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减税政策,该政策属于()
A.扩张的货币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
↓
↓↓
↓↓↓
C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减税政策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做法是通过降低税率,取消或停征某些税种的办法来减少税收收入,降低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减税的结果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起到扩张需求的作用。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某市环保局局长甲欲将自己价值万的房屋以万的价格出售,本单位的主管财务乙得知消息后,给甲打去了“我手里掌握了你挪用公款的证据,你应该心里清楚,不怕我举报的话,就把你卖房子30万给我,成交后,我把这些证据全部销毁。”甲听后非常害怕,相信乙的手里应该是有相关证据,于是将这一套房屋以30万的低价卖给了乙,下列关于房屋买卖合同效力认定正确的是()
A.该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B.因存在欺诈行为,该房屋买卖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撒销的合同
C.因存在重大误解,该房屋买卖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D.因存在胁迫,该房屋的买卖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撒销的合同
↓
↓↓
↓↓↓
D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材料中,财务主管以胁迫的方式威胁甲以低价卖房给他,其民事法律行为满足法条第一百五十条规定,所以甲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A选项,该房屋合同不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上签订的,合同不属于有效合同,排除;BD在题干中没有出现欺诈行为或者重大误解,排除。故本题选D。
3.某大学教授利用自己课余时间为相关单位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每次培训给付款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这一项收入属于():
A.工资、薪金
B.劳务报酬
C.稿酬所得
D.偶然所得
↓
↓↓
↓↓↓
B本题考查税法相关知识。A选项工资、薪金所得是个人非独立劳动,从所在单位领取的报酬,他与支付报酬的单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主要是在公有制企业中的收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劳务报酬是指通过劳动应得的收入。劳务报酬所得也可以是个人独立从事某种技艺,独立提供某种劳务而取得的报酬,他与支付报酬的单位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在材料中教授在其他单位提供了培训,获得的这0元就是劳务报酬。C选项稿酬所得是发表论文、著作等的收入,题干中教授兼职并没有发表论文,这0元不是稿酬所得,B项排除。D选项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它偶然性质的所得,D项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B。
4.某外资企业高管李某出差时,将自己的行李寄存于某火车站物品存放处,但存放时未向寄存处告知行李中含有贵重物品LV包一个(价值10万元),浪琴手表一支(价值五万),后因寄存处保管不当,导致李某的行李被小偷给偷走。李某想找寄存处理赔。根据保管合同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因李某未先申明有贵重物品,只能按照一般物品的价格予以赔偿
B.李某可以要求存放处按照实际损失全部赔偿
C.因李装本身也有过错,对于损失理由和寄存处一人承担一半
D.寄存处可以不予赔偿
↓
↓↓
↓↓↓
A本题考查保管合同。高某将行李寄放在火车站寄存处并按照规定办理了登记手续,此时双方已订立了保管合同,保管人即火车站寄存处负有妥善保管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如果该火车站寄存处是有偿保管的话,其必须承担该高某行李丢失的赔偿责任。根据第三百七十五条寄存人寄存货币、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贵重物品的,应当向保管人声明,由保管人验收或者封存。寄存人未声明的,该物品毁损、灭失后,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赔偿。故本题选A。
5.下列民事主体中,可以依法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主体是():
A.某市人民检查院检察官
B.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高官
C.某高职院在读专科生
D.某国有银行信贷部主任
↓
↓↓
↓↓↓
C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所以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警官、法官、检察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等,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故本题选C。
6.(单选题)()是指突发公共事件进入相持阶段,仍有可能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A.预警期
B.爆发期
C.缓解期
D.善后期
↓
↓↓
↓↓↓
C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A项错误,预警期是指公共突发事件征兆出现,管理任务是防止事件发生。
B项错误,爆发期是指公共突发事件进入紧急状态,事件已经发生,管理任务是控制事件防止蔓延。
C项正确,缓解期是指突发公共事件进入相持阶段,仍有可能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D项错误,善后期是指事件得到解决,对事件进行回顾、评价等。
故正确答案为C。
7.(单选题)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遵纪守法
B.诚实守信
C.勤劳勇敢
D.敬业奉献
↓
↓↓
↓↓↓
B本题考查道德常识。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个新论断,既是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认识,又是对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所以B项说法正确,AC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8.(单选题)下列描述中不能用于公文数量表达的是()
A.减少了2倍
B.两万五千里长征
C.减少了50%
D.一式四份
↓
↓↓
↓↓↓
A本题考查公文常识,主要考查对公文数量表达的认知。
A项:错误,倍数只能表述数量的增加不能表示减少,比如到话,如果说成是减少两倍的话,意思就成了减少了的两倍就是,结果就是负数了,这违反了客观事实。
B项:正确,符合公文写作要求。
C项:正确,符合公文写作要求。
D项:正确,符合公文写作要求。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9.(单选题)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端的标志
A.攻占巴士底狱
B.莱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热窝事件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
↓↓↓
A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A项正确,18世纪末期,巴士底狱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年7月14日,人民终于攻占了巴士底狱,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攻占巴士底狱称为法国大革命的开端。
B项错误,“莱克星顿的枪声”亦称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年4月19日,在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C项错误,萨拉热窝事件于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坦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D项错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并从年开始在印度进行了长期的统治。
故正确答案为A。
10.(单选题)下列用来表量电磁辐射能量强度大小的单位中,不正确的是()。
A.功率
B.功率密度
C.电场强度
D.达因
↓
↓↓
↓↓↓
D本题考查物理常识。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功率密度、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因此ABC选项符合。
D项错误,使质量是1克的物体产生1厘米/秒^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达因,是力学单位,与电磁辐射能量强度无关。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更多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资料,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5152.html