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高考结束,与友人入蜀,从成都出发,经雅安,过二郎山隧道,曾到过康定、泸定、海螺沟。那是我第一次走川藏线,第一次见雪山——蜀山之王贡嘎和冰川——海螺沟。
十年前在康定磨西古镇拍到的蜀山之王贡嘎山的日照金山
十年前的我和海螺沟的冰川合影~
海螺沟壮观的冰塔林
那时其实只走了川藏线的一小段,并没有抵达拉萨。
川藏线分为川藏南线和北线,川藏南线是国道的西段,也是最精华、景观最丰富最集中的一段,从成都到拉萨一共公里。
国道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我高中时是地理课代表,除了每周两期必买的《篮球先锋报》,《中国国家地理》是我为数不多的课外读物。所以在海螺沟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年,对于它长达多米的冰瀑布和壮丽的冰塔林景观我就已经了然于胸并心向往之了。
那时还了解中国最美的山峰是位于林芝的南迦巴瓦峰,我对它的神往体现在曾起过一个网名——,那是南迦巴瓦的高度。后来上大学,有朋友从林芝寄来了米堆冰川的明信片,美的无与伦比,更加深了我对那片土地的向往。
十年前跟团坐大巴车,行程有限,蜻蜓点水般的游览实际上并未深入真正领略这条线路的美景,于是今年暑假7月中,中考结束,我决定再出发。
不过这次并没有选择成都出发,而是直飞稻城。原因有二:其一,从成都到海螺沟的路走过一遍,十年前的经历记忆犹新,每天从早到晚颠簸在路途中,舟车劳顿,不想再来一次。其二,景观看过一遍,想把时间留给未涉足的土地。
年7月19日稻城亚丁在冲古寺眺望云雾缭绕的仙乃日
遗憾的是,这次原本计划的从稻城到拉萨6天拼车行程,只走了三天,便在到达西藏昌都地区八宿的时候因为前路通麦天险塌方戛然而止,不得不一路返回成都。不想走的路还是走了一遍,只不过方向相反。但我一直想看的米堆冰川和南迦巴瓦没看见,就成了心中久久的惦念。
暑假正值入藏的高峰,也是雨季,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从公路进藏遇见塌方泥石流都是很正常的。没有抵达林芝和拉萨,心有不甘,于是在八月我上完了暑期的课程,又直接买了飞拉萨的机票,走了一圈为期八天的阿里南线。
阿里南线
年8月26日终于抵达了海拔米的珠峰大本营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每年我都会独自出去旅行几次,这是惯例。
目前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去年经由俄罗斯莫斯科去了巴尔干半岛,在塞尔维亚自驾,游览了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和苏博蒂察三个城市,乘车去了波黑的萨拉热窝和莫斯塔尔,在国内则游览了山西太原、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湖南长沙、岳阳,江西南昌庐山、景德镇。
去年夏天在塞尔维亚
前年夏天和傅总经由香港飞到了南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斐济,在主岛和马塔马诺阿岛完成了新婚蜜月之行,又在秋天去了镇江、扬州、杭州,年底我自己去了上海和南京。
在南太平洋斐济的蜜月之旅
而更是去了不少地方,三月和女朋友去了厦门鼓浪屿,四月自己去了武汉,七月在青海湖环湖,八月则去了贵州黔南荔波,九月扬州、南京、苏州、无锡,十月和十一月是新西兰南北岛。
年在新西兰皇后镇跳伞
……
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原本计划的的东欧捷奥匈之旅无法成行,又逢走川藏线十年,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川藏南线和阿里环线。
我一直赞同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后人还改编了这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有几分道理。我也一直将此言奉为圭臬,并将它视为一生的追逐。
我旅行回来经常会写游记,之前写过一些,比如青海湖的、江南之行、荔波之行、厦门之行的游记,都发表在马蜂窝上了。这次决定在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