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最早成为中国领土的标志是什么?(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
清朝前期(乾隆时)加强对新疆管理的措施是什么?(设立伊犁将军)
.西藏成为中国领土的标志是什么?(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台湾成为中国领土的标志是什么?(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什么时候?(南宋)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交子)
4.唐太宗的年号是什么?(贞观)
鼎盛时期唐玄宗的年号是什么?(开元)
5.能够说明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发达的两个历史事件是什么?(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唐太宗时与吐蕃民族和睦团结的事例是什么?(文成公主入藏)
6.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促进了大一统?(主父偃,推恩令)
7.隋唐时期的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唐朝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市舶司)
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哪一措施是对中国行政区划的重大改进?(郡县制)
元朝在中国行政区划上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行省制)
9.科举制是在哪个皇帝时期诞生的?又是在哪个朝代废除的?(隋炀帝,清朝)
宰相制度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哪位皇帝废除了宰相制度?(秦朝,朱元璋)
1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打败的是哪一国家的殖民者?(荷兰)
年(康熙帝时)清政府管理台湾的举措是什么?(设立台湾府)
11.李时珍是哪个朝代人?他的著作是什么?(明朝,《本草纲目》)
宋应星的著作是什么?这部书赢得的赞誉是什么?(《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哪里?(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寻宝;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的人是谁?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张骞;长安,大秦)
13.秦朝的三公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哪一个?(御史大夫)
唐朝的三省中负责起草诏令的是哪一部门?(中书省)
14.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改革是什么?当时的国君是谁?(商鞅变法,秦孝公)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什么?是属于哪个民族的?(孝文帝改革;鲜卑族)
0中国近现代史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什么?(洋务运动)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九一八事变)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七七事变)
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的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年新中国的成立)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5.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思想的会议是什么?(年中共七大)
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什么?(年中共十五大)
6.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会议是什么?(年的遵义会议)
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会议是什么?(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7.国民党统治灭亡的标志是什么?(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标志是什么?(三大战役的胜利)
8.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是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什么?(南昌起义)
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0.中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是什么?(《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年宪法)
1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的标志是什么?(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1.建国以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是什么?(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近代化探索的四次事件是什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3.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是什么?(土地改革)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辛亥革命)
14.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什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经济特区—沿海通商口岸—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5.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领导工人运动)
16.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两项外交成就是什么?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年尼克松访华)
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两项外交成就是什么?(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7.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提出者是谁?(一国两制;邓小平)
0世纪90年代中国统一进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是什么?(年香港回归、年澳门回归)
18.抗战以来最大的战役胜利是什么?指挥者是谁?(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中国主动出击日军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指挥者是谁?(百团大战,彭德怀)
19.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什么时候?(一战期间)
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创办的最著名企业是什么?(张謇;大生纱厂)
0.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南京条约》)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禁止民众参加反帝斗争是哪个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
03世界近现代史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新议会的召开)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消除的两个障碍是什么?(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北两种不同的制度是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黑人奴隶制)
3.《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权与法治)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调整工业)
4.一战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协约国和同盟国)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一战的性质是什么?(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二战的性质是什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斯大林格勒战争)
二战中为建立联合国奠定基础的会议是什么?(雅尔塔会议)
7.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十月革命的胜利)
8.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冷战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北约和华约)
9.非洲独立年是哪一年?(年)
标志欧洲国家对非洲殖民统治彻底崩溃的事件是什么?(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10.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年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中使德国受到两面夹击的事件是什么?(年的诺曼底登陆)
1.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年的权利法案)
使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形成的文献是什么?(年宪法)
13.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哥伦布)
完成了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麦哲伦)
14.文艺复兴的发端地是哪里?(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文主义)
15.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明治维新)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俄国农奴制改革)
16.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家是谁?(英国的达尔文)
提出了相对论的科学家是谁?(爱因斯坦)
17.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工业革命兴起的部门是什么?(棉纺业)
18.汽车和飞机的发明者分别是谁?(汽车:卡尔本茨飞机:莱特兄弟)
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瓦特)
19.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一次:蒸汽时代第二次:电气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第一次:煤炭第二次:石油)
0.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是什么?(多极化)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什么?(经济全球化)
1.0世纪60年欧洲一体化成立的一个重要组织是什么?(欧共体)
年欧洲一体化成立的一个重要组织是什么?(欧盟)
.凡尔赛体系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矛盾?(欧洲、西亚、北非)
华盛顿会议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盾?(远东、太平洋)
中国近代史经典问答题1.在旧民主义革命时期都有哪些阶层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了探索?结局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上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农民阶级: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年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两次革命运动结果都失败了,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地主阶级: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资产阶级: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0世纪初期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他们的努力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说明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列强在近代史上对中国进行了哪几次侵略?结果怎么?为什么?请分析侵华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列强的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六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年的中法战争、—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五次侵华,中国均失败。原因:外国方面:列强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性经济力量强大船坚炮利;中国方面:清政府腐败盲目自大,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能指挥失利军队没有战斗力。第六次侵华中国取得胜利:原因是:(1)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3)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方针(4)中国共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战根据地,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大部分伪军。(5)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援。侵华的阶段及特点:(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以满足其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19世纪末到0世纪初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军事上趋向联合侵华(3)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时期采用“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扶植军阀及代理人。这一时期日本暂进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局面(4)大革命到抗战胜利:以日本全面侵华为主(5)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美国扶植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影响:(1)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末有的冲击,同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1)历史背景相同: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目的相同:都希望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相同: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结局相同:都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失败原因相同:都由于资产阶级妥协和局限性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主张不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手段及性质不同:分别采用暴力革命与和平改革;一个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另一个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4.试分析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中的民主思想的主要异同点。共同点:都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不同点:(1)维新思想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教育,进行政治改革,但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的内容;()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幻想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民主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发挥其群体优势和作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发挥其群体优势的有: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在中外反动势力沉重压榨下发动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不仅把农民战争推到最高水平,而且给了中外反动势力巨大的打击②在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的关键时刻,又是中国农民挺身而出,发动了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去,但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发挥其群体作用的有:①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积极参加支援北伐战争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民支持土地革命的开展,使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为中共找到适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③抗战时期顾全大局,接受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④解放战争时期,农民积极支援前线是解放战争迅速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6.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哪几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我们从百年巨变中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什么?第一次: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开始新的革命,这就是改革开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百年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和富强和人民幸福。7.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由哪三方面因素造成的?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的腐朽。8.党在历史上有哪几次重大挫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是怎样解决促进新局面到来?说明了什么?(1)民主革命时期:第一次重大挫折是---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1)中外势力联合破坏革命。()中共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纠正:年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发动秋收起义并在起义的过程中在文家市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重大挫折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纠正: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并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取得长征胜利,粉碎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现代史时期的挫折:—6年的文化大革命。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纠正: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事的思想,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坦白,有错必改的高风亮节;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和出发点;党的方针政策是与时俱进的。9.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19世纪60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1)中英相比:第一,政治上,英国在17世纪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衰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第二,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巨大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清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第三,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掌握着海上霸权,积极对外殖民扩张;而中国清王朝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纪委松弛。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虚骄自大。()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第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二,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走向解体,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第四,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的封建闭关状态,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面对现实,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第五,掀起了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3)进步的主流:向西方学习。10.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一次: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决定与中共联合,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中共在革命进入低潮后认识到,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敌。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次: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明确表示了联共抗日的决心,红军改组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革命处于重要转折阶段毛泽东是如何站在时代前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年后中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三次起义相继失败,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同时,毛泽东及时从理论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并形成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0世纪30年代,“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思想,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过哪两次重大的探索?并指出探索的时间。这两次探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哪些?探索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探索:0世纪0年至30年代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0世纪50年代至0世纪70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同点:(1)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逐步摆脱俄国革命和建设的模式,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党内都有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斗争最终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而获得成功。。不同点: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的情况下进行的。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处于执政党地位。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13.近代中国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争取独立,二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近代化,谈谈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怎样?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探索与实践:(1)洪仁干的《资政新篇》反映了中国人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由于太平天国处于战争状态未能实行。()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客观上抵制外国侵略,但由于不触及封建制度,最终失败。(3)康梁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但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结果失败。(4)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以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为目标,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手段,领导辛亥革命,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5)中共成立后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富强奠定了基础。认识:近代中国独立与富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国家富强;而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也无保障,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往期精彩分享:
00年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精讲(更新中)
中考历史主题复习精讲+配套习题(1-3)
0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七)
00中考:初中历史《世界史核心考点》
初中历史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道法微课合辑初中英语微课合辑初中语文微课+课本+作文+导读汇总7-9年级数学微课+电子课本+中考真题+中考复习+知识点大合集8、9年级下册物理微课初中地理微课合辑7-8年级生物微课全集00年中考:初中历史《新冠疫情与中考(一)》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来源网络侵权告删除。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