③战后美日国际地位提升④各国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国际会议是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出于私心,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下祸害,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会议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
①巴黎和会②九国华盛顿会议③6国华盛顿会议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7.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 )
A.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达到最大D.开辟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8.历史结论的得出需要对历史事实进行正确的解读。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9.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社会保障政策B.强大的国防体系C.劳动安全保护法D.发展农业生产
01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有救了!
01年中考道法多考30分
扫码立即购买
??????
01年中考历史最新提分资料
01年中考道法最新时政热点3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创立的两个学说有过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对两个学说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
A.解释了自然界进化演变的机制B.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
C.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D.助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二、综合题(共3小题,31题14分,3题1分,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代儿童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时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主要指什么?(分)哪一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分)
()材料二中“无为而治”的政策是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人社会观念的变化与宋代采取的什么治国之策相关?(分)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4分)
3.(1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开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1分)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在哪里?(1分)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会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1分)
(4)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请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分)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请问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分)经过多少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分)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分)
33.(14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首近代世界力量对比演变的历程,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下图是一名九年级学生学习了世界格局的演变后,绘制的年代标尺。请你根据年代标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分)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体系?(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分)转折点是什么?(分)
(3)“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分)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分)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怎样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或“怎样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谈谈你的想法。(分)
参考答案:
31.(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分)商鞅变法(分)()道家;(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3)重文轻武。(分)
认识:(1)积极: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宋朝偏重文治,却令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病,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4分,积极方面分,消极方面分。)
3.(1)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上海;(3)遵义会议;四渡赤水;(4)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4年;(5)必须立足实际,刻苦学习,增长知识,在青少年时期为实现“中国梦”积蓄足够的正能量,时刻准备着,做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有理即可)
33.(1)萨拉热窝事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斯大林格勒战役;(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4)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采用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有理即可)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01年4月版中考道法书奇制胜考场速查秘笈全国可通用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中考资料
01年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有救了!
01年中考道法模拟试卷(原创3.8)
01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复制粘贴)
大国崛起(1-1集)
史上最好的部电影合集!
01中考体育满分训练法(1-11)
九下历史精品知识提纲(1-)
初中各科知识点提纲汇总
精品课件9年级下册历史(1-0课)
九年级下册道法备考手册
时政热点: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解读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选择题(时政热点)
七八九年级语英地生政史上册复习资料
初中道德与法治7-9年级关键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上册全册知识速记手册
01届九上期末历史试卷(1)
视频:初中历史教学资料01年中考道法复习提纲汇总初中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精编版)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01年4月版中考道法书奇制胜考场速查秘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